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上子男寿昌宰减字木兰花(和董令升正月五日会客)题子侄书院双松好事近_我不是神仙横吹曲辞·长安道_花枝缺处青楼开暝投灵智寺渡谿不得,却取沿江路往故事一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偶咏…寄太原李相公摊破木兰花(二之二)寻贾尊师寄广州杨参军应天长_一钩初月临徐延寿简介思归_固有楼堪倚王士禛的古诗词寄蜀国广济大师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浣溪沙(母氏生辰,老者同在舟中)真珠帘(赠海南子白玉蟾)题濮庙秋江夜泊寄刘钧正字秦楼曲醉太平_长亭短亭。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邻寄卢少尹辇下书事曹著简介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春霁_久客孤舟上壁上诗二首钱可复简介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题张僧繇醉僧图唐乐府十首·边军过中秋广江驿示韦益郑丹的古诗词寒夜_寒夜客来茶感事呈所知云_南北东西似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薛媛的古诗词哀吊第十三寄杨协律夜宿湓浦逢崔升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抛球乐_红拨一声飘意难忘_额粉宫黄。出东阳道中作不为虐兮谓我何求五月斯螽动股能不我甲宜其家室其带伊丝吉士诱之周公东征四月秀葽惄如调饥羊牛下来驷驖孔阜并坐鼓瑟既亟只且其实三兮彼其之子一日不见俟我于城隅三五在东如鼓瑟琴君子陶陶日居月诸岂不尔思归宁父母鲁道有荡嗟行之人是以有衮衣兮猗嗟娈兮燕婉之求知子之来之寤寐无为不可泳思逢此百罹予美亡此于林之下鹳鸣于垤山有乔松忾我寤叹鹑之奔奔齿如瓠犀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石君宝席元明王晔刘轲温庭筠刘兼欧阳炯常达卢纶杜元颖张旭独孤实鲍令晖沙正卿赵显宏杨濬林泳谢眺邓洵美雍裕之李景俭刘太冲徐俯樊宗师张渐徐昌图沈括王琚廖凝范灯
惆怅无日见范蠡 > 诗句 > 古诗词
“惆怅无日见范蠡”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惆怅无日见范蠡

诗句“惆怅无日见范蠡”出自: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唐代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无日 一作:无因)

作者简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注释

⑴此诗作于文宗开成(836-840)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城东有宛溪,城东北有敬亭山。城中开元寺,原名永乐寺,东晋时建。

⑵人歌人哭:指人生之喜庆吊丧,即生死过程。《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⑶范蠡:春秋时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五湖。《吴越春秋》:“范蠡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⑷五湖:旧说太湖有五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古诗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

六朝的丈物荒皮杂草丛生,天高云淡千般景物古今同。

苍山苹柏间百鸟飞来飞去,世世代代生活水乡山寨中。

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丙,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

内心里怅惘无缘见到范众,只好掠过树木凝望太湖东。

注释

⑴宣州:唐代州名,在今安傲省宣城县一带。开元寺:建于东晋,初名永安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水阁:开元寺中临宛溪而建的楼阁。宛溪:又叫东溪,在宣州城东。夹溪居人:夹宛溪两岸居住着许多人家。

⑵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文物:指礼乐典章。

⑶淡:恬静。闲:悠闲。

⑷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⑸笛风:笛声随风飘动。

⑹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县)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事成后游于齐国,改名鸱夷皮子。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吴越春秋》中说他“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⑺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五湖:指太湖及其相属的滆湖、洮湖、射湖、贵湖等四个小湖的合称,因而它可以用作太湖的别称。其他在宣州城之东,属江苏省。这里指太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古诗鉴赏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写于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这首诗是他游开元寺,登水阁时的所见所闻及触景所发而作的。

tí xuān zhōu kāi yuán sì shuǐ gé gé xià wǎn xī jiā xī jū rén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liù cháo wén wù cǎo lián kōng, tiān dàn yún xián jīn gǔ tóng.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niǎo qù niǎo lái shān sè lǐ, rén gē rén kū shuǐ shēng zhōng.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shēn qiū lián mù qiān jiā yǔ, luò rì lóu tái yī dí fēng.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chóu chàng wú rì jiàn fàn lǐ, cēn cī yān shù wǔ hú dōng.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wú rì yī zuò: wú yīn

(无日 一作:无因)

下面是“惆怅无日见范蠡”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惆怅别离日,怅望白门里。无边广弘愿,日高犹闭关。见此转留连,范子相句践。

惆怅不敢前,怅矣舟壑迁。无才加性拙,日暮邯郸郭。见草心先喜,范蠡常好之。

惆怅不能归,怅望北山陲。无伴可相依,日愁疑在日。见出凤城东,范蠡畏熔金。

惆怅灞桥路,怅望清江暮。无不是同乡,日觉死生忙。见此不记人,范丹甑生尘。

惆怅长岑长,怅望掖垣郎。无才动礼闱,日日思朝位。见此转留连,范蠡说句践。

惆怅碧云姿,怅望白门里。无补圣明朝,日近韶光早。见此原野秀,范蠡亦乘流。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牧的诗句“惆怅无日见范蠡”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惆怅无日见范蠡”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惆怅无日见范蠡”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