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不羡神仙羡少年汤斌传木兰花_玉真能唱朱帘静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与清溪赵明府君子于役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送周钺往江夏佳人照镜游城南十六首·嘲少年【仙吕】点绛唇_漏尽铜龙,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横吹曲辞·捉搦歌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题魏坛二首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王勃简介旧宫人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宁亲赠休粮僧_自言因病学将赴宣州留题扬州禅智寺送光禄姚卿还都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日有寄,因酬和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追咏棠梨花十韵王福娘的古诗词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二首(一作项斯诗)水调歌头(沧浪亭)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中孚自仙官入仕)周昙的古诗词题章野人山居(一作马戴诗)闲居有作逼寒节寄崔七(崔七,湖州崔使君之子)德在人先,利居人后送韦向之睦州谒使君戏题画赠卢绩登辨觉寺金盏倒垂莲(依韵和次膺寄杨仲谋观察)送魏万之京龟铭浪淘沙(林仲和送芍药,再以词为寄,次韵谢之)大智若愚,大巧似拙书情寄诗友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_兄弟泣殊方题太白山隐者辋川集·南垞清人在轴于以奠之可以沤纻与子同裳江之永矣求之不得不知命也二之日其同可以沤菅君子至止洵直且侯翩翩者鵻胡能有定岂不怀归士曰昧旦取妻如之何傧尔笾豆泛泛其景我马维驹硕大且俨杂佩以报之不盈顷筐不遑将母婆娑其下莫不静好周爰咨度念彼京师洵美且都以介眉寿行道迟迟我征聿至文茵畅毂山有乔松将其来食不宜有怒念彼京周伤如之何亦既见止颠倒裳衣领如蝤蛴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刘晃黄巢魏知古瞿佑干宝庾抱史俊李咸吕渭台湾民谣南卓独孤及谭峭林则徐刘孝威吴仁璧杨凭辛延年王起曾巩梅曾亮崔护徐君宝妻郑巢严蕊祖咏无名王智兴曹组李德载
四万义军同日死 > 诗句 > 古诗词
“四万义军同日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四万义军同日死

诗句“四万义军同日死”出自:

悲陈陶

唐代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悲陈陶》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注释

①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②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③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④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⑤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悲陈陶》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注释

⑴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⑶旷:一作“广”。清:一作“晴”。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⑷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⑸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

⑹仍唱:一作“捻箭”。都市:指长安街市。

⑺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回面:转过脸。

⑻“日夜”句: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官军:旧称政府的军队。

《悲陈陶》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当年十月,宰相房琯上疏唐肃宗,自请带兵收复两京。十月二十一日,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房琯“高谈有余而不切事”,用兵以春秋车战之法,结果唐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非常惨烈。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目睹叛军的骄纵残暴,有感于陈陶之败的惨烈而作此诗。

《悲陈陶》杜甫 古诗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bēi chén táo

悲陈陶

mèng dōng shí jùn liáng jiā zǐ, xuè zuò chén táo zé zhōng shuǐ.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yě kuàng tiān qīng wú zhàn shēng, sì wàn yì jūn tóng rì sǐ.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qún hú guī lái xuè xǐ jiàn, réng chàng hú gē yǐn dū shì.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dōu rén huí miàn xiàng běi tí, rì yè gèng wàng guān jūn zhì.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下面是“四万义军同日死”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四壁含清风,万方人旋生。义激旧君恩,军旅亦多尘。同病忧能老,日暮行人少。死恶黄连苦。

四达见苍涯,万树影参差。义激旧府恩,军城树拥尘。同拜老闲侯,日侧南涧幽。死地脱斯须。

四达屏氛埃,万里隔三载。义激鱼水契,军中音信稀。同病忧能老,日光依嫩草。死别李将军。

四窗日离离,万方氛祲息。义疾耻无勇,军容旌节送。同病忧能老,日临宫树高。死别李将军。

四聪闻受谏,万里客南迁。义归山谷中,军容旌节送。同朝百郡杯,日日思朝位。死后向谁宣。

四禅明静业,万古青峨峨。义激旧府恩,军旅亦多尘。同病得韦郎,日表继天祥。死后有馀赀。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甫的诗句“四万义军同日死”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四万义军同日死”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四万义军同日死”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