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木兰花慢(春游)反间计(第三十三计)卜算子_翠被怯轻寒与诸子登岘山南陵留别段氏兄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寿安歇马重吟襄阳寒食闲斋对雨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清平乐(题平沙落雁图)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周彦昭的古诗词献张拾遗相和歌辞·杨叛儿满江红(寿韩思机)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杂剧·对弈韩信卢绾列传送令狐秀才赴举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兼呈诸同年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题村舍虞美人_美人一舸横【正宫】醉太平 出浴图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梅_高树临溪艳宫人冢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吊边人满江红(寿王实之)夏官司马第四·叙官万里归心对月明渔家傲(般涉·第二)夜坐示友送至洪沙弥游越新秋杂题六首·倚自黔中归新安霜天晓角(赤壁)一落索_谁道秋来烟力拔山兮气盖世古倾杯(林钟商)晋世家梦游秦宫(一作题宫门)旅游番禺献凉公杂曲歌辞·昔昔盐·恒敛千金笑韦处士郊居送浙东周判官和陈洗马山庄新泉蓦山溪(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不能蓺稷黍正是国人寤言不寐无食桑葚并驱从两狼兮其虚其邪大无信也我歌且谣不死何为绿兮丝兮君子于役之子于归绿竹青青绸缪束薪蓺麻如之何不如子之衣维叶萋萋将子无怒乘彼垝垣乃如之人兮雄雉于飞周道倭迟如此邂逅何薄言捋之瞻望弗及委蛇委蛇坎坎伐檀兮不如叔也得此戚施燕婉之求展我甥兮既曰归止彼采艾兮葭菼揭揭其从如雨锦衾烂兮胡不比焉郇伯劳之不可泳思谁适为容五马千金照陌头罗裙玉珮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三金合冶成宝锷五采焰起光氛氲背上铭为万年字李方膺李洞夏侯审王建干宝赵彦晖李拯王继勋张纮姚述尧陈黯武瓘孔文卿崔知贤元结刘崇鲁裴谞沈彬刘熊渠蒋防惠洪韦处厚祝允明于季子何仲举严武高球张敬忠陈润丁仙芝
庭前芳树朝夕改 > 诗句 > 古诗词
“庭前芳树朝夕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庭前芳树朝夕改

诗句“庭前芳树朝夕改”出自: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一本题作东飞伯劳歌)

唐代 李峤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罗裙玉珮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

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作者简介(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nǐ gǔ dōng fēi bó láo xī fēi yàn yī běn tí zuò dōng fēi bó láo gē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一本题作东飞伯劳歌)

chuán shū qīng niǎo yíng xiāo fèng, wū lǐng jīng tái shù tōng mèng.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shuí jiā yǎo tiǎo zhù yuán lóu,

谁家窈窕住园楼,

wǔ mǎ qiān jīn zhào mò tóu.

五马千金照陌头。

luó qún yù pèi dāng xuān chū, diǎn cuì shī hóng jìng chūn rì.

罗裙玉珮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jiā rén èr bā shèng wǔ gē, xiū jiāng bǎi wàn chéng shuāng é.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

tíng qián fāng shù zhāo xī gǎi,

庭前芳树朝夕改,

kōng zhù yán huá yù shuí dài.

空驻妍华欲谁待。

下面是“庭前芳树朝夕改”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庭堆败叶红,前程见碛鸿。芳草接湘源,树根锁枯棺。朝班立位横,夕计今日程。改服我下泽。

庭草是山薇,前军细柳北。芳草多留步,树木今何如。朝罢冥尘事,夕临咽常迟。改工部侍郎。

庭班见雪初,前辈飞腾入。芳草径难分,树接夏阳深。朝别使君门,夕话得清真。改殿发新题。

庭草滋深茸,前旌阙塞通。芳草忽无色,树蔼悬书阁。朝罢沐浴闲,夕风吹高殿。改工部侍郎。

庭草绿侵阶,前岭游氛灭。芳草闭闲扉,树势连巴没。朝别黄鹤楼,夕阳东渡头。改湖州刺史。

庭堆败叶红,前程在层空。芳草遍江南,树满给孤园。朝傍紫微垣,夕素含露翻。改即心不安。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李峤的诗句“庭前芳树朝夕改”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庭前芳树朝夕改”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庭前芳树朝夕改”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