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浪淘沙_溪练写寒林谢王连州送海阳图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_郭里人家拜扫回寇季膺古刀歌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北园_北园干叶旋汉阴庭树【仙吕】后庭花_一声金缕词二柄第七喜不思上人来杏花天(赋莫愁)安礼章第六猿_却忆书斋值转调二郎神(再和)登秦岭_南登秦岭头秋夜戏题刘方平壁杨枝词二首樵人十咏·樵风王甚夷简介病起言怀咏史诗·南阳同崔傅答贤弟虞美人(代内)浪淘沙_纸帐素屏遮瑞鹧鸪(除夜,依逆旅主人,寒雨不止,夜酌)入官第二十一闲居_渐觉春光媚念奴娇(白莲呈罗教、黄法)唐虞门·舜妃春秋战国门·秦武阳兰香神女庙(三月中作)昔游_昔游红杏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江城子(元宵书怀)【双调】行香子_叹世名利相赠泉陵上人赋桥过零丁洋相和歌辞·日出行杂曲歌辞·太平乐_风俗今和厚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喜晴联句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律然的古诗词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郎员外见寻不遇奉和窦容州题阳人城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每对双关分叙两意)种莴苣体无咎言其后也悔人而无止盖亦勿思揖我谓我臧兮辰牡孔硕河上乎翱翔绿兮衣兮五月斯螽动股我思古人掺执子之祛兮畜我不卒谁谓雀无角淑人君子静言思之悠悠我思知而不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妻子好合采采芣苢睍睆黄鸟洵美且异宁不我报歌以讯之岂不尔思桑者闲闲兮被之僮僮云谁之思云胡不瘳日月其除汉之广矣鲁道有荡瞻望弗及河水清且直猗零露瀼瀼羔裘豹祛不可详也我征聿至平王之孙弗曳弗娄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杜秋娘徐彦伯李如璧景云高力士卢纶李光郭麐郑俞郭郧郦道元鲍照侯寘归有光寇准吴兢王镕陆龟蒙王绍宗韦渠牟薛存诚房孺复秦系苑咸崔珏法照徐干汪洙徐皓汪士慎
欲报之德 > 诗句 > 古诗词
“欲报之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欲报之德

诗句“欲报之德”出自:

蓼莪

先秦 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分类: 诗经悼亡父亲母亲

《蓼莪》佚名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注释

⑴蓼(lù)蓼: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⑵匪:同“非”。伊:是。

⑶劬(qú)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⑷蔚(wèi):一种草,即牡蒿。

⑸瓶:汲水器具。罄(qìng):尽。

⑹罍(léi):盛水器具。

⑺鲜(xiǎn):指寡、孤。民:人。

⑻怙(hù):依靠。

⑼衔恤:含忧。

⑽鞠:养。

⑾拊:通“抚”。畜:通“慉”,喜爱。

⑿顾:顾念。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⒀腹:指怀抱。

⒁昊(hào)天:广大的天。罔:无。极:准则。

⒂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⒃飘风:同“飙风”。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⒄谷:善。

⒅律律:同“烈烈”。

⒆弗弗:同“发发”。

⒇卒:终,指养老送终。

《蓼莪》佚名 古诗鉴赏

《毛诗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恤。上堂人室而不见,故靡至也。”(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理解颇有参考价值。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这章最后两句,诗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后两章第三层正承此而来,抒写遭遇不幸。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般。后两句是无可奈何的怨嗟。

赋比兴交替使用是此诗写作一大特色。三种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可谓珠落玉盘,运转自如,艺术感染力强烈。《晋书·孝友传》载王裒因痛父无罪处死,隐居教授,“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佚名 古诗》之篇”;又《齐书·高逸传》载顾欢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佚名 古诗》”,类似记载尚有,不必枚举。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诗经》这部典籍对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蓼莪》佚名 古诗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蓼莪》佚名 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欧阳修认为所谓“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liǎo é

蓼莪

liǎo liǎo zhě é, fěi é yī hāo.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qú láo.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liǎo liǎo zhě é, fěi é yī wèi.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láo cuì.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píng zhī qìng yǐ, wéi léi zhī chǐ.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xiān mín zhī shēng, bù rú sǐ zhī jiǔ yǐ.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wú fù hé hù? wú mǔ hé shì? chū zé xián xù, rù zé mí zhì.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fù xī shēng wǒ, mǔ xī jū wǒ.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fǔ wǒ chù wǒ, zhǎng wǒ yù wǒ, gù wǒ fù wǒ, chū rù fù wǒ.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yù bào zhī dé.

欲报之德。

hào tiān wǎng jí! nán shān liè liè, piāo fēng fā fā.

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mín mò bù gǔ, wǒ dú hé hài! nán shān lǜ lǜ, piāo fēng fú fú.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mín mò bù gǔ, wǒ dú bù zú!

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下面是“欲报之德”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欲别不止泪,报恩丞相閤。之官向旧游,德礼彼甿讴。

欲别尘中苦,报功畴敢渝。之推避赏从,德与神明通。

欲白返忘言,报政黄霸惭。之官亦似闲,德宗狩奉天。

欲罢不能忘,报国尔所向。之罘别我去,德风如草铺。

欲别尘中苦,报尔东方旭。之推避赏从,德遂天下宗。

欲辨不成书,报国将临虏。之官随板舆,德风如草铺。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佚名的诗句“欲报之德”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欲报之德”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欲报之德”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