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籍 文言文 藏头诗 收藏本站
管子传

您正在阅读著作:《管子传
当前位置:古诗词网 > 管子传 > 第二部 治国称霸
管仲的改革方略

    管仲拜相之后,与齐桓公谈了整整一夜,亮出了他的改革方案,桓公大喜,下决心把管仲的改革方案推开。对管仲从仇恨到任而不用,从任而不用到金台拜相,完成了一生中最伟大的业绩。他对管仲言听计从,决心要称雄中原。管仲向桓公提出,为了证推行改革,五年内不对外发动战争,他一口答应;荣辱柱学尧舜,改为诽谤之木,上面发布政策命令,他也完全同意。有桓公的支持,有鲍叔牙和五杰的协助,管仲的革得以全面而系统地迅速推开。

    首先,管仲推行内政改革,目标是富国强兵。对旧法,根据齐国的情况,将其合理分“择其善者”行于今世,对那些不适合现实情况的,坚决废除。他借助先王成法的义,减少旧贵族的反对而造成的阻力,在旧有的口号下,注入新的内容,进行根本性改革。振兴实业,对贫困无财产的国人慈育救助,敬重百姓、贵族,很快实现了国内定,秩序晏然。他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为了取得人民的拥护,就必须使人民的正当要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得到保证。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制度,高悬于荣辱柱上,依法行政,以法度作为衡量善恶是非准,以赏罚作奖善惩恶的尺度。其次,在政治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重新划分建立了政区划。“叁其国而五其鄙”,把国都分为六个乡,工、商各三乡,不服兵役;士乡十五个,由桓公、高傒、国子各管五乡。国都内的行政区划是五家为轨,十轨为里,为连。十连为乡,分别由轨长、里司、连长、乡良人(或乡大夫)管理。全国的行区划是,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朝廷立五大夫,各管一属。这样从上到下,建立统一的官僚机构,以统治全国,各级官吏保治一方。官吏采用选举制度,凡是人才,乡长和属大夫向上推,朝廷重臣进行考评,桓公亲自策问,称为“三选”。地方官如果埋没压制人才,治以“蔽贤”、“蔽明”罪。行政区划及官僚机构建成后,管仲推出“四民分业定居”的政策:按照人口的地域和职业结构,使士、农、工、商四民居其职所,让讲学道艺的士清净舒适,使工匠在官府做工,使商人在市场经销,使农安心种地。”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农之子恒为农”,各安其业,任其事,社会秩序自然就安定了。

    同时,管仲大胆把军政改革与行政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借内政而寄军令”,借建行政机构之机,富兵于民,把全国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纳入军事编制,建立军政合一体制。新设的轨、里、连、乡的行政编制,又是军事编制。一轨五家,出五名兵士;里五十家,出五十名兵士;一连二百家,出二百名兵士;一乡二千户,出二千名兵士,别由轨长、里司、连长、乡良人领导。五乡一万户,出一万名兵士,为一军。全国士共十五个,就是三万户,出三万名兵士,组成三个军,三军分别由桓公、国子、高傒。这样,一套完整的军事机构建立起来了。管仲认为,有这样一支三万人的常备军,以横行各诸侯国,无敌于天下。为解决军备供应,管仲又把“宽刑赎罪”的政策布告荣辱柱上,不但解决了军备来源,而且扩大了国家财政来源,也缓和了国内矛盾,收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政改革和军政改革基本完成后,管仲立即着手进行经济改革。他决心在最短的时内,整顿赋税,发展工商业,通过利民富民求得利国富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主措施是以“相地衰征”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官山海”实行盐铁专卖,增加国家财,以边关开放加强商业流通。

    管仲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其政策就是“相地衰征”。“相地”,观测评估土地,以区分土地的肥瘠好坏;“衰征”是依土地等级征收赋税。

    管仲充分利用齐国负山带海的自然环境和重商传统,采取了维持工商传统与保证官经济主导地位基础上的局部改革,着重加强对流通领域实行控制,首创盐铁专卖,提“官山海”大计。“官山海”就是“民办官营”,即由民间生产,由官府统购统销。了保证流通,他大胆制定边关开放政策,号召各国商人到临淄来作买卖。

    这些政策一项接一项地在荣辱柱上与齐国百姓见面了。管仲信心十足。这些改革措如果得以实现,那齐国的强盛,桓公的霸主地位就是不可动摇的了。他决心在五年内这些改革一项项地基本落到实处。当然,改革之路不是一条平坦的路,而是一条充满险的路。

爱诗词,爱生活!www.GuShiCi5.com 喜欢就把《管子传》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
诗情画意
www.GuShiC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