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答客问杭州时乐鸟篇经漂母墓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宁调元的古诗词银山碛西馆送孙孔二秀才游庐山送苏修往上饶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鹧鸪天_水阔天低雁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下桂江县黎壁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二卷踏莎行(蜡梅)偶约道流终乖文会答皮陆题裴晋公华岳庙题名秦系简介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卜算子(饮酒败德)与洪孺卿自梁州回途中经骆谷见野果有闽中悬壶子…闽人题樱桃洞仙歌_江梅吹尽,宿州天庆观殿门留赠符离道士一落索_识破浮生虚妄大梁见乔诩声声慢(和吴梦窗赋梅)江南闻新曲句_机关才运动如梦令_一夜新秋风题刑部李郎中山亭哭胡遇_夭寿知齐理拾得古砚严子重以诗游于名胜间旧矣余晚于江南相遇甚乐…之和行路难_世事浇浮后苗发的古诗词赠歌人(一作赠佳人)风不鸣条_寂寂曙风生梁州令(同前)甘草子(二之二)驾幸天长寺应制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魏书十二落花_拾得移时看感皇恩_露染武夷秋芍药歌(一本作王司马红芍药歌)分流水_古时愁别泪远游_江湖犹足事寄孙山人开元杂题七首·杂伎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隰有苌楚况也永叹维筐及筥彼其之子莫如兄弟雉离于罿宛其死矣俟我于堂乎而无信人之言俾也可忘道阻且跻忧心悄悄淑人君子彼姝者子苟亦无然佩玉之傩不见子充泳之游之巧笑倩兮以御乱兮薄言有之退食自公送我乎淇之上矣百岁之后其从如雨言采其薇不狩不猎唐棣之华爰丧其马我心则说人无兄弟言采其桑政事一埤益我承筐是将汉之广矣酾酒有衍入此室处东方未明齐侯之子葛藟荒之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欧阳詹孙思邈石孝友夏侯审项羽张纮徐淑周起渭裴次元温庭筠张弘范胡直钧郑俞赵天锡王诜雍裕之栖一陈嘉言赵嘏杨师道于鹄李馀法常蒋维翰袁枚钱惟演沈和吴承恩隋炀帝金厚载
杖藜扶我过桥东 > 诗句 > 古诗词
“杖藜扶我过桥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句“杖藜扶我过桥东”出自:

出自 宋代 志南 的《绝句》

《绝句》

宋代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者简介(志南)

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前。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 古诗·古木阴中系短篷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⑴系(x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 古诗·古木阴中系短篷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前两句叙事。写年老的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古木阴下,他上了岸,拄着拐杖,走过了一座小桥,去欣赏眼前无边的春色。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次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历来写春的句子,或浑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或细写——“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徐元杰《湖上》),志南这首诗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细微的描写,又有对春天整个的感受,充满喜悦之情。诗写景凝练,意蕴丰富,读来使人如闻似见。尽管在此之前,“杏花雨”、“杨柳风”这样的诗境已广泛为人们所用,但真正成为熟词,不得不归功于志南这两句诗。元代虞集脍炙人口的《风入松》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所描绘的意境,除了受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影响外,或许也曾受此启发。

志南这首诗,语语清淳,从容不迫,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所以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赞赏。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 古诗·古木阴中系短篷赏析二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 古诗,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jué jù

绝句

gǔ mù yīn zhōng xì duǎn péng, zhàng lí fú wǒ guò qiáo dōng.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zhān yī yù shī xìng huā yǔ, chuī miàn bù hán yáng liǔ fēng.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下面是“杖藜扶我过桥东”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杖策寻故人,藜藿静吾庐。扶风石柱来,我思何所在。过池凤不留,桥板笑秦王。东安古邑深。

杖策回且暮,藜杖侵寒露。扶持上小楼,我后来冬狩。过处即前生,桥西雨过城。东壁挂星躔。

杖诚为虎节,藜藿缅纵横。扶病喜同樽,我爱扬子云。过汴夏云生,桥西雨过城。东北春风至。

杖策步幽巘,藜藿不满眼。扶持力不轻,我来招隐亭。过从本无事,桥怜再渡时。东北过金陵。

杖策谒天子,藜杖拜人稀。扶持仰婢仆,我皇盛文物。过楚水千里,桥山非远地。东壁射蛜蝛。

杖策屡回邅,藜藿不满眼。扶病看红叶,我心殊未谐。过此出门稀,桥危马万蹄。东北何霭霭。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志南的诗句“杖藜扶我过桥东”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杖藜扶我过桥东”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杖藜扶我过桥东”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