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六么令(仙吕重九)苦肉计(第三十四计)野池放猿笋鞭叶季良简介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酬李袁州嘉祐谒金门(带湖新月)虞美人(甲辰入燕)忆沣上幽居饯唐永昌_田郎才貌出烛影摇红(归去曲)草堂夜坐送贾升主簿之荆府郑絪简介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意马莫纵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聚蚊谣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冬末同友人泛潇湘三君咏·狄梁公(仁杰)资治通鉴第九十七卷哭张道古木兰花慢(重泊垂虹)春饮春游曲江夜到渔家(一作宿渔家)哀长吉简介重经姑苏怀古二首(一作杜牧之诗)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南梁戏题汉高庙竹马儿春官宗伯第三·郁人/典瑞摸鱼儿(饯黄侍郎畴若劝酒)奇病论篇第二十五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诉衷情(商调)高士咏·於陵夫妻及第后上主司王起踏莎行(中吕宫)_波湛横眸凌歊台送韦(一作韩)秀才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哭李观送胎发笔寄仁公词笑令(十首并诗·①王昭君)上浙东元相贺新郎(再用前韵)_放逐身蓝缕彻见自性,不必谈禅邛有旨鷊窈窕淑女不与我食兮其人美且鬈不忮不求既亟只且其子七兮抱布贸丝上慎旃哉彼狡童兮周公东征淇水在右终远兄弟庶见素冠兮母氏劬劳言告言归折柳樊圃寤寐无为而无望兮青青子衿我觏之子不瑕有害隰则有泮美孟弋矣风雨潇潇洵訏且乐缁衣之好兮陟彼南山念彼京师顾瞻周道我徂东山其鱼鲂鱮蔹蔓于域是以为刺之子于归笾豆有践呦呦鹿鸣子之汤兮三岁食贫有美一人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李方膺潘阆王易简杜頠冯涓陈子昂吕渭许康佐杨厚羊滔元希声王世贞武翊黄钱大昕孟浩然布燮茅坤滕珦吴惟信灵一陶宗仪上官昭容姜尚刘邺曹松郑概董颖王缙汪琬刘唐卿
浮云连海岱 > 诗句 > 古诗词
“浮云连海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浮云连海岱

诗句“浮云连海岱”出自:

登兖州城楼

唐代 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注释

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此借用其字。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古诗:“浮云蔽白日。”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馀:残馀。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徐摛诗:“列楹登鲁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沈约诗:“临眺殊复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薛君曰:“踌躇,踯躅也。”《玉篇》:“犹豫也。”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当时到兖州省视父亲而登咏兖州南楼。

《登兖州城楼》杜甫 古诗赏析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颈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颈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

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dēng yǎn zhōu chéng lóu

登兖州城楼

dōng jùn qū tíng rì, nán lóu zòng mù ch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fú yún lián hǎi dài, píng yě rù qīng xú.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gū zhàng qín bēi zài, huāng chéng lǔ diàn yú.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cóng lái duō gǔ yì, lín tiào dú chóu chú.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下面是“浮云连海岱”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浮脆惭贞坚,云护欲晴天。连兵决雌雄,海变田应燥。岱宗夫如何。

浮查并坐得,云居避世客。连步笑出门,海角寺留真。岱宗夫如何。

浮沉非乐藻,云黑雨翛翛。连巴势不穷,海边登桂楫。岱马卧阳山。

浮埃起四远,云垂天不暖。连操造化权,海近应须泛。岱马卧阳山。

浮彩朝虹满,云藏神女馆。连兵屯北地,海边登桂楫。岱马卧阳山。

浮彩朝虹满,云藏野渡寒。连巴势不穷,海标传信使。岱马卧阳山。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甫的诗句“浮云连海岱”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浮云连海岱”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浮云连海岱”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