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满江红(碧_·月湖,四用韵)渡桑干河哨遍_今昌父之弟庆春宫(越调)锯解令清商怨_庭花香信尚空灵岸好事近(早梅)入阁至闲居精舍呈正上人(即天后故宫)酬元伟过洛阳夜燕偶约道流终乖文会答皮陆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示裴迪水龙吟(题梦云轩)【双调】新水令_听楼头画鼓再酬李先辈蒋防简介柳堤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题弟侄书堂岁夜咏怀,兼寄思黯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寄会稽公徐侍郎(公时在王傅)酬韦韶州见寄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长信宫中树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奉和圣制温泉言志应制樊上漫作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杂感_君子防悔尤【双调】庆宣和_春思一架残元日田家杨柳枝词二首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隔墙花随计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_天津御柳碧南乡子(咏棣棠菊)恋绣衾_缃桃红浅柳蔷薇_一架长条万摸鱼儿(和中齐端午韵)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好事近_白屋到横金座上献元相公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双调】折桂令_想为官枉了访友人幽居二首满朝欢(大石调)清人在轴招招舟子绿兮衣兮白茅包之出其闉闍匪我思存振振公子子惠思我四国是皇我思古人于以采蘋君子于役言之辱也东门之杨静女其姝不绩其麻其仪一兮隰有六駮不流束楚谓他人昆羔裘晏兮黄鸟于飞殆及公子同归以望复关岂其食鱼贻我彤管嘒彼小星胡然而天也岂其食鱼薄言往愬不可以据之子无带知子之来之岂无他人零露瀼瀼我马瘏矣之子于归德音不忘自伯之东清人在彭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阿里西瑛魏源庾天锡李观高力士阎朝隐姚揆王珪周镛包融蒲道源王维周紫芝张鼎朱褒杜羔侯寘北朝乐府唐扶阴铿修睦林升顾炎武徐锴丘崈刘山甫苏武刘损韩愈薛曜
何如薄幸锦衣郎 > 诗句 > 古诗词
“何如薄幸锦衣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如薄幸锦衣郎

诗句“何如薄幸锦衣郎”出自: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

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⑶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古诗赏析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据说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的路上,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又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就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句,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面说明主人公情感之坚贞。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现在一般认为这个朋友就是指容若公子的知己,当时另一位诗词大家顾贞观。

mù lán cí nǐ gǔ jué jué cí jiǎn yǒu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rén shēng ruò zhī rú chū jiàn, hé shì qiū fēng bēi huà shàn.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ěng xián biàn què gù rén xīn, què dào gù rén xīn yì biàn.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yī zuò: què dào gù xīn rén yì biàn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lí shān yǔ bà qīng xiāo bàn, lèi yǔ lín líng zhōng bù yuàn.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yī zuò: lèi yǔ líng yè yǔ lín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hé rú bó xìng jǐn yī láng, bǐ yì lián zhī dāng rì yuàn.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纳兰性德的诗句“何如薄幸锦衣郎”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何如薄幸锦衣郎”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何如薄幸锦衣郎”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