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最新更新
周易解读 历史文化» 古诗词网» 发布人:古诗词网(馨月老师) 发布时间 2024-3-14 8:48:06

本文讲解周易·繫辞上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爲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相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周易·繫辭上傳·《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无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参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译文】《周易》含有圣人常用的道理四方面:用来指导言论的人崇尚其文辞精义,用来指导行动的人崇尚其变化规律,用来指导制作器物的人崇尚其卦爻象徵,用来指导卜问决疑的人崇尚其占筮原理。所以君子将有所作爲,有所行动之时,用《周易》揲蓍占问而据以发言行事,《周易》就能如响应声地承受占筮者的蓍命,不论遥远、切近还是幽隐、深邃的事情,都能推知将来的物状事态。若不是通晓天下极爲精深的道理,谁能做到这样?三番五次地变化研求,错综往复地推衍蓍数:会通其变化,就能形成天地的文采;穷究其蓍数,就能判定天下的物象。若不是通晓天下极爲複杂的变化,谁能做到这样?《周易》的道理不是冥思苦想而来的,是自然无爲所得,它寂然不动,根据阴阳交感相应的原理就能会通天下万事。若不是通晓天下极爲神妙的规律,谁能做到这样?《周易》,是圣人用来穷究幽深事理而探研细微徵象的书。只有穷究幽深事理,才能会通天下的心志;只有探研细微徵象,才能成就天下的事务;只有神奇地贯通《易》道,才能不须急疾而万事速成,不须行动而万理自至。孔子称“《周易》含有圣人常用的道理四方面”,说的正是上述意思。

【注释】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指下文“辞”、“变”、“象”、“占”四事。《集解》引崔憬曰:“圣人德合天地,智周万物,故能用此《易》道,大略有四:谓尚辞、尚变、尚象、尚占也。” ②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受命,指《周易》承受占筮者的蓍命;嚮,即“响”字,《释文》“嚮,又作‘响’”,“如嚮”犹言“如响应声”。《本义》:“言人以蓍问《易》,求其卦爻之辞,而以之发言处事,则《易》受人之命而有以告之,如响之应声,以决其未来之吉凶也。‘以言’,与‘以言者尚其辞’之‘以言’义同;命,则将筮而告蓍之语,《冠礼》‘筮日,“宰自右赞命”’是也。”③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与,犹“及”,即“达到”、“做到”之意。这两句总结上六句,说明能做到问《易》“如响”、预知来事,非通“天下至精”之理不可。《正义》:“《易》之功深如此,若非天下万事之内,至极精妙,谁能参与于此,与《易》道同也?”案,孔氏训“与”爲“参与”,于义亦通。④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参,三;伍,五。“参伍”,犹言“三番五次”,与“错综”互文。这两句说明《周易》的“变”和“数”必须反复错综地推研。《本义》:“参者,三数之也;伍者,五数之也。既参以变,又伍以变,一先一后,更相考覈,以审其多寡之实也。错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谓也;综者,总而挈之,一低一昂之事也。此亦皆谓揲蓍求卦之事。”又曰:“‘参伍’,‘错综’,皆古语,而‘参伍’尤难晓。按《荀子》云‘窥敌制变,欲伍以参’。韩非曰:‘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又曰‘参之以比物,伍之以合参。’《史记》曰‘必参而伍之’,又曰‘参伍不失’。《汉书》曰‘参伍其贾,以类相準’。此足以相发明也。”案,《尚氏学》“爻数至三,内卦终矣,故曰必变”,“此从三才而言也。若从五行言,至五而盈,故过五必变”。于义亦通。⑤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这是说明天地的“文采”也是因事物的会通变化而形成的。《集解》引虞翻曰:“变而通之,观变阴阳始立卦;乾坤相亲,故成天地之文。物相杂故曰‘文’也。” ⑥《易》无思也,无爲也——这是说明《易》理出乎自然,非“思”、“爲”所致。《正义》:“任运自然,不关心虑,是无思也;任运自动,不须营造,是无爲也。” ⑦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感,指阴阳感应;故,犹“事”。这两句说明《易》理静中有动,阴阳交感则万事皆通。《正义》:“既无思无爲,故寂然不动;有感必应,万事皆通,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故,谓‘事’。” ⑧极深而研几——此句说明“圣人”用《易》精深。《韩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适动微之会则曰‘几’。”《正义》:“言《易》道弘大,故圣人用之所以穷极幽深而研严几微也。” ⑨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指不费气力而能成事。《正义》:“以无思无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不须急疾而事速成,不须行动而理自至也。”

【说明】以上第十章。

本章言《周易》爲人所用,主要有“尚辞”、“尚变”、“尚象”、“尚占”等四事。何楷曰:“此章与第二章‘观象玩辞’、‘观占玩变’相应。”(《古周易订诂》)

更多有关“周易·繫辞上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爲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的文章请阅读 » 《周易解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