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双调·庆宣和·春晚病起浣溪沙(偶作)春晦送客(一作三月晦日郊外送客)与张擢对酌贺新郎(三和)_了却儿痴外清平乐_山明水嫩。赵令峙简介涧松【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春日见寄)【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李斯简介乌夜啼(中秋)_素娥醉语曾赠从弟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画堂春(秋思)资治通鉴第四十七卷青楼曲二首庾承宣的古诗词洛阳_文争武战就第三十品一合相分春日雪酬潘孟阳回文南山·钝碧顽青几万秋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赋得樱桃柳梢青_渐近青春,晓泊汉阳渡姚岩寺路怀友(一作桃岩怀贾岛)送姚孙还河中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投龙潭假中枉卢二十二书亦称卧疾兼讶李二久不访问…戏李二题鱼尊师院锁窗寒(春寒)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句山房春事【仙吕】太常引听晓角_三会单于满吴音子金须百炼,矢不轻发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蒲松龄的古诗词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客至_得路逢津更玉楼春_雕鞍好为莺张又新的古诗词题凤翔西郭新亭和韦相公见示闲卧帝子歌绿衣黄裳琐兮尾兮其谁知之东门之池尚之以琼华乎而尚寐无聪尚之以琼英乎而月出皓兮不绩其麻八月载绩道阻且跻悠悠苍天百两成之莫我肯德国人知之有杕之杜於粲洒扫与子宜之被之僮僮素丝五緎惴惴其栗且往观乎凯风自南不可休思鸿飞遵陆缁衣之好兮爰丧其马硕人之轴大夫跋涉维此奄息零露瀼瀼坎坎伐轮兮我送舅氏子之昌兮邂逅相遇其钓维何维子之好蜉蝣之羽以速诸舅鼓瑟吹笙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夏完淳黄庚李曾伯柳恽高安道罗泰常浩徐田臣刘秉忠张炎王储郑准司马相如芮挺章晏殊陈元光王表裴夷直归登裴贽武少仪萧衍蔡戡孟昶刘三复徐珂崔郊李从谦袁枚杨维桢
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 诗句 > 古诗词
“而余与客难暂留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诗句“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出自:

出自 清代 沈德潜 的《游虞山记》

《游虞山记》

清代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

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

侧足延,不忍舍去。

遇山僧,更问名胜处。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

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心甚怏怏。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作者简介(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游虞山记》沈德潜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清光绪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平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平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近,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近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上百年的树。寺里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

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

注释

(1)十八日:1876年(光绪二年)八月十八日。

(2)狼山:在江苏南通市南。

(3)虞山:一名乌目山,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

(4)尻(kāo):尾部。

(5)迤:往。

(6)騞(huō):以刀劈物声;擘(bò):剖分。“騞擘屹立”,意为如同被刀騞然劈开似的直立。

(7)状:描述。

(8)畴:农田。衍:延展。

(9)澄湖:当指阳澄湖,阳澄在常熟城南。

(10)荡潏(yù玉):水流波涌。

(11)毗陵:古郡名,指镇江、常州、无锡地区。震泽:即太湖。

(12)厥高鑱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chán蝉):刺。

(13)水阴:水的南面。上薄:指自虞山南望湖水,水面向南伸展,上近天际。

(14)眦(zì):眼眶。睇(dì):看。决眦穷睇:意为穷尽目力,张目远望。

(15)钱牧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后来在南明王朝中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敌,官至礼部侍郎。因丧失民族气节,为士人所不齿。

(16)惘:迷惘失去方向。

(17)阿:边。

(18)泰半:大半。

(19)剥脱拳秃:树皮脱落,树干光秃而曲结回绕。

(20)昃(zè):日西斜。

(21)常建:盛唐诗人,写诗多以山水寺观为题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禅院》为传世名篇。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

(22)木樨花:桂花。“樨”也作“犀”。

(23)言子: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仲雍:吴太伯弟,后立为王,其后人建立吴国。言偃与仲雍墓均在虞山。《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地纪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南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

(24)翼日:明日。

(25)吴门:苏州别称。

(26)蓬户:船蓬上的窗户。

《游虞山记》沈德潜 古诗赏析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近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尽,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yóu yú shān jì

游虞山记

yú shān qù wú chéng cái bǎi lǐ, lǚ yù yóu, wèi guǒ.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xīn chǒu qiū, jiāng zhī jiāng yīn, zhōu xíng shān xià, wàng jiàn mén rù yún jì, wèi jí dēng.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bǐng wǔ chūn, fù rú jiāng yīn, pō zhōu shān lù, rù wú gǔ, bǎng rén guǐ yún:" jù jiàn mén èr shí lǐ.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 réng wèi jí dēng.

”仍未及登。

rén zǐ zhēng yuè bā rì, xié zhāng zi shǎo yì yè shēng zhōng lǐ wǎng yóu, sù táo shì.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míng chén, tiān yù yǔ, kè wú yì wǎng, yú yǐ zhì qióng jī, bù néng zǔ.

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zì chéng běi yán yuán liù qī lǐ, rù pò shān sì, táng cháng jiàn yǒng shī chù, jīn tán míng kōng xīn, qǔ shī zhòng yì yě.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suì cóng pò lóng jiàn ér shàng, shān mài nù chè, zhě shí zòng héng, shén wù zhǎo jiǎo hén, shí yǐn shí lù.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xiāng chuán lóng yǔ shén dòu, lóng bù shèng, pò qí shān ér qù.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shuō jìn huāng huò, rán yǒu jī xiàng, shì kě xìn.

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xíng sì wǔ lǐ, céng zhé ér dù, yuè luán lǐng, jī dēng dào, suì zhì jiāo jí.

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

yǒu tǔ pī wěi léi, yí gǔ shí zhǒng, rán wú bēi jié zhì shuí mǒu.

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

shēng wàng hǎi dūn, dōng xiàng níng dì.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shì shí yún guāng àn shén, mí màn yī sè, mò biàn yíng hǎi.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qǐng zhī, yǔ zhì, shān yǒu gǔ sì kě zhù zú, dé shǎo xiū qì.

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

yǔ xiē, qǔ jìng ér nán, yì lù qí jìng: kěn è mó tiān, zhǎn jué zhōng duàn, liǎng yá xiāng qiàn, rú guān sī pī, rú rèn sī lì, shì wèi jiàn mén.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yǐ jiàn zhōu dà jiàn xiǎo jiàn nǐ zhī, xiào qí xíng yě.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

cè zú yán, bù rěn shě qù.

侧足延,不忍舍去。

yù shān sēng, gèng wèn míng shèng chù.

遇山僧,更问名胜处。

sēng zhǐ nán wèi tài gōng dàn shì nán ér xī wèi zhāo zhēn gōng, wèi dú shū tái xī běi wèi fú shuǐ yán, shuǐ xià bēn rú hóng, tuí fēng nì shī, dào yuè ér shàng, shàng fú shù shí zhàng, yòu xī yǒu sān yǎo shí shí chéng shí mén, shān hòu yǒu shí dòng tōng hǎi, shí qián hǎi wù, rén mò néng míng.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yú shí qí yán, yù wèn dào wǎng yóu, ér yún zhī fēi fú fú, fēng zhī lái liè liè, shí yǔ piāo sǎ, zhān yī shī qiú, ér yú yǔ kè nán zàn liú yǐ.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shǎo jì, zì shān zhī miàn xià, kùn bèi ér guī.

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zì shì chūn yīn lián xún, bù néng gèng yóu.

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yī xī! yú shān jìn zài bǎi lǐ, liǎng jīng qí xià, wèi jiàn yóu jī.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

jīn zhī qí dì yǐ, yòu shāo shí miàn mù, ér yōu suì yǎo tiǎo, jù wèi tàn lì.

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xīn shén yàng yàng.

心甚怏怏。

rán tiān xià zhī jìng, shè ér jí dé, dé ér zhé jǐn zhě, shǐ yān xīn xīn, jì yān suǒ suǒ, yù qiú yú wèi, ér liǎo bù kě dé, ér dé zhī shén jiān, qiě dé bàn ér zhǐ zhě, zhuǎn shǐ rén yǒu wú qióng zhī sī yě.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wū hū! qǐ dú xún shān yě zāi! nbsp

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下面是“而余与客难暂留矣”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而多好山水,余亦转忘归。与道本无隔,客行随处乐。难成独酌谣,暂别愁花老。留比蜀相如。

而多枫树林,余欲罗浮隐。与春为别近,客行长苦辛。难得有心郎,暂得见何郎。留茶僧未来。

而风调清深,余正走嚣氛。与彼争后先,客路入胡天。难从兹夕眠,暂过伊阙间。留宾喜日长。

而当昏乱时,余怀慕君子。与代亦殊伦,客行江上春。难补三丹田,暂借一床眠。留宾命倒缸。

而反伤其生,余有灵山梦。与春为别近,客程临岸尽。难便脱麻衣,暂别万年枝。留春为远方。

而多枫树林,余亦旧知音。与宝不相坠,客心洗流水。难便脱麻衣,暂得解朝衣。留船在寺门。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沈德潜的诗句“而余与客难暂留矣”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而余与客难暂留矣”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而余与客难暂留矣”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