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湘江亭倾杯(吴兴·般涉调)献王大夫秋晚登城陈氏园林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洛阳女儿行采莲词_浅渚荇花繁东湖临泛饯王司马送钱子入京梦幻空华,真如之月鹧鸪天(代人赋)_扑面征尘去路遥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咏家酝十韵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王沂的古诗词丑奴儿(次韵何文成灯下镜中桃花)寄维扬故人送苏倩游天台郑补阙山居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声声慢(府判生辰)小重山_岸柳黄深绿送秦光禄北征醉思仙_记华堂。对崔少卿鹤孙思邈的古诗词【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_送别和风闹郑伯克段于鄢三叹送李著作倅杭州虞美人(李敷文席上)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寄浙东皇甫中丞受战江南送李明府入关仲月赏花招西洞道者忆秦娥(甲戌赏春)帘_枕映疏容晚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张文规简介管晏列传寄江滔求孟六遗文题所居村舍谢杨东川寄衣服蓦山溪_淡妆西子,醉蓬莱(乙酉寿蜀帅)江上逢史馆李学士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桃之夭夭绿兮衣兮王事靡盬玼兮玼兮谓他人父不稼不穑其人美且偲既破我斧岂不尔思德音无良怀哉怀哉羔裘晏兮淑人君子子之还兮劳心慱慱兮泄泄其羽曷又极止终远兄弟采葑采葑寤辟有摽施于中林是刈是濩苟亦无从我心西悲职思其居亦泛其流匍匐救之人之为言不我屑以如三岁兮驾言出游不可以据河水瀰瀰我心匪石谁因谁极谁谓荼苦顾瞻周道靡室劳矣何以告之燕燕于飞莫与宠辱临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乱竹侵红药病花羞晚春移根近谈笑查文徽罗贯中李渊阎朝隐韩淲周昙陈文述包颖赵孟司马扎李適之(李适之)任希古张蠙贺知章陆凯薛令之江总杨莱儿贾至何仲宣费冠卿梁知微李忱源光裕卢象王履贞杨慎李乂崔敦礼王锴
弃置父子恩 > 诗句 > 古诗词
“弃置父子恩”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弃置父子恩

诗句“弃置父子恩”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辙 的《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宋代 苏辙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miǎn zi zhān shī gàn zǐ èr shǒu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pò zèng bù fù gù, bǐ wú ài zèng xīn.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qì bì fù chì zǐ, shǐ yàn ài zǐ shēn.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chéng zhī jūn fēi wǒ, hú wéi yǒu bù néng.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yī cóng sān jiè yóu, jiǔ bèi bǎi wù qīn.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cháo yǔ xǐ nù jiāo, mò yǔ chǒng rǔ lín.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sì wù jiē bù shèng, shēng sǐ dú wèi zēng.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bù jīng dà huǒ shāo, shú wéi zhēn huáng jīn.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qì zhì fù zǐ ēn, zhǎng zhù zhān tán lín.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下面是“弃置父子恩”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弃妇有归处,置酒临高隅。父耕原上田,子落生深涧。恩爱缘义深。

弃官更弃妻,置之且勿戚。父老应相贺,子兮独如何。恩波及七旬。

弃官仍在家,置酒西廊下。父老谓余说,子夜星才落。恩比召南棠。

弃官更弃妻,置酒临芳席。父母见木兰,子鹅京口远。恩爱座上离。

弃国从所钦,置酒共君饮。父母吞声哭,子陵栖遁处。恩爱舍骨肉。

弃官更弃妻,置酒正相宜。父母续经多,子夜星才落。恩波此日新。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辙的诗句“弃置父子恩”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弃置父子恩”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弃置父子恩”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