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始建射侯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铜雀妓_萧条登古台会稽山居寄薛播侍郎袁高给事高参舍人水调歌头(上清江李中生辰)陆浑水亭浅井临江仙(九之五)水鹤木兰花_池塘水绿风重别薛华王储的古诗词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龙韬·农器第三十送迁客_谏频甘得罪晚秋病中夏官司马第四·小司马/司险秦中吟十首·歌舞(一作伤阌乡县囚)沙丘城下寄杜甫放白鹇篇《世说新语》简介古松歌边城晚望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洛阳道_浮世若浮云夜游宫(苦俗客)公斋四咏·小桂魏书二十五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秋中暑退赠乐天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李卿考功崔郎中洞仙歌(赵史君送红梅)维扬郡西亭赠友人浩歌_南风吹山作孙逖的古诗词贺圣朝_金丝帐暖牙逢庄纳因赠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甘露歌_天寒日暮山谷里对芳树太湖诗·圣姑庙(在大姑山)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蝶恋花_水浸秋天风【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春秋战国门·乐羊下邽庄南桃花寄天台准公蝶恋花_碾玉钗头双途中旅思二首缟衣茹藘聊以行国既安且宁玉之瑱也烝也无戎有女如荼心焉忉忉绵绵葛藟中唐有甓行迈靡靡可与晤语莫黑匪乌终南何有芄兰之支彼其之子谁谓鼠无牙谁谓雀无角予维音哓哓下土是冒采采芣苢凯风自南心之忧矣人百其身伐柯伐柯遑恤我后条其啸矣寘彼周行于沼于沚九月授衣不如我所之驾言出游谁能亨鱼慆慆不归公孙硕肤四牡孔阜舒夭绍兮有敦瓜苦肃肃鸨羽于嗟乎驺虞谁将西归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盛小丛任华潘存实王涯李宏皋郭应祥晁冲之崔与之奚贾兰楚芳关汉卿李直夫王世贞萧子显阴铿陈沆钱俶萧衍韦济郑损许圉师卢贞何景明文征明李弥逊戈牢杨万里徐贲王贞白李德载
戏罢曾无理曲时 > 诗句 > 古诗词
“戏罢曾无理曲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戏罢曾无理曲时

诗句“戏罢曾无理曲时”出自:

洛阳女儿行

唐代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作者简介(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洛阳女儿行》王维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

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

她家彩绘朱漆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

她乘坐的车子是用七种香木做成,绫罗的帷幔装在车上。仆从们举着羽毛的扇子,把她迎回绣着九花图案的彩帐。

她的丈夫青春年少正得志,骄奢更胜过石季伦。

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学习舞蹈,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

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棱。

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话。

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

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注释

⑴洛阳女儿:取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河中之水向东流,洛旧女儿名莫愁”语。

⑵才可:恰好。容颜:一作“颜容”。十五余:十五六岁。梁简文帝《怨歌行》:“十五颇有余。”

⑶良人:古代妻对夫的尊称。玉勒:玉饰的马衔。骢(cōng)马:青白色的马。

⑷脍(kuài)鲤鱼:切细的鲤鱼肉。脍:把鱼、肉切成薄片。

⑸罗帷:丝织的帘帐。七香车:旧注以为以七种香木为车。

⑹宝扇:古代贵妇出行时遮蔽之具,用鸟羽编成。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⑺狂夫:犹拙夫,古代妇女自称其夫的谦词,李白《捣衣篇》:“狂夫犹戍交河北。”

⑻剧:戏弄,意谓可轻视石崇。李白《长干行》:“拆花门前剧”。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豪富。

⑼怜:爱怜。碧玉:《乐府诗集》以为刘宋汝南王妾名。这里指洛阳女儿。

⑽“不惜”一句:《世说新语·侈汰》记,王恺以晋武帝所赐二尺珊瑚示石崇,崇以铁如意击之。王恺斥之,崇乃命人搬来三四尺高珊瑚六七枝偿还之。

⑾曙(shǔ):天明。九微灯:汉武帝供王母使用的灯,这里指平常的灯火。

⑿片片:指灯花。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⒀曾无:从无。理:温习。

⒁熏(xūn)香:用香料熏衣服。

⒂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⒃越女: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越,这里指今浙东。

《洛阳女儿行》王维 古诗赏析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小家女子一旦嫁给豪门阔少,便由贫贱之身一跃而为身价百倍的贵妇人,恃宠享乐。娇贵异常;而不遇之女,即使美颜如玉,亦不免终生沦于贫贱境地。此诗所写,盖为此而发,而其所蕴含的意义却超越了诗中所写事实本身,从而使这首诗的诗意具有了很大约外延性。或谓伤君子不遇,或谓讥刺依附权贵的封建官僚,或谓慨叹人生贵贱的偶然性,都能讲得通。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八句为第一部分,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塑造了因遇而骤得富贵的“洛阳女儿”这一艺术形象。开头两句对“洛阳女儿”略作介绍。以冷语发端,自含鄙夷之意。下面两句说她的丈夫骑着宝玉络头、毛色青白相间的高头大马,她的侍女为她献上满盈金盘的鲤鱼片。一为侧笔映衬,二为正面描写,一虚一买,“洛阳女儿”的身价和地位显示出来了。一个普通的小家女子,朝夕之间竟身价百倍,原因就是嫁给了一位颇有身份的“良人”。遇者则贵、不遇者则贩的人生感慨,暗暗含在其中。“画阁”以下四句,写“洛阳女儿”住在红桃绿柳竟相掩映的画阁朱楼,出门坐的是用罗帷遮护的七香车,回来的时候,用宝扇遮面,被接入九华帐里。至此,“洛阳女儿”的饮食起居已见一斑。“狂夫富贵在青春”到“不惜珊瑚持与人”,连续驱使典故,插入对其丈夫的描写;结构上照应上文“良人”一句,将诗意补足。其夫正当青春年华,身享荣华富贵,意气骄奢,甚于晋代巨富石崇;丈夫亲自教她跳舞,其怜爱之情,一如刘宋汝南王之干爱妾碧玉。“不惜珊瑚持与人”,用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事,将“良人”骄奢豪富之态现于纸上。这里所描写的是“狂夫”之相,但细玩诗意,却是借“狂夫”之相,以形“洛阳女儿”的娇贵之态,貌似游离实则还是为写“洛阳女儿”而驱使笔墨的。随后,顺接上面的“自怜碧玉亲教舞”句意,迤逦而下,正面描写“洛阳女儿”在九微灯约光晕里,在雕花的连环形窗下,通宵达旦,歌舞不休。这里特别点染了灯花燃尽而扑窗乱飞的一个细节,暗示“洛阳女儿”通宵沉醉于狂歌狂舞中,直到天亮,九微灯才熄灭,这里以九微灯入诗,无异是把“洛阳女儿”与王母同化为一体了,从而为“洛阳女儿”披上了一层高贵的外衣。其富贵之相,借典故婉然传出。“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写“洛阳女儿”戏乐已毕,无暇练习曲子;打扮好了,依炉熏香而坐。“坐”字,仿佛见其慵懒之态和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下面又拓开一层,写“洛阳女儿”出入贵戚之家,奔走权门之内,虽语不涉讽,但讽意存焉。

诗的最后两句为第二部分。诗人把笔锋猛地一转,描绘出一幅貌似孤立实则与上文融浃为一的越女浣纱的画面。美颇如玉的越国女子西施,在她未遇之时,身处贫贱地位,只好在江边漂洗罗纱。“谁怜”二字,一贯到底,造成快速的节奏和奔流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不遇者的深切同情。其中也不乏感愤不平之气。

全诗描写了两种人物形象,一贵一贱,一奢靡,一穷困,各成独立的画面,却又相反相成地统一于全诗中。写法上,前一部分以繁笔铺张扬厉,穷形尽相;后一部分以简笔淡然点染,意到即止。一繁一简,繁简各宜。诗中有讽刺,有同情,有慨叹,而这又深深地隐蔽在文字背后。

《洛阳女儿行》王维 古诗简析

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十六”,可见是诗人早年得意之作。诗题取自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洛阳女儿名莫愁”,用以概指当时贵族女子。全诗写豪家女子无比娇贵逸乐的生活状况,从容颜之娇美、住宅之富丽、饮食之珍奇写到夫婿之豪奢、交游之高贵,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其中季伦,指晋代石崇,石崇字季伦,以骄奢著称。赵李,指汉成帝后妃赵飞燕、武帝时李夫人,此代指皇亲贵戚。诗的最后两句猛然转折,以如玉越女江头浣纱作对比,在强烈的反差中突现主题,使前面的华丽描绘一下子变为对贵族生活乃至社会不公的冷峻批判,其蕴含思想之深度与批判之力度,在王维诗中甚为罕见。

luò yáng nǚ ér xíng

洛阳女儿行

luò yáng nǚ ér duì mén jū, cái kě yán róng shí wǔ yú.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liáng rén yù lēi chéng cōng mǎ, shì nǚ jīn pán kuài lǐ yú.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huà gé zhū lóu jǐn xiāng wàng, hóng táo lǜ liǔ chuí yán xiàng.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luó wéi sòng shàng qī xiāng chē, bǎo shàn yíng guī jiǔ huá zhàng.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kuáng fū fù guì zài qīng chūn, yì qì jiāo shē jù jì lún.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zì lián bì yù qīn jiào wǔ, bù xī shān hú chí yú rén.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chūn chuāng shǔ miè jiǔ wēi huǒ, jiǔ wēi piàn piàn fēi huā suǒ.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xì bà céng wú lǐ qū shí, zhuāng chéng zhī shì xūn xiāng zuò.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chéng zhōng xiāng shí jǐn fán huá, rì yè jīng guò zhào lǐ jiā.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shuí lián yuè nǚ yán rú yù, pín jiàn jiāng tóu zì huàn shā.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下面是“戏罢曾无理曲时”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戏蜂时隐见,罢官唯醉眠。曾不少异更,无不尽臣诚。理国用英贤,曲槛小栏边。时辈分圭璧。

戏鹤唳且闲,罢宴心犹恋。曾不报我知,无才堪世弃。理国用英贤,曲房理针线。时辈皆相许。

戏鹤唳且闲,罢宴心犹恋。曾不见戈兵,无计此中行。理感物自并,曲池煎畏景。时辈推良友。

戏蝶香中起,罢官七门里。曾被陈王识,无处不相宜。理化知无外,曲巷幽人宅。时辈推良友。

戏鹤唳且闲,罢琴私自怜。曾冰生淅沥,无成归故里。理会方在今,曲直宁相隐。时爱绿萝闲。

戏鹤唳且闲,罢郡更安闲。曾不见戈兵,无烦促泪行。理感物自并,曲池煎畏景。时安逢密雪。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王维的诗句“戏罢曾无理曲时”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戏罢曾无理曲时”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戏罢曾无理曲时”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