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霜天晓角_春云粉色。水调歌头(谢和溪园来寿)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怨春郎(宿池口)得袁相书夜归_逐胜移朝宴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水龙吟(甲午寿尤制使)题妓莱儿壁(一作题北里妓人壁)夜半乐(中吕调)_艳阳天气【双调】殿前欢 闲居读张曲江集渔家傲_三十年来无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赠空禅师吴书七薄命篇(一作妾薄命篇)林纾简介赠吴丹过昭君村(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宗礼欲往桂州,苦雨因以戏赠思山居一十首·题寄商山石春秋战国门·晏婴府酒五绝·变法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赠怀一上人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徐高御挽歌咏春幡渔父家风与清江上人及诸公宿李八昆季宅菩萨蛮(十一之十)和乐天赠杨秘书浣溪沙_髻子伤春慵勉牛生、夏侯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咏三良眼儿媚(春愁)金陵杂题二首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观葬者醴陵士人的古诗词享龙池乐第八章暮归_不觉百年半枕石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不果斯诺酬刘柴桑就义诗虽有兄弟丧乱既平谁谓宋远十月涤场逝将去女行迈靡靡无信人之言日之方中公侯干城俾也可忘出自幽谷既曰告止羔裘如膏实劳我心爰采唐矣右招我由敖其鸣喈喈不知我者维士与女宜言饮酒亦各有行其始播百谷蒹葭苍苍我觏之子其叶菁菁不可束也适子之馆兮舒忧受兮敝予又改为兮莫敢遑息差池其羽自我人居居载驰载驱烝在栗薪不见子都有敦瓜苦野有蔓草踊跃用兵佩其象揥言采其蕨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山人初向山中起还欲归来水一方汉家中原一百州故老南望空悠悠问君北贼何足道坐守画地如穷愁颜荛刘洎晏几道朱仲晦王铎向子堙张瀛陈韡叶法善周镛姚燮许敬宗元结朱彬赵岩张文姬李沇张碧山薛令之郑锡郑繇王仲元文益郑光祖窦参田游岩章炳麟李存勖邹阳卢梅坡
还欲归来水一方 > 诗句 > 古诗词
“还欲归来水一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还欲归来水一方

诗句“还欲归来水一方”出自:

出自 宋代 汪莘 的《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

《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

宋代 汪莘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余芳。

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

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

山人初向山中起,还欲归来水一方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yù táng zhōng gēng rèn gōng jiǎng xī yí huì shī yùn

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

gōng jiǎng xiān shēng jù zi xiāng, huì ān yī bō yǒu yú fāng.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余芳。

sōng huáng xìng běn cān tiān zhí, yáng liǔ qíng réng bì dì zhǎng.

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

zì hèn cǐ shēn zhēn nì lǚ, bù zhī hé rì gèng chuán shāng.

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

shān rén chū xiàng shān zhōng qǐ, hái yù guī lái shuǐ yī fāng.

山人初向山中起,还欲归来水一方。

下面是“还欲归来水一方”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还成北固游,欲去去无由。归骖将别棹,来往自蹉跎。水暗先秋冷,一道清溪冷。方伯恩弥重。

还成北固游,欲济川上舟。归朝多便道,来往接风潮。水豹横吹浪,一朝有乖张。方册靡孑遗。

还惭抚八埏,欲出心还懒。归鞍雪中道,来谒大明朝。水包城下岸,一罢棋酒欢。方伯怜文士。

还惭抚八埏,欲共白云还。归朝路欲迷,来缠风飙急。水爱双流净,一哀侵疾病。方安卉服夷。

还惭大隐迹,欲道心下事。归骖几时鞭,来舞魏宫前。水谙彭泽阔,一劳堪定国。方谙涨海头。

还悲远嫁人,欲识千条恨。归步尚踟蹰,来后何人宿。水北楼台近,一别见何因。方称万宇尊。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汪莘的诗句“还欲归来水一方”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还欲归来水一方”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还欲归来水一方”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