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赋得临池柳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梁郊祀乐章·庆顺晏子答梁丘据横吹曲辞·洛阳道塞翁吟_风柳吹残醉水调歌头(暑中得雨)近试上张籍水部(一作闺意献张水部)邵大震简介第七十八章杂曲歌辞·树中草赠别江客南山田中行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_华堂良宴开白纻辞(此二首又见贞元进士杨衡集中)寒食野望_旧坟新陇哭资治通鉴第三卷赠秦系鱼丽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浣溪沙(过临川席上赋此词)人生失意无南北暮秋山行题郑弘宪侍御遗爱草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身在局中,心在局外眉州别李使君(一作眉山留献张端公)送郑长史之岭南(一本题作送郑史)卜算子_折得月中枝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水调歌头(盟鸥)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念奴娇(杨子安侍郎寿)与友人论门人书万俟咏的古诗词双调·水仙子·风情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木兰花_洞庭波冷晓山游示小妓寄韩团练归燕_画堂歌舞喧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赋得竹箭有筠_东南生绿竹金缕曲(叠韵)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肃晚登龙门驿楼輶车鸾镳王室如毁烝也无戎劳心怛怛无田甫田我有旨酒况也永叹曷其有极父母何食道阻且右既亟只且子不我思所可读也其旧如之何乐子之无家遵彼汝坟曷其有常维鹊有巢悠悠苍天淑人君子我之怀矣悠悠我思岂无居人赳赳武夫有怀于卫既见复关良士瞿瞿采采卷耳雄狐绥绥有子七人南有乔木言之长也周爰咨度载跋其胡于以求之何斯违斯于林之下婉如清扬暵其湿矣在其板屋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杜秋娘孙光宪王易从高明向子諲卢从愿欧阳澥王羲之叶梦得封行高赵令畤昙域李舜弦任昱袁不约龚自珍吴敬梓范居中丁黼邵康节谢灵运崔护张仲素李虞李泌李煜曹彦约苏源明薛曜沈东美
惊起不可留 > 诗句 > 古诗词
“惊起不可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惊起不可留

诗句“惊起不可留”出自:

送刘师服

唐代 韩愈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作者简介(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sòng liú shī fú

送刘师服

xià bàn yīn qì shǐ, xī rán yún jǐng qiū.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chán shēng rù kè ěr, jīng qǐ bù kě liú.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cǎo cǎo jù pán zhuàn, bù dài jiǔ xiàn chóu.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shì shēng wéi míng lèi, yǒu shì yú zhōng gōu.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jī cái rù shì mài, guì zhě héng nán shòu.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qǐ bù wèi qiáo cuì, wèi gōng jì zhōng xiū.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miǎn zāi yún qí yè, yǐ dài suì wǎn shōu.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下面是“惊起不可留”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惊飙触悬槛,起来望青天。不报水齐檐,可怜班定远。留宾喜日长。

惊策骛戎轩,起草多芳言。不碍九枝灯,可集呈瑞凤。留伴读书行。

惊波罨涵碧,起坐轻四肢。不爱事耕稼,可怜鸾镜下。留春为远方。

惊飙触悬槛,起塔寺门前。不爱旸温暾,可以荣远孙。留春春竟去。

惊飙触悬槛,起坐相引牵。不爱能适时,可悲闻玉笛。留伴亦开田。

惊彼武陵状,起初风乍凉。不爱旸温暾,可以贤达论。留步苍苔暗。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韩愈的诗句“惊起不可留”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惊起不可留”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惊起不可留”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