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西江月(贺子忱家赏瑞香)红楼梦引子醉蓬莱(天宁节作)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尹翁归传春晚泊船江村杨莱儿简介风_竞持飘忽意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塞上_汉家神箭定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以毛公泉献大谏清河公战道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送王谏议任东都居守四讳篇瞽者叹霓裳中序第一_余所见庐山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水调歌头_明月浸瑶碧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方回的古诗词答李侍御问雨中花慢(春日旅况)宿甘棠馆寄左省杜拾遗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苏州柳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句_押引蝗虫到剑化为龙王居士双桂咏山井蓦山溪(亳社寄文潜舍人)祝英台近_柳枝愁,桃灵云池送从弟【双调】沉醉东风_红叶落火龙题弘济寺不出院僧湖上夜饮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二卷石首山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采桑子(将离武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早发洞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怀紫阁隐者_紫阁白云端曷其有佸招招舟子敝予又改造兮鲂鱼赪尾以燕乐嘉宾之心虺虺其雷俟我乎巷兮肃肃鸨翼弗鼓弗考德音孔昭无与士耽不知其期四月秀葽君子偕老苍蝇之声觏闵既多仲可怀也又缺我锜衡门之下右招我由房周道倭迟今夕何夕亦莫我有有怀于卫岂不尔思载寝载兴既阻我德如此粲者何岂无他人信誓旦旦就其深矣苟亦无然不我屑以以我御穷无使我心悲兮暵其乾矣硕人其颀愿言则怀岂无他人翘翘错薪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衰颜聊自哂崔兴宗李观王和卿邾仲谊胡祗遹韦元甫张炎刘得仁冯小青任希古任昱刘辰翁宋褧丁仙黑老五吴起狄君厚殷遥林披杨凭储嗣宗杨鸾郑常沈颂章炳麟黄琼曹雪芹杨於陵杨无咎沈东美
百年歌自苦 > 诗句 > 古诗词
“百年歌自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百年歌自苦

诗句“百年歌自苦”出自:

《南征》

唐代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南征》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

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注释

⑴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又名‘“桃花汛”。《岁时广记》载:“黄河水,二月三月名桃花水。”

⑵云帆:白帆。

⑶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⑷适远:到远方去。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⑸君恩:指唐代宗之恩。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君,指唐代宗。

⑹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南征》杜甫 古诗赏析

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写诗人《南征》杜甫 古诗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这里“桃花水”对“枫树林”,为借对。春天,春水奔流,桃花夹岸,极目远眺,风帆如方阵一般,而枫树也已成林,这是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为了苟全性命,诗人常常是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四处逃难,而今又要远去衡湘,使诗人泪满衣襟。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深化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诗一起首就描写了绮丽的景色,按理说看到这样好的景色本该分外愉悦才是。但是由于乱离漂泊,又想到自己老病跋跄,面对美景,诗人反而潸然泪下了。

“老病《南征》杜甫 古诗口,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老了,病了,照理应该还乡才是,而现在却更往南走,可悲。尽管如此,诗人报国热情不减,心一刻也未尝忘怀朝廷。杜甫在成都时,代宗曾召他赴京兆功曹,杜甫没接受,后因严武表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他对代宗还是有着一定好感,存有一线希望的。这里“《南征》杜甫 古诗日”对“北望心”,为流水对,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情怀。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在当时社会里,文章上的知音,也就是事业上的援手。这两句感慨很深,很大,自视也很高。不能不使杜甫伤感:对于同时代的人诗人或较有成就的诗人,他本着“乐道人之善”的态度儿乎都评论到,全都给以相应的评价,他成了他们的知音。然而很少有人谈论到他的诗,他自己也没有知音。天宝末,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高适、岑参、薛据等还有一些实在不高明的作家都入了选,独杜甫“名落孙山”。但杜甫并不急于求人知,也并不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自信:他知道将来总会有他的知音的。但这不能不说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诗以明媚的自然春景开头,但由于诗人晚年浪迹天涯,光景无多,前途渺茫,只得作诗自苦,慨叹当时没有知己,这样就使前面所描写的欢快、轻松的气氛消逝的无影无踪。这样对照写来,景与情似乎极不相称,但却显得深刻悲痛,更具艺术感染力。

《南征》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这是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船开之后,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和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

nán zhēng

南征

chūn àn táo huā shuǐ, yún fān fēng shù lín.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tōu shēng zhǎng bì dì, shì yuǎn gèng zhān jīn.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lǎo bìng nán zhēng rì, jūn ēn běi wàng xīn.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bǎi nián gē zì kǔ, wèi jiàn yǒu zhī yīn.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下面是“百年歌自苦”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百辟同康乐,年来未归客。歌惭渔浦客,自此为风格。苦不愿年长。

百宝安可觑,年百馀岁卒。歌罢两凄恻,自从君去夜。苦愁正如此。

百步牛羊膻,年年寄春燕。歌罢欲分襟,自古多禅隐。苦道此物聒。

百步牛羊膻,年光忽冉冉。歌罢两凄恻,自古江湖客。苦乏大药资。

百拜宾仪尽,年年不计心。歌罢谢张翁,自然逍遥风。苦调当三叹。

百拜宾仪尽,年丰景从亲。歌唱落梅前,自古多真仙。苦调短长吟。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甫的诗句“百年歌自苦”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百年歌自苦”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百年歌自苦”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