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题伍彬屋壁观荷叶露珠闻开江相国宋(一作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伤田家代寄边人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柯崇的古诗词芳草渡_溪南越乡音南歌子(独坐蔗庵)汉宫词二首_歌舞初承恩南塘曲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奉赠王中允(维)鸡_买得晨鸡共同司空文明过坚上人故院(一作过坚上人影堂逢司空曙)寄朱锡珪和李丞题李将军林园滴滴金_相逢未尽论送薛判官之越中秋夜君山台望月出宫人二首咏怀_愁花变出白赴巴南书情寄故人寄舍弟_每吟富贵他送齐郎中赴海州送太和公主和蕃妻子甚狱捣练篇捧剑仆的古诗词玉楼春_旗亭西畔朝访韦楚老不遇吕侍中的古诗词送举子下第东归河满子(秋怨)尉缭的古诗词恽格的古诗词渔家傲(寄仲高)【双调】殿前欢_醉翁酡,醒唐扶的古诗词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三姝媚(送圣与还越)临江仙(晁达州见和)长城_秦筑长城比自喜_自喜蜗牛舍朱褒简介浪淘沙(作墨水仙寄张伯雨)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庄陵挽歌词三首踏莎行(泰妓胡芳来常隶籍,以其端严如木偶,人因目之寄监利司空学士之子于归揖我谓我臧兮君子至止无思远人人而无礼使我不能息兮大无信也脊令在原敝笱在梁言之辱也终风且霾琴瑟友之良马六之求我庶士三英粲兮适彼乐郊泄泄其羽瞻彼淇奥匪斧不克四国是遒三星在隅远父母兄弟薄言还归言告师氏瞻望弗及维以不永怀鲁道有荡使我心痗翘翘错薪舒夭绍兮羔裘豹祛彼汾沮洳野有蔓草叔兮伯兮三岁食贫不我以归肤如凝脂壹发五豝彼美孟姜不可扫也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柴望魏源崔融李元纮罗衮张国宾李频陈子龙司马逸客赵善庆任氏唐扶陈草庵郑世翼胥偃黑老五崔安潜顾敻蔡希周于伯渊姜尚卢言岳伯川韦安石陈克袁恕己崔恭张孜吴鼎芳李谅
日夜更望官军至 > 诗句 > 古诗词
“日夜更望官军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日夜更望官军至

诗句“日夜更望官军至”出自:

悲陈陶

唐代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悲陈陶》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注释

①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②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③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④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⑤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悲陈陶》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注释

⑴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⑶旷:一作“广”。清:一作“晴”。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⑷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⑸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

⑹仍唱:一作“捻箭”。都市:指长安街市。

⑺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回面:转过脸。

⑻“日夜”句: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官军:旧称政府的军队。

《悲陈陶》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当年十月,宰相房琯上疏唐肃宗,自请带兵收复两京。十月二十一日,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房琯“高谈有余而不切事”,用兵以春秋车战之法,结果唐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非常惨烈。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目睹叛军的骄纵残暴,有感于陈陶之败的惨烈而作此诗。

《悲陈陶》杜甫 古诗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bēi chén táo

悲陈陶

mèng dōng shí jùn liáng jiā zǐ, xuè zuò chén táo zé zhōng shuǐ.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yě kuàng tiān qīng wú zhàn shēng, sì wàn yì jūn tóng rì sǐ.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qún hú guī lái xuè xǐ jiàn, réng chàng hú gē yǐn dū shì.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dōu rén huí miàn xiàng běi tí, rì yè gèng wàng guān jūn zhì.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下面是“日夜更望官军至”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日傍柴门游,夜半白刃仇。更爱疏篱下,望气人谣洽。官仓鼠雀群,军容喜气屯。至宝有本性。

日并园蔬课,夜凉耽月色。更悲泉火灭,望岁心空切。官卑长少事,军中日无事。至诚闻上帝。

日薄梳兼懒,夜半雪添泉。更抱别离酸,望君舟已远。官罢友朋疏,军吏回官烛。至哀反无泪。

日彩沉青壁,夜长人自起。更爱闲花木,望美频回顾。官卑食肉僭,军移草木闲。至诚必招感。

日彩泛槐烟,夜火且留看。更爱云林间,望月石桥边。官罢得丝发,军装乘晓发。至悲空自衰。

日傍柴门游,夜簟眠橘洲。更被时俗恶,望苑长为客。官罢友朋疏,军声动九区。至悲空自衰。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甫的诗句“日夜更望官军至”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日夜更望官军至”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日夜更望官军至”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