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寻隐者不遇(一作孙革访羊尊师诗)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虞美人_痴云压地风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死战送永阳崔明府_古国群舒地临江仙(晁以道见和答韩文若之句,复答之。二首)咏史二首_汉代非良计酬举生许遇山居更漏子_玉阑干,金露_银河昨夜降酬张夏洛阳长句二首伤小女咏史诗·灞岸满路花(仙吕思情)洛阳道_喧喧洛阳路王令简介送苏八给事出牧徐州用芳韵先天应令效何水部二首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游长安诸寺联句·平康坊菩萨寺·书事联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营州歌郴州祈雨早春夜集耿拾遗宅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满江红(四之二·仙吕调)朱坡绝句三首君子之心,雨天过睛《韩非子》简介霜天晓角(和赵教授韵)东华观偃松岘山送裴秀才赴举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遂赋二章相和歌辞·襄阳曲二首送高起居之泾县真娘墓_武丘山下冢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随师东卜算子慢_桃花院落,失鹤二首酬高使君相赠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薛戎的古诗词点绛唇(冬日江上)婉兮娈兮无思远人不知我者其之翟也谁谓宋远五月斯螽动股考槃在阿谓我心忧道之云远瞻望母兮良马五之道阻且跻掺执子之祛兮不遑将父威仪棣棣谁谓雀无角在城阙兮胡能有定悠悠我思和乐且孺硕鼠硕鼠亦孔之休胡然而天也遭我乎峱之间兮慆慆不归良士瞿瞿二之日凿冰冲冲其叶湑湑人百其身展我甥兮我心匪鉴莫不静好中冓之言我入自外伯也执殳其钓维何汉之广矣穹窒熏鼠彼泽之陂弗驰弗驱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群盗烟尘後诸生竹帛残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魏禧赵翼周德清陈希烈韩偓朱使欣高力士向子諲高瑾张弘靖晁公武王霞卿姚燮王微刘秉忠陆贞洞陈从古刘著汤显祖叶挺郑遂初王甚夷顾云吴锡麒祝钦明睢玄明钱惟演廖融李夔李谅
诸生竹帛残 > 诗句 > 古诗词
“诸生竹帛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诸生竹帛残

诗句“诸生竹帛残”出自: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的《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

《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

宋代 黄庭坚

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

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

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

群盗烟尘後,诸生竹帛残

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xiào jìn shì zuò guān chéng dū shí jīng

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

chéng dū jiǔ jīng shí, suì jiǔ shè méi hán.

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

zì huà cān gōng zhuō, wén zhāng kě jiàn guān.

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

wēi bāng yóu quàn jiǎng, xiàng guó xiào diāo kān.

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

qún dào yān chén hòu, zhū shēng zhú bó cán.

群盗烟尘後,诸生竹帛残。

wáng chūn zūn kǒng shì, yǐ yè zhào gān pán.

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

yuàn bǐ qiú zhū yě, chéng shū shàng xué guān.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下面是“诸生竹帛残”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诸鳌齐掉头,生怯论经俦。竹帛将何宣,帛书秋海断。残碑石冒苔。

诸葛蜀人爱,生灵悲曝腮。竹帛已光荣,帛短谁人收。残程尚几年。

诸峰欲曙时,生还真可喜。竹暗闲房雨,帛短谁人收。残程尚几年。

诸峰欲曙时,生计吟消日。竹迸地多苔,帛书秋海断。残兵斗落晖。

诸佛留藏经,生死任交情。竹暗辟疆园,帛书秋海断。残愁犹满貌。

诸峰叫月猿,生死不来旋。竹迸地多苔,帛短谁人收。残兵斗落晖。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黄庭坚的诗句“诸生竹帛残”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诸生竹帛残”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诸生竹帛残”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