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诗词名句 古籍 文言文 藏头诗
清太宗全传

您正在阅读著作:《清太宗全传
当前位置:古诗词网 > 清太宗全传 > 第三章 天聪时期的金国汗

  明清之际,我国蒙古族活动于长城以北,东起黑龙江、西抵阿尔泰山的辽阔土地。按其游牧区域分为三大部分:以沙漠瀚海(即戈壁大沙漠)为限隔,其南部称漠南蒙古即内蒙古;北部称漠北蒙古或称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西部称漠西额鲁特蒙古魏源:《圣武记》,卷3,“国朝绥服蒙古记一”。又,福格:《听雨丛谈》,卷2。。其中漠南蒙古东边与后金接壤,西边与明朝相连。三者鼎足而立,展开了错综复杂、尖锐而激烈的斗争。清太宗以他的政治家的才干和远见卓识,巧妙地施展政治和军事的斗争手段,把桀骜不羁的蒙古争取到自己一边,并使之归入后金版图。这是太宗的重大历史成就之一。
  
  林丹汗(有的写作陵丹)是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首领。明人称他为“虎墩兔憨”,汉语即“可汗”。他是元朝宗室的后裔,按血统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他的祖先达延车臣汗就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早在明初,元顺帝被逐中原,远遁大漠之北。一个统一的蒙古帝国从此又分裂成各不相统属的诸部落,彼此争夺不已,互为雄长,明人统以“北虏”称之。到了中叶,活动于大漠南北的达延汗诸子大都“由瀚海南徙”张穆:《蒙古游牧记》,七,“喀尔喀总叙”。,进入内蒙古,驻牧插汉儿(即察哈尔)之地,因以名部《明史》,卷372,“鞑靼传”。。诸子分处各部,便形成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克什克腾、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鄂尔多斯等九部张穆:《蒙古游牧记》,七,“喀尔喀总叙”。。自达延汗历数世,传至达赉逊(明人称“打来孙”),始驻牧宣府塞外,为回避蒙古俺答部的势力,又徙帐于辽东边外。由达赉逊四传至虎墩兔,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即汗位,号库图克图汗《明史》,卷372,“鞑靼传”;又,高文德等编:《蒙古世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时,由于蒙古内部互相攻杀,明朝不断进兵袭击,各部多呈衰落状态。惟独林丹汗奋然有恢复祖业之志,积极进行统一蒙古各部的事业,力图重新建立统一的蒙古政权。在他的经营下,察哈尔一度强盛,士马精壮,没有敢与之对阵的。辽阔广大的漠南成了察哈尔的一统天下。
  
  然而,林丹汗的种种努力终归流于徒劳。一是后金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使林丹汗不得逞志于东北,而且后金竞相发展,限制或抵消了察哈尔的影响;二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生活游动不定,他们时聚时散,或分或离。各部蒙古在一切方面也不尽相同,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种自然状况很难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蒙古各部封建主出于自身的利益都不支持林丹汗统一蒙古。因为林丹汗搞统一,必然使他们处于察哈尔的统治之下,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根本利益的丧失。特别是在武力统一过程中,林丹汗到处“兴兵攻掠”,“服从者收之,拒敌者被杀”《皇朝开国方略》,卷11。,大肆进行屠杀和掠夺,逼得一些部落到处奔逃。林丹汗对被征服的各部实行残暴的统治,更增加了蒙古各部同察哈尔的离心力。林丹汗“昏于酒色”《明史纪事本末补编》,卷3,“西人封贡”。,对各部索求无厌。科尔沁部首领土谢图额驸有一匹名马,叫“杭爱”,林丹汗只用一胄强行把马换去,土谢图敢怒不敢言。林丹汗又用一胄送到阿禄部落,向首领济农要马一千匹。济农说:“岂有一胄换一千匹马?这简直是想挑起争端来侵犯我!”为了避免战祸,济农忍气吞声白白给马五百匹。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有一只鹰,善捕飞鸟,林丹汗又派人索取。卓礼克图亲王想不给,土谢图劝他给了林丹汗《清太宗实录》,卷30,16~17页。。林丹汗“有康武乙之暴”《圣武记》,卷3,“国朝绥服蒙古记一”。,“如此贪横,人心安得而服耶?”《清太宗实录》,卷30,16~17页。因而激起各部蒙古封建主对林丹汗的极大愤恨。他们纷纷投向后金国,求得庇护。
  
  后金的迅速发展,和它对投向后金的蒙古封建主实行的保护政策,引起林丹汗的恐惧与嫉恨。天命四年(1619年)十月二十二日,林丹汗向后金遣使,致书努尔哈赤,公开发出军事威胁:
  
  蒙古国统四十万众英主青吉思汗(即元朝始祖成吉思汗之号),谕问水滨三万人英主安否?大明于吾两国乃仇雠(仇)也。吾闻自戊午年(天命三年,1618年)来大明始受兵于汝国,今夏我已亲往广宁招抚其城,取其贡赋,倘汝兵往图之,吾将不利于汝。吾两人原无交恶,若吾所服之城为汝所得,吾名安在?设不从吾言,两人之是非,穹苍鉴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8页。
  
  蒙古地方有四十万人是个传统的概念数字,泛指整个蒙古而言。林丹汗自称是“四十万众英主”,表示他是大漠南北蒙古的统治者贾敬颜、洪俊:《关于成吉思汗历史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三期。。他嘲笑只拥有“三万人”众的努尔哈赤,无所顾忌地发出军事威胁,不准他取广宁城。努尔哈赤向他的臣属公布了这封信,引起群情激愤,有的请求杀掉来使,有的请求割掉来使的鼻子放回去。努尔哈赤说:“你们发怒诚然是对的,我也很生气。但此事与来使无关,是派他来的那个人的罪过。”他决定扣留使者,过一段时间放他回去,再答复林丹汗的挑衅。
  
  天命五年(1621年)正月十七日,努尔哈赤致书林丹汗,书曰:
  
  阅来书,汝为四十万蒙古主,吾为水滨三万人主。何故恃其众以骄吾国乎?闻昔大明洪武取大都(北京)时,四十万蒙古摧折几尽,奔逃者仅有六万,不尽属汝,俄里都施一万,专拙土默特一万,阿孙特雍寿布胯喇沁一万,此三万之众据汝之右,任意纵横,于汝无与。即左三万之众果尽属于汝耶?三万且不足,乃以昔日之陈言自哆为四十万,而鄙吾国止三万人乎?天地岂不知之?然吾国虽小,不似汝之众;吾力虽绵,不似汝之强,但得天地垂佑,哈达、辉发、兀喇、夜黑、暨大明国抚顺、清河、开原、铁岭等八处俱为我有。……想大明未受吾兵时,汝初与搆兵,弃盔甲、驼马,空身败北;再与搆兵,革根歹青之蝦并十余人被斩于阵中,一无所获而回,不知二次所得者何处人畜?所尅者何处名城?所败者何处大兵?独不思大明赏汝从来未有如此之厚,今不过以我威势逼临,杀其男子,遗其妇女,大明畏我,故以利诱汝非与?大明、朝鲜,异国也,言虽殊,因衣冠相类,二国遂结为同心。尔我异国也,言虽殊,而服发亦相类。汝果有知识者,来书当云:皇兄征吾旧日之仇国,蒙天垂佑,破其城,败其众,同心协力,共图有隙之大明。如此不亦善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9~10页。
  
  努尔哈赤毫不留情地狠狠奚落了林丹汗一顿,大揭其短处,从其祖宗被赶出北京,直到他几次失败,嘲笑他吹牛吓唬人,讽刺他忘记祖宗被逐的耻辱,贪财好货,受明朝利用。当时,明朝为了对抗后金,“思用东部插汗小王子(即林丹汗)欲以敌大清”魏源:《圣武记》,卷3,“绥服蒙古记一”。,每年送给赏金八万一千两,企图收买他为明朝效力。林丹汗则利用明朝这一政策,每每“扬言助中国,邀索无厌”《明史》,卷327,“鞑靼传”。,达不到目的,就动干戈,不断侵袭内地,明朝拿他也没有办法。努尔哈赤讲的是实际情况,摆清利害关系,还是希望林丹汗和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们的仇国——明朝。
  
  努尔哈赤这一揭露,使林丹汗恼羞成怒,他马上报复后金,逮捕使者,囚禁起来。努尔哈赤不惧怕林丹汗的威胁,于天命七年发兵攻克广宁,而林丹汗慑于后金的强大,不敢与之争锋。是时,努尔哈赤正全力巩固和经营所占领的辽东地区,避免同林丹汗交战。他采取笼络蒙古的政策,来分化瓦解林丹汗的势力。他先后同科尔沁、扎鲁特、喀尔喀等建立了友好关系,“刑白马乌牛”,举行盟誓,实际上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这使林丹汗的势力在蒙古中受到了孤立。天命十年,他攻打科尔沁部,后金兵赶来援助,还没交战,林丹汗就连夜拔营而逃。这表明林丹汗已经由盛转衰,无力与后金抗衡。太宗即位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三次用兵察哈尔,终使林丹汗败亡。

爱诗词,爱生活!www.GuShiCi5.com 喜欢就把《清太宗全传》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