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竹_卷箨正离披生查子_钗上燕犹寒重赠赵给事皇矣赠长安毕郎中清溪逢张惟贞秀才题巴州光福寺楠木_楚江长流对虞美人_广寒蟾影开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七夕诗(一作李郢诗)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过巢湖乞竹薛阳陶觱篥歌【双调】得胜令_银烛照黄昏七夕(一本有寄怀二字)_露盘花水望三星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一作王尚书,无绶字)送恂上人还吴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古意_夫戍萧关妾醉太平_长亭短亭。江城子(再送卢倅)正乐府十篇·诮虚器留诲曹师等诗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一作崔日用诗)题暕上人院公子行_锦堂昼永绣巢乌行艳女词_露井桃花发南海府罢南康阻浅行侣稍稍登陆…主人燕饯至频暮宿东溪冬夜集张尹后阁君臣第二十三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蜀绵州越王楼诗送德迈道人之豫章永遇乐(梅子)秋日寄厉玄先辈元日_甲子今重数公子行_青山薄薄漏忆旧游(和巽吾相忆寄韵)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五郊乐章·雍和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感秋_商气飒已来梅花引(次韵·房赋落梅)送汪涛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宿溪僧院心之忧矣心焉忉忉揖我谓我臧兮聊乐我员其啸也歌玼兮玼兮其后也处有女如云我歌且谣谓我心忧怀婚姻也宜其室家其仪不忒彼其之子左右采之有条有梅出自幽谷彼美人兮叔兮伯兮衡从其亩荟兮蔚兮新台有泚掺掺女手昔育恐育鞫岂无他人条其啸矣如三岁兮杂佩以赠之不可束也言秣其马我送舅氏良士休休齐子归止言采其桑在我闼兮陟彼阿丘维此仲行人之好我岂无膏沐子有车马归心常与雁南征如何万里沙尘外更在思乡岭上行十年汉殿辞荣去颍水今归作故乡曾赋洞箫真蜀客能吟夜雨胜何郎放怀云外追黄鹄别梦春深过玉堂可惜当年挂冠早张俞李格非赵中虚常达叶季良唐顺之员半千司马扎毕耀苗发李致远薛克构丁谓张碧徐安贞耿玉真贾固邵升曾敏之纪唐夫王起谢逸蔡幼学李幼卿于瑰崔居俭刘慎虚京镗李乂马戴
曾赋洞箫真蜀客 > 诗句 > 古诗词
“曾赋洞箫真蜀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曾赋洞箫真蜀客

诗句“曾赋洞箫真蜀客”出自:

出自 宋代 王珪 的《送范景仁正议致政归颍昌》

《送范景仁正议致政归颍昌》

宋代 王珪

十年汉殿辞荣去,颍水今归作故乡。

曾赋洞箫真蜀客,能吟夜雨胜何郎。

放怀云外追黄鹄,别梦春深过玉堂。

可惜当年挂冠早,华星不及到文昌。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sòng fàn jǐng rén zhèng yì zhì zhèng guī yǐng chāng

送范景仁正议致政归颍昌

shí nián hàn diàn cí róng qù, yǐng shuǐ jīn guī zuò gù xiāng.

十年汉殿辞荣去,颍水今归作故乡。

céng fù dòng xiāo zhēn shǔ kè, néng yín yè yǔ shèng hé láng.

曾赋洞箫真蜀客,能吟夜雨胜何郎。

fàng huái yún wài zhuī huáng gǔ, bié mèng chūn shēn guò yù táng.

放怀云外追黄鹄,别梦春深过玉堂。

kě xī dāng nián guà guān zǎo, huá xīng bù jí dào wén chāng.

可惜当年挂冠早,华星不及到文昌。

下面是“曾赋洞箫真蜀客”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曾不少异更,赋诗人则称。洞房三五夕,箫鼓旁喧地。真得诗人趣,蜀道下湘渚。客程江外远。

曾不下西岑,赋诗歌句稳。洞房今夜月,箫鼓聒川岳。真帝玉为名,蜀国客重行。客悲逢薄暮。

曾不问贤愚,赋中频叹鵩。洞房寒未掩,箫韶暗里传。真成穷辙鲋,蜀人几为鱼。客宾于中接。

曾不留至今,赋诗延众宾。洞丁多斫石,箫鼓悲何已。真常须应物,蜀将分旗鼓。客尘排妄情。

曾波隔梦渚,赋税充天府。洞彻信无俦,箫声下凤楼。真东晋谢公,蜀道五千中。客程江外远。

曾避地荆南,赋诗开广宴。洞房寒未掩,箫韶暗里传。真谛火生莲,蜀马临阶骗。客程千里秋。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王珪的诗句“曾赋洞箫真蜀客”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曾赋洞箫真蜀客”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曾赋洞箫真蜀客”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