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赵少尹南亭送郑侍御归东台(得长字)沁园春(丁酉岁感事)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小重山(己未六月十四日老香堂前月台玩月)李讷简介如梦令(酴醿·金沙同架)秋夜听捣衣送陆侍御士佳赴上京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别药栏王内人琵琶引怀素台歌(一作题怀素台)临江仙(陈守美任)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秋日访同人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郑当时传凤楼春走马引清平乐_恼之 银屏酬本部韦左司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浣溪沙_风落芙蓉画春坊正字剑子歌晨装(洛中次甘水,一作甘泉)李迥秀的古诗词奉赠苗员外西江月(送朱泮英)送河南韦主簿归京卜算子(除夕)新妆诗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塞下曲_结束浮云骏同赋山居七夕简吴郎司法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访人不遇留别馆寄吴拾遗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卜算子_喜气满清门七绝·师恩难忘寒食_玉轮江上雨寄李俌伤子【南吕】一枝花_悔悟春风柳茶中杂咏·茶坞徐陵简介七月在野善戏谑兮北风其凉以燕乐嘉宾之心出其闉闍其啸也歌不稼不穑齐子归止未见君子其仪不忒方将万舞其黄而陨彼其之子无逾我墙终风且霾月出皓兮赳赳武夫绿竹青青将仲子兮如何如何伐柯如何投我以木李遂及伯姊惴惴其栗载驰载驱且往观乎鴥彼晨风十月纳禾稼美目清兮既生既育三之日于耜之子于归琼瑰玉佩卫侯之妻政事一埤益我冽彼下泉于今三年人涉卬否呦呦鹿鸣平陈与宋南亩当今识两歧独我尚留真有命天於人欲本无私平世求才漫至公悠悠羁旅士多穷十年见子尚短褐千里随人今北风户外屦贫虚自满樽中酒贱亦常空共嫌欲老无机械王元鼎刘晃赵友同李曾伯李纲徐铉温庭筠张旭郭圆杨郇伯钟谟晏殊杜常崔铉陈造毕良史洪咨夔吴敬梓李沇丁仙孟贯狄君厚李欣谢良辅赵蕃王子一何仲举毛幵马怀素郑良士
十年见子尚短褐 > 诗句 > 古诗词
“十年见子尚短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十年见子尚短褐

诗句“十年见子尚短褐”出自: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的《送李质夫之陕府》

《送李质夫之陕府》

宋代 王安石

平世求才漫至公,悠悠羁旅士多穷。

十年见子尚短褐,千里随人今北风。

户外屦贫虚自满,樽中酒贱亦常空。

共嫌欲老无机械,心事还能与我同。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sòng lǐ zhì fū zhī shǎn fǔ

送李质夫之陕府

píng shì qiú cái màn zhì gōng, yōu yōu jī lǚ shì duō qióng.

平世求才漫至公,悠悠羁旅士多穷。

shí nián jiàn zi shàng duǎn hè, qiān lǐ suí rén jīn běi fēng.

十年见子尚短褐,千里随人今北风。

hù wài jù pín xū zì mǎn, zūn zhōng jiǔ jiàn yì cháng kōng.

户外屦贫虚自满,樽中酒贱亦常空。

gòng xián yù lǎo wú jī xiè, xīn shì hái néng yǔ wǒ tóng.

共嫌欲老无机械,心事还能与我同。

下面是“十年见子尚短褐”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十八足宾客,年光离岳色。见此不记人,子规啼更深。尚得记心中,短长新白发。褐衣入承明。

十步一饮水,年光东流水。见才辄驰逐,子宁独迷误。尚得记心中,短长思合制。褐宽乌帽斜。

十步一回首,年长信人愁。见此尤宜戒,子路已成血。尚把沥中山,短檐喧语燕。褐衣终不召。

十步一回首,年年向陇头。见此尤宜戒,子规啼不歇。尚垂玄露点,短焰复相连。褐宽乌帽斜。

十八举进士,年高无白髭。见此原野秀,子莫苦相留。尚辨青门树,短楫画菰蒲。褐衣不得见。

十步庭芳敛,年华枝上见。见此令人思,子美遗魂地。尚把沥中山,短莎烟苒苒。褐衣不得见。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王安石的诗句“十年见子尚短褐”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十年见子尚短褐”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十年见子尚短褐”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