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中兴乐_后庭寂寂日长门怨_长门花泣一春池闲泛松_雪霜知劲质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升字)咏陶渊明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罗敷媚(和何大夫酴醿菊·二之一)踏莎行_珮解江皋,让名远害,归咎养德秋霁潼关驿亭赠主客刘郎中送人游雍京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湘,愈侄十二郎之子)听宫莺红窗迥(仙吕)东郊别业拟权龙褒体赠鄠县李令及寄朝右(李令因之休官)寻天目徐君喜见外弟又言别赠东方道士石季伦金谷园(一本题作金谷怀古)云·千形万象竟还空对赵颍歌朝中措_西城烟雾一浣溪沙(荷花)汪士慎简介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远思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一作送别吴逸士归山)临江仙(和将使许过双溪)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伤郑谷郎中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谒金门(一雨扫烦暑,自漉玉友,醉余因次韵赵长卿)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河传_渺莽云水,青玉案_武陵溪上桃蒋挺的古诗词台城游(水调歌头)为妻作生日寄意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清平调词三首偶书_女娲掉绳索齐天乐(甲戌湘宪种德堂灯屏)菩萨蛮_云烟漠漠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鹊桥仙_从来因被,子惠思我君子至止琐兮尾兮如圭如璧心之忧矣其鱼鲂鳏其虚其邪周公东征今者不乐市也婆娑明星煌煌遵大路兮肃肃兔罝上慎旃哉此何人哉三星在天维子之故陟彼岵兮苟亦无然胡迭而微甘与子同梦倡予和女子宁不嗣音苟亦无从献羔祭韭鸡鸣胶胶言念君子于彼原隰洵美且武宛丘之道有美一人载跋其胡杲杲出日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十月获稻愿言则怀山有乔松自我人究究裳锦褧裳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张友正张俞李纲时彦潘纬温宪崔湜邱为刘迥吕侍中封敖费唐臣孛罗御史王仁裕宋齐丘顾朝阳林嵩郑损茅坤盍志学吴文英林滋高适崔国辅卢象杨炎马戴薛莹袁宏道隋炀帝
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 诗句 > 古诗词
“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诗句“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轼 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宋代 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 ·安石在东海翻译及注释

翻译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注释

⑴《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 :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⑵东武:指密州。

⑶子由:苏轼之弟文学家苏辙字。

⑷彭门:指徐州。

⑸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 ·徐州中秋》词。

⑹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

⑺“从事”句:意为谢安出仕时鬓发已开始变白。谢安少有重名,屡征不起,直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从政。

⑻“中年”两句:《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丝竹,泛指管弦乐器。

⑼“一旦”三句:意思是说谢安功成名就之后,一定准备归隐会稽,不料后来抱病回京了。西州,代指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⑽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轩冕(xuān miǎn):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做官。

⑾沧洲:水滨,古代多用以指隐士的住处。

⑿岁云暮:即岁暮。云,语助词。

⒀要褐裘(qiú):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

⒁迟留:逗留,停留。

⒂“惟酒”句:语本《晋书·顾荣传》:“恒纵酒酣畅,谓友人张翰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⒃“一任”二句:意思是说,任凭有雄心大志的入瞧不起我们,也不去管它了。刘玄德,刘备。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 ·安石在东海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八月,“相从彭门百余日”的苏辙打算离开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签判任,临行前作《《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 》词告别。苏轼“以其语过悲”,便写下了这首和作,对其弟加以宽慰。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 ·安石在东海鉴赏

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阕。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而后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而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这就反跌出困於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词中的“困轩冕”只是一个文雅的或婉转的说法,实际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贪恋功名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换头“岁云暮”三字承上转下,“岁暮”当指年华老大,“早计”是对“遗恨”而言,其内容便是“要褐裘”,亦即辞官归隐,过平民生活。以下七句是由此产生的设想: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每逢山水名胜或有贤主、良朋接待之类好的去处,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如官场中人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局促,一层:我带着醉意唱歌时你跟着唱和,我因醉酒倒下时你要搀扶我,——只有酒是可以使人忘怀得失的,二层:这样,有雄心大志的人会瞧不起我们,那就悉听尊便好了,我们只管走自己的路,三层: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有如骏马驻坡,不可遏止,充分表现出词人对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从之乐”的夙愿。“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极写想象中“退而相从之乐”的情态,简直是对二人的“合影”。篇末“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素愿的坚定不移,这体现了用典的灵活性。

同《南乡子》(东武望余杭)、《醉落魄》(分携如昨)、《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等词作一样,这首词着重表现了苏轼前期思想的另一面,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处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早在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不过,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调歌头

yú qù suì zài dōng wǔ, zuò shuǐ diào gē tóu yǐ jì zǐ yóu.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jīn nián zi yóu xiāng cóng péng mén jū bǎi yú rì, guò zhōng qiū ér qù, zuò cǐ qū yǐ bié.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yú yǐ qí yǔ guò bēi, nǎi wèi hé zhī, qí yì yǐ bù zǎo tuì wèi jiè, yǐ tuì ér xiāng cóng zhī lè wèi wèi yún ěr ān shí zài dōng hǎi, cóng shì bìn jīng qi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zhōng nián qīn yǒu nán bié, sī zhú huǎn lí chóu.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yī dàn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zhǔn nǐ dōng hái hǎi dào, fú bìng rù xī zhōu.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yǎ zhì kùn xuān miǎn, yí hèn jì cāng zhōu.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suì yún mù, xū zǎo jì, yào hè qiú.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gù xiāng guī qù qiān lǐ, jiā chù zhé chí liú.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wǒ zuì gē shí jūn hé, zuì dào xū jūn fú wǒ, wéi jiǔ kě wàng yōu.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yī rèn liú xuán dé, xiāng duì wò gāo lóu.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下面是“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作抵使西风,水旱卜蛙声。调高非郢雪,歌诗精外学。头白好归来,以闲为自在。寄沣上两弟,子夫前入侍。

作婢舂黄糜,水风凄落日。调格江山峻,歌转断难寻。头昂尾幰幰,以兹翻溢愆。寄尔宣风烈,子规啼不歇。

作赋得芜城,水尽到孤城。调红或有馀,歌阕解携去。头白读兵书,以俟公家须。寄鹤在高枝,子规啼欲死。

作赋得黄金,水国山魈引。调悲声未谐,歌泣何凄切。头白渺瀰程,以此持相赠。寄鹤眠云叟,子昂顾左右。

作此偷桃臣,水凉池更深。调歌送风转,歌怜黄竹怨。头白未登科,以分难相舍。寄恨一尺素,子夜雪华馀。

作赋得黄金,水木自相亲。调格江山峻,歌笑当及春。头白古所同,以破吐蕃功。寄恨无因輈,子云只自守。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轼的诗句“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