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资治通鉴第十五卷酬乐天雨后见忆祭汾阴乐章(寿和)读诸家诗贺新郎_谁识昂昂鹤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遂留绝句送客往鄜州吐蕃别馆卧病寄朝中诸友水龙吟(次韵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还闽中)送封太守寄上礼部李侍郎送钟员外(赋风)饮席戏赠同舍塞下_匹马萧萧去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舟中别武金坛祸虚篇封診式柳梢青(季女生日)渔家傲(二之一)哭喻凫先辈上将行(一作上裴行军中丞)幽栖原上晚望宗楚客的古诗词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唐享昊天乐·第八湘中送翁员外归闽夏日闲居_多病逢迎少句_天遥来雁小江如练(蝶恋花)尚贤中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送刘秀才往东洛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_摩诃池上追游路郊庙歌辞·享惠昭太子庙乐章·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寄陈少府兼简叔高送僧游扬州听竹枝赠李侍御江神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咏弓_较量武艺论无长物东门之墠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享龙池乐第八章赋得江边草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早发大庾岭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悠悠苍天正是四国其子在榛叔兮伯兮河上乎翱翔隰有苌楚如圭如璧公之媚子其带伊丝考槃在阿公庭万舞舒而脱脱兮南涧之滨忘我实多觏闵既多俾也可忘越以鬷迈为公子裳谁谓鼠无牙翩翩者鵻赫如渥赭何以穿我屋所谓伊人生于道左赳赳武夫雄雉于飞既曰得止娈彼诸姬蒹葭萋萋遭我乎峱之间兮四牡有骄喓喓草虫展我甥兮大车槛槛曷不肃雍贻我佩玖劳心惨兮蜉蝣之羽何其处也清人在彭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颜萱王建阎防常浩牛峤崔湜温庭筠裴次元李愿丘士元李子中谭铢王绰周紫芝李斯柳郴李深武少仪洪咨夔钱可复赵鼎殷文圭刘孝孙唐玄宗李秘王鉴李处全吴澄李益崔敦诗
玉宇琼楼 > 诗句 > 古诗词
“玉宇琼楼”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玉宇琼楼

诗句“玉宇琼楼”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轼 的《念奴娇·中秋》

《念奴娇·中秋》

宋代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念奴娇·中秋》苏轼 翻译及注释

翻译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⑴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黄州作。念奴娇: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

⑵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⑶“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着清冷的月光。

⑷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

⑸乘鸾:《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 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

⑹清凉国:唐陆龟蒙诗残句:“溪山自是清凉国。”

⑺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历历:清楚可数。烟树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

⑻举怀三句:李白《月下独酌》:“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⑧便欲三句:化用《庄子·逍遥游》:“有鸟焉, 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唐李白曾被称为“谪仙人”,谓如神仙谪降人世。苏轼也自比谪仙,故称归去。

⑼“起舞”句:与上“我醉”句关联,化用《月下独酌》诗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⑽翻然:回飞的样子。

⑾鹏翼:大鹏之翅。

⑿水晶二句: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舟以笛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 维舟吹之……甚为精壮, 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擗,其笛应声粉碎”。李牟,或作李谟。此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念奴娇·中秋》苏轼 赏析

古往今来,中秋之月激发过文人多少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想象,苏东坡在熙宁九年(1076)写过的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尽情驰骋对月宫的幻想,表达超脱尘俗和依恋现实的矛盾,倾吐对情同手足的胞弟的思念。

词的开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本来在中秋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是人们常见的,没有什么稀奇。但这里作者加上“凭高眺远”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作者置身高楼,凭高望远,所以视野开阔,而使得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毫无尽处,引人入胜。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写到明月。古时称月为魄,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意思是说,月儿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竟引起了作者无限的幻想,以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作者让他的想象翅膀飞翔,幻想出月宫中有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飞鸾自由来往,那里是一个清凉的境地。据《异闻录》记载,唐玄宗一次游月宫,”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所以用”飞鸾而去“,想象月宫中仙人乘鸾自由来往。作者这样想象,究竟有什么意义?从他当时所处的黑暗现实、不得自由的环境来看,不能说和现实无关。应该说,正是由于他处在那样一个不得自由的闲官职位上,才有向往月宫清静自由的幻想。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他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界眺望:秀丽的江山像图画那样的美,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在望。人间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衬出现实社会越丑,就越能见出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

然而,作者毕竟是一个处于逆境而善于而善于自我解脱的人。所以,下片笔锋一转写道:“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有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他孤单、凄凉的影子。作者之所有“举杯邀月”,正是意味着他对当时社会的憎恶,意味着他对权贵们的讨厌。

苏轼尽管邀月赏心,把酒浇愁,但悲愁仍在,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用《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表示这是一个良宵。作者之所以月下起舞,并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正如“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这里似乎使人听到他强颜为笑之声,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觉得月亮才是他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游月宫来了:“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他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么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豪情溢于纸背,令人读之神思飘渺。当然这种追求是虚幻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作者这样写,正是人在苦闷时寻求解脱、自我安慰的无可奈何的举动;它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狂放不羁。洒脱飘逸的作品。当时,苏轼居住黄州,政治处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为了排遣个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闷,为了摆脱庸俗污浊的现实,于是他越发热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虽然是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它之所以产生,正是由于黑暗现实所促成。它是深深滴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念奴娇·中秋》苏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写的,当时作者仍在被贬谪之中。

niàn nú jiāo zhōng qiū

念奴娇·中秋

píng gāo tiào yuǎn, jiàn cháng kōng wàn lǐ, yún wú liú jī.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guì pò fēi lái, guāng shè chù, lěng jìn yì tiān qiū bì.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yù yǔ qióng lóu, chéng luán lái qù, rén zài qīng liáng guó.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jiāng shān rú huà, wàng zhōng yān shù lì lì.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wǒ zuì pāi shǒu kuáng gē, jǔ bēi yāo yuè, duì yǐng chéng sān kè.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qǐ wǔ pái huái fēng lù xià, jīn xī bù zhī hé xī? biàn yù chéng fēng, fān rán guī qù, hé yòng qí péng yì.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shuǐ jīng gōng lǐ, yī shēng chuī duàn héng dí.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下面是“玉宇琼楼”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玉鞭打一百,宇内皆安乐。琼彩何晖映,楼识凤凰名。

玉陛分朝列,宇县复小康。琼浆岂易挹,楼高欲愁思。

玉鞭打一百,宇宙成遗物。琼瑰自不如,楼前桃李疏。

玉帛遍天下,宇县犹能洽。琼莩纵早开,楼疑出蓬海。

玉杯寒意少,宇宙诗名小。琼尺只裁云,楼上雪惊春。

玉杯殒双蛾,宇内皆安乐。琼柯流雅音,楼头广陵近。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轼的诗句“玉宇琼楼”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玉宇琼楼”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玉宇琼楼”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