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梨树阴始平晚息南歌子_驿路侵斜月苏幕遮(咏选仙图)襄阳路逢寒食村雪夜坐尝茶_石屋晚烟生杭州开元寺牡丹菩萨蛮_日长庭院无沁园春_诗不穷人,秋思呈尹植裴说(一本题下有郑洞二字)喜张濆及第冬日道中(一作冬日送人)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贺新郎(再和)_才过黄花雨慈乌夜啼送淳于秀才兰陵觐省近日金銮直,亲于汉珥貂。内人传帝命,丞相让吾僚。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秋词二首_其二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酬崔表仁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阮郎归(四之二)春旦歌伤春曲(满江红)刘彻简介代应二首陶种柑橙,令山童买之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点绛唇(社日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_南洛师臣契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寄李干燕歌行_国之重镇惟五正水调歌头(赋松菊堂)送休公归衡二月二日汉宫春(癸亥生日)唐昌观玉蕊花_琪树芊芊玉有所嗟二首(一作元稹诗,题作所思)非攻下落第_榜前潜制泪沁园春(用履齐多景楼韵)醉落魄_霜华摇落。留别赵端公和张监观赦必宋之子君子好逑夭之沃沃其带伊丝王于兴师今女下民死丧之威岂曰无衣日之方中山有苞栎如三月兮彼稷之穗舍旃舍旃无田甫田报之以琼玖和乐且孺妻子好合聊与子同归兮有子七人今夕何夕素丝组之绸缪束刍彼稷之苗女子有行亦流于淇贾用不售良士瞿瞿寤寐无为有践家室有狐绥绥不如我所之驾言出游鸿飞遵陆忧心殷殷七月流火两服齐首无以下体彼留子嗟江之永矣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孙樵高蟾李日华杨昭俭岑羲向子諲杨衡胡曾李重元厉玄胡雄张旭伍乔李怀远鲍君徽贯休钟惺袁不约韦述陈敷张贲殷文圭刘晏姜夔窦牟张泌卢言王令萧德藻王鉴
视身如丘井 > 诗句 > 古诗词
“视身如丘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视身如丘井

诗句“视身如丘井”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轼 的《送参寥师》

《送参寥师》

宋代 苏轼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参寥师》苏轼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韩愈谈论到张旭狂草时,(认为张旭)心中并未屏蔽万事,反而将其忧愁与不平之气,统统寓于笔端任其驰骋。韩愈很奇怪高闲浮屠氏的草书,视人身为丘井,颓然寄有淡泊之意,又如何发出像(张旭那样)豪迈而不受拘束的气魄呢?仔细一想其实不然,真实的技巧并不是虚幻的泡影。要想使诗句巧妙,不要嫌恶于空和静。虚静因而能懂得万物之变化,空明所以能接纳万事之境界。阅历世事行走于人间,只见栖身于世外云岭。咸味酸味杂列于诸食物里,其中有着极其隽永的韵味。诗歌与佛法并不相妨碍,上面的话更当允许我说出来。

注释

①苦空: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为四苦,又有“四大皆空”之说。《维摩经·弟子品》:“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②剑头唯一吷:《庄子·则阳》:“夫吹筦者,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意思是吹箫管能发出较大的声音,如吹剑环上的小孔,就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

③焦谷:烧焦的谷子。典出《维摩经·观众生品》:“如焦谷芽,如石女儿。”颖:带芒的穗。作者在这里是说,僧人求空寂灭,是其本份,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也并不新奇。

④蔚炳:指文采华美。这两句的意思是:你作为一个出家之人,为何也像我们这些俗人一样,去追求诗歌艺术的完美?

⑤这两句是称赞参寥子诗写得好。

⑥退之:韩愈字退之。韩愈曾写《送高闲上人序》一文,称赞张旭的草书道:“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怿,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故序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四句是说张旭的草书所以通神,是因为乾坤万感,有动于中的缘故。

⑦浮屠人:出家人。

⑧身如丘井:比喻心地寂灭,对世事无所反映。这是就高闲说。还是在《送高闲上人序》中,韩愈又说:“今闲师浮屠化,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汩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这里是说,高闲作为出家人,心地淡泊,无事与发“豪猛”,怎能达到张旭的境界?言下似有微辞,语脉承接“退之”而来。

⑨不然:是对前面所说的高闲由于无以发“豪猛”之气,书法艺术就不高的说法表示否定,正如参寥子的诗语之妙,并非如梦幻泡影,于是由书法转为作诗。

⑩这两句的意思是:正因为静,所以对一切动都能了然于心;正因为空,所以能够容纳万事万物。

《送参寥师》苏轼 古诗赏析

此诗取韩愈论高闲上人草书之旨,反其意而论诗,最后落实到“诗法不相妨”上,表达了苏轼对禅与诗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一般说来,禅宗要求不立文字。诗歌则是语言的艺术,二者区别甚大。但在艺术实践中,诗人以及批评家却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共同性。所以宋人李之仪在其《姑溪居士前集》卷二十九《与李去言》中说: “说禅作诗,本无差别。”固然,要把二者的“本无差别”处说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仍有线索可寻。比如,禅与诗都注重对主观精神的反映,禅宗固然是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诗歌亦宣称“一切景语皆情语”,因而驱遣万象以就我。所以南宋释绍嵩在《亚愚江浙纪行诗自序》说:“禅,心慧也;诗,心志也。慧之所之,禅之所形;志之所之,诗之所形。”另外,如禅思和诗思的不可预测性,禅语和诗语(部分追求“直寻”的作品当是例外)的非逻辑性,都颇能相通。宋代禅学大兴,风行于士大夫之中,因而“学诗浑似学参禅”一类的话头,成为一时风气,而从时间上看,苏轼这首诗可谓得风气之先,对后来严羽诸人以禅喻诗,分别宗乘等,都不无影响。

sòng cān liáo shī

送参寥师

shàng rén xué kǔ kōng, bǎi niàn yǐ huī lěng.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jiàn tóu wéi yī xuè, jiāo gǔ wú xīn yǐng.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hú wéi zhú wú bèi, wén zì zhēng wèi bǐng?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xīn shī rú yù xiè, chū yǔ biàn qīng jǐng.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tuì zhī lùn cǎo shū, wàn shì wèi cháng píng.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yōu chóu bù píng qì, yī yù bǐ suǒ chěng.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pō guài fú tú rén, shì shēn rú qiū jǐng.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tuí rán jì dàn bó, shuí yǔ fā háo měng?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xì sī nǎi bù rán, zhēn qiǎo fēi huàn yǐng.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yù lìng shī yǔ miào, wú yàn kōng qiě jìng.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jìng gù le qún dòng, kōng gù nà wàn jìng.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yuè shì zǒu rén jiān, guān shēn wò yún lǐng.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chéng suān zá zhòng hǎo, zhōng yǒu zhì wèi yǒng.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shī fǎ bù xiāng fáng, cǐ yǔ dāng gèng qǐng.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下面是“视身如丘井”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视事奸回尽,身寄江之滨。如彼万里行,丘园自得性。井底一竿竹。

视身琉璃莹,身累由近名。如裁一条素,丘园共谁卜。井径交碧藓。

视世如浮空,身寄朗陵公。如彼衣与裳,丘壑经涂赏。井近时浇圃。

视身琉璃莹,身闲境亦清。如蚕绪正棼,丘井叹吾身。井寒岂生澌。

视君封侯相,身没向他方。如彼岁有春,丘中卧白云。井臼赖依邻。

视暮行歌归,身执金吾贵。如彼岁有春,丘中卧白云。井汲铅华水。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轼的诗句“视身如丘井”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视身如丘井”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视身如丘井”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