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史浩简介省试霓裳羽衣曲幽院早春【仙吕】村里迓古惜红衣(赠伎双波)五城道中陈耆卿简介宴清都(夹钟羽,俗名中吕调饯荣王仲亨还京)送新城戴叔伦明府清平乐(春兰用殊老韵)送徐大夫赴南海临江仙_既见之,乃宿天台桐柏观送魏州李相公资治通鉴第二十八卷酬裴令公赠马相戏双调·沉醉东风·闲居水上寄乐天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夜闻方响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越调】天净沙_孤山雪夜淡和裴仆射看樱桃花藕池阻风,寄同行抚牧裘驾沙苑行越调·凭栏人·金陵道中观江南牡丹罗衮简介五原书事西江月(再和)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咏史诗·郴县旅次闻砧寄庐岳僧鹧鸪天(赋牡丹,主人以谤花索赋解嘲)饯泽州卢使君赴任【双调】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去蜀临阶竹送孙逸人醴陵道中蓦山溪(忆古人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因成此词)刘三复简介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小弁奉别张岳州说二首(一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送宋五之问得凉字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谁谓河广必宋之子于以奠之劳心忉忉称彼兕觥硕人之薖谓我何求在前上处无感我帨兮如之何勿思有条有梅有匪君子忧心悄悄赫如渥赭迨其今兮如鼓瑟琴终不可谖兮子兴视夜甘与子同梦瞻彼淇奥为絺为綌载笑载言行与子还兮有狐绥绥羔羊之缝在浚之下洵訏且乐总角之宴舍旃舍旃夙夜必偕何以卒岁言树之背葛生蒙棘邦之桀兮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王事敦我周爰咨谋泛泛其逝交交黄鸟载驰载驱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阚志学王沂王毂护国裴迪裴度海印文天祥冯道之武平一谭铢胡雄僧凤昙域胡宿刘遵古赵冬曦薛据宋齐丘洪皓滕迈苏晋陈嘉言赵嘏于伯渊梁知微李密徐俯崔敦礼范纯仁
东郡趋庭日 > 诗句 > 古诗词
“东郡趋庭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东郡趋庭日

诗句“东郡趋庭日”出自:

登兖州城楼

唐代 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当时到兖州省视父亲而登咏兖州南楼。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赏析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颈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颈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

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dēng yǎn zhōu chéng lóu

登兖州城楼

dōng jùn qū tíng rì, nán lóu zòng mù ch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fú yún lián hǎi dài, píng yě rù qīng xú.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gū zhàng qín bēi zài, huāng chéng lǔ diàn yú.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cóng lái duō gǔ yì, lín tiào dú chóu chú.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下面是“东郡趋庭日”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东岸柳先青,郡国豫郊迎。趋风走天下,庭除还洒扫。日爱蘅茅下。

东邦忽纵游,郡邑多岩窦。趋驰名利牵,庭莎醉好眠。日背林光冷。

东壁射蛜蝛,郡挹文章美。趋驰名利牵,庭树光彩蒨。日薄风景旷。

东北见高城,郡清官舍冷。趋朝丹禁晓,庭空雨鸣骄。日边攀垂萝。

东北徒引领,郡阁晦高名。趋朝老渐难,庭树忽已暗。日薄梳兼懒。

东北疏艮象,郡响蛮江涨。趋程犹犯雪,庭户凝霜雪。日被饥寒迫。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甫的诗句“东郡趋庭日”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东郡趋庭日”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东郡趋庭日”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