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三十六计》简介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釜底抽薪(第十九计)采桑子_画楼钟动君休唱牧民第一梦相亲(木兰花)卖花声·怀古邵谒的古诗词别离怨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二卷杏花天(赋莫愁)芰荷香·中秋醉蓬莱(为老人寿)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聊书还答旅行闻寇湘江送客正夜侍宴应诏(《英华》作正月望夜上阳宫侍宴应制)陈三聘简介赠苍溪王明府有文在手曰长生临江山(秋夜怀人)游禹穴回出若邪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念奴娇_风帆更起,别李将军春入鲤湖病起二首_一卧四十日渚宫立春书怀咏山泉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冉冉云(牡丹盛开,招同官小饮,赋此)送陈樵校书归泉州野居_贫贱易为适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养生篇菩萨蛮(春归)塞下曲_骄虏初南下九守第五十五早春送湘潭李少府之任汉宫春(探梅用潇洒江梅韵)菩萨蛮_玉京不许尘忆秦娥(七夕)力拔山兮气盖世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效古(天宝十四年)王微简介途中旅思二首陆贽简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放鹧鸪窈窕淑女曷其有所况也永叹于彼行潦悠悠苍天兄弟求矣二之日其同未几见兮有蕡其实曷又鞠止予维音哓哓终不可谖兮宁不我报亦流于淇言告言归我觏之子苟亦无然泳之游之中心悁悁得此戚施送我乎淇之上矣北流活活于嗟阔兮载飞载止嗟我农夫期我乎桑中凯风自南知子之来之六辔在手归哉归哉燕燕于飞在我室兮殊异乎公路未见君子抑释掤忌乐只君子衣锦褧衣心之忧矣驷介旁旁远于将之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朝饮颍川之清流张友正姚燧真氏陈师穆史九散人欧阳炯庾信冯道之胡曾杨果陈子良卫立中聂夷中魏承班王慎中陈昌言贯云石徐祯卿陶拱贾曾蔡确江妃戚逍遥刘弇令狐楚薛逢陈京嵇康杨汝士刘太真
九重出入生光辉 > 诗句 > 古诗词
“九重出入生光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九重出入生光辉

诗句“九重出入生光辉”出自: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代 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

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

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

阳光照耀,水雾蒸腾,瑞气祥和,五彩缤纷。

你千年一清呀,必有圣人出世。

你巨灵一般,咆哮而进,擘山开路,一往而前。

巨大的波澜,喷流激射,一路猛进入东海。

华山的三座险峰,不得不退而耸立,险危之势,如欲摧折。

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犹如河神开山辟路留下的掌迹。

白帝的神力造就了华山的奇峰异景。

顽石铸就莲花峰,开放于云雾幽渺的云台,

通往云台的栈道,一直伸向高深难测的幽冥之处,

那里就住着长生不老的丹丘生。

明星玉女倾玉液,日日曦微勤洒扫;

麻姑仙子手似鸟爪,最可给人搔背挠痒。

西王母亲手把持着天地的门户,

丹丘面对苍天,高声谈论着宇宙桑田。

他出入于九重天宇,华山为此增光辉;

东到蓬莱求仙药,飘然西归到华山。

甘美的玉液琼浆,如果惠予我这样的好友畅饮,

我们就可骑着两只茅狗,腾化为龙,飞上华山而成仙。

注释

⑴西岳:即华山。丹丘子:即元丹丘,李白于安陆时所结识的一位道友,于颜阳、嵩山、石门山等处都有别业。李白从游甚久,赠诗亦特多。

⑵“西岳”两句:据《华山记》所载,从华山的落雁峰“俯眺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峥嵘:高峻貌。

⑶盘涡毂(gǔ)转: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

⑷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都是歌颂现实。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⑸“巨灵”两句:据《水经注·河水》引古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

⑹三峰:指落雁峰、莲花峰、朝阳峰。高掌:即仙人掌,华山的东峰。

⑺白帝: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华山是西岳,故属白帝。道家以西方属金,故称白帝为西方之金精。慎蒙《名山诸胜一览记》:“李白诗‘石作莲花云作台’,今观山形,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特出如莲心,其下如云台峰,自远望之,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也。”

⑻阁道:即栈道。窈冥:高深不可测之处。

⑼麻姑: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建昌人,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经家,年约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她的手像鸟爪,蔡经曾想象用它来搔背一定很好(见《神仙传》)。

⑽我皇:指天帝。谈天:战同时齐人邹衍喜欢谈论宇宙之事,人称他是“谈天衍”。

⑾九重:天的极高处。

⑿“玉浆”两句:是说元丹丘或许能惠爱故人(自指),饮以玉浆,使他也能飞升成仙。《列仙传》说,仙人使卜师呼子先与酒家妪骑二茅狗(后变为龙)飞上华山成仙。玉浆:仙人所饮之浆。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古诗鉴赏

此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

“西岳”两句。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接着四句写黄河。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河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最后写河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出人意外的是,诗人对黄河的勾勒,却用了飘忽的轻笔:“黄河如丝天际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奇景象迥异,这是因为诗人此刻是在烟云缥缈的华山绝顶;从万仞之上,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正有细曲“如丝”“天际”来的奇妙感觉。而且诗人描述的重点是华山,用这样的轻笔勾勒,较之于重笔渲染黄河的壮阔,更可以反衬华岳的高峻入云。然而,黄河毕竟是狂暴不羁的,在它奔腾至华山脚下的时候,就不再轻细“如丝”,简直是波山浪海了。因此,诗人之笔亦突然夭矫而行、力挟千钧:“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它那蓄势“万里”的排浪,使山岳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轮般转动的漩涡,发出震撼三秦的雷鸣。这景象的确惊心动魄。

然而这一切都是华山尚未开辟、黄河中途受阻的虚境。诗人的思绪此刻已飞向了远古。传说大禹理水之前,华山与对岸的山峰相连一片,挡住了滚滚黄河。大禹到来以后,指挥河神巨灵,将山峦横击为二,黄河才得以畅流。那击开的两半,就是现在隔河相峙的华山和首阳山。诗中的“荣光(华光)休气(瑞气)纷五彩”二句,于惊雷震荡声中,忽作舒徐悠长之音,正表现了圣人大禹降临黄河的自信闲暇之态。接着便有巨灵擘山的壮观一幕:诗人以“咆哮”状貌巨灵擘山的盛怒,以“洪波喷射”描摹山分浪奔的奇景。其运笔亦如巨灵和怒浪,显示出李白所独具的“疾雷破山、颠风簸海”(谢榛《四溟诗话》)之势。“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刚刚击开的三峰(即华山“落雁”、“莲花”、“朝阳”三峰),被巨灵震得慌忙退立,才免于倾覆之灾;但在翠崖丹谷之上,还留下了河神凌厉的掌印(即今华山东北的“仙人掌”)。与巨灵神的悍蛮擘山、不顾而去相比,西方之帝(白帝)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仿佛要抚慰受击的山峦,竟暗运天地之气,一夜之间,将华山的顶峰,化作了一朵“莲花”,并让缭绕的白云,变为云台(即云台峰)承托着它——华山自此后便如青碧的莲花,盛开于万里白云之上。这就是诗中第一节所描绘的华山奇景。由于这描绘充分发挥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并且交织着黄河的涛声骇浪和绘纭多姿的往古神话,显得格外壮丽和妩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造出一个神奇缥缈之境,为友人的“出场”作铺垫。

“云台”八句以神话故事和现实的人物并写,似幻似真,并以此娱悦元丹丘。言云台的阁道连接着高不可测的云霄之处,有明星、玉女二仙女来侍洒扫,麻姑为人搔背,手爪很轻。我皇把守着九天的门户,元丹丘与天谈论着宇宙形成的问题,出入于高高的九重天上,往来于蓬莱与华山之间。“云台阁道(栈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这两句从云烟幽渺之中,勾勒友人闲步云台的姿态,使友人带有了飘飘欲仙的风神。“丹丘”之名,恰是《山海经》神话中的不死之国。故诗人直接以“不死”二字,将他一语呼出,显得既诙谐、又有情。元丹丘之去到华山,即将度过的,无非是隐逸山崖的清寂岁月而已。但在诗人笔下,却化作了如梦如幻的连翩奇遇:传说中的华山仙子(明星),慌不迭地为他“洒扫”庭坛;手如鸟爪的“麻姑”,为他“搔背”时,下爪竟还那样轻灵。至于接待过汉武帝的瑶池王母,年事已高,就只好请她看守门户了。倘若友人想“扪天摘匏瓜(星名)”,或许还有机会与天帝攀谈上几句哩——“明星玉女备洒扫”四句,将元丹丘隐迹华山的生活,描摹得美妙、奇幻。原来互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一经诗人信手拈来,便绚烂相映、顿成化境。“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诗人想象自己的友人,从此将光辉闪闪地出入于九重之天,或者迅疾如飞地往返于仙境蓬莱。或许他还能像传说中的老翁一样,误入嵩山大穴,得到仙人的“玉浆”之赠。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向友人脱口而呼:“倘得“玉浆”,可别忘了让我也分享一杯呵!到时候,我就与你像传说的汉中卜师、酒店老妇一样,骑上仙人的“茅狗”,刹那间化作飞“龙”,直上云天。”悠然神往的结语,表现出诗人对神仙飞升的向往与仰慕。

全诗运笔收放自如,“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卷绚烂”,收之则“万骑忽敛,寂然无声”(王世贞《艺苑巵言》)。明人陆时雍称李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有舒云流水之妙”。《《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古诗》正可当此美誉而无愧。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古诗创作背景

丹丘子即元丹丘,是一位“素与烟霞亲”的游仙,与李白情志相投,友谊深厚。这首诗是在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送别元丹丘赴华山作仙游时写的,当时李白四十四岁,已经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xī yuè yún tái gē sòng dān qiū zi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xī yuè zhēng róng hé zhuàng zāi! huáng hé rú sī tiān jì lái.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huáng hé wàn lǐ chù shān dòng, pán wō gǔ zhuǎn qín dì léi.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róng guāng xiū qì fēn wǔ cǎi, qiān nián yī qīng shèng rén zài.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jù líng páo xiào bāi liǎng shān, hóng bō pēn jiàn shè dōng hǎi.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sān fēng què lì rú yù cuī, cuì yá dān gǔ gāo zhǎng kāi.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bái dì jīn jīng yùn yuán qì, shí zuō lián huā yún zuò tái.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yún tái gé dào lián yǎo míng, zhōng yǒu bù sǐ dān qiū shēng.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míng xīng yù nǚ bèi sǎ sǎo, má gū sāo bèi zhǐ zhǎo qīng.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wǒ huáng shǒu bà tiān dì hù, dān qiū tán tiān yǔ tiān yǔ.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jiǔ chóng chū rù shēng guāng huī, dōng lái péng lái fù xī guī.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yù jiāng tǎng huì gù rén yǐn, qí èr máo lóng shàng tiān fēi.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下面是“九重出入生光辉”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九成陈夏乐,重江不可涉。出处安能问,入户事盈身。生长如自惜,光含的皪时。辉光照里闾。

九苞应灵瑞,重使奏清徽。出车发西洛,入火不见火。生草不生药,光华一照耀。辉辉见旌麾。

九成杂巴濮,重感一长吁。出城烟火少,入视中枢草。生长绮纨内,光禄紫霞杯。辉焕朝日亮。

九登龙门山,重惜林亭晚。出尘头未白,入室僾如在。生鞭见死痕,光景不待人。辉光生顾盼。

九城车马烦,重兴叠废坛。出处春无雁,入鸟不相乱。生别常恻恻,光白月相和。辉辉日上梁。

九城钟漏绝,重围虽可越。出城人迹少,入海逢巨鳌。生别犹怏怏,光浮满月光。辉辉万井春。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李白的诗句“九重出入生光辉”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九重出入生光辉”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九重出入生光辉”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