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好事近(红梅)仲殊简介赵鼎的古诗词宫人斜绝句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西江月(春暮)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春昼醉眠晦日重宴_年华蔼芳隰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三卷过新丰虞美人·中秋对月杨无咎简介奉天寒食书事临江仙(九之五)寄文茂送赵学士陕西提刑剪彩_驻想持金错清明日青龙寺上方赋得多字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时杨生馆于赵氏)鹧鸪天(赠外孙夔)筝_云髻飘萧绿答僧拄杖六年春遣怀八首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蓟北旅思(一作送远人)毕良史的古诗词盆池五首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品令(二之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许浑·咸张祎简介早望海霞边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求友_北风临大海粉蝶儿(劝酒)杜陵贻杜牧侍御(一作题杜侍御别业)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_芳树已寥落题李斯传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江汉·江汉思归客寻李山人不遇出塞_吹角出塞门题画诗册页咏史诗·金陵越城待旦丑奴儿_此生自断天伊洲三台(丹桂)赋得霍将军辞第邛有旨苕还予授子之粲兮心焉忉忉清人在消玼兮玼兮谁其尸之匪我思存之子于归其带伊丝公之媚子尚之以琼华乎而彼美淑姬嘉宾式燕以敖终风且霾匪鸡则鸣邦之司直宛在水中坻王事靡盬如此邂逅何揖我谓我儇兮既见君子亦已焉哉如可赎兮明星有烂六辔如濡薄言有之岂不尔思葛屦五两维以不永怀庶姜孽孽黍稷重穋我马虺隤独寐寤宿忧心有忡莫或遑处角枕粲兮我征聿至之子于归子有衣裳何诞之节兮谁听月中声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青衫老从事从稳生髀肉联翩阅三守康进之赵彦伯罗让刘复颜真卿杜正伦常达卢钧刘长川许康佐仲并杜光庭张锡韦述褚载李晔杨璞张寿卿杨立斋姜夔陈继儒文征明曹德李穆李梦符源乾曜王之道徐干吴鼎芳鱼又玄
岁月如宿昔 > 诗句 > 古诗词
“岁月如宿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岁月如宿昔

诗句“岁月如宿昔”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轼 的《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宋代 苏轼

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

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

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

青衫老从事,从稳生髀肉。

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毂。

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bà xú zhōu, wǎng nán jīng, mǎ shàng zǒu bǐ jì zǐ yóu wǔ shǒu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qián nián guò nán jīng, mài lǎo yīng táo shú.

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

jīn lái jiù yóu chù, yīng mài bàn huáng lǜ.

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

suì yuè rú sù xī, rén shì jǐ fǎn fù.

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

qīng shān lǎo cóng shì, cóng wěn shēng bì ròu.

青衫老从事,从稳生髀肉。

lián piān yuè sān shǒu, yíng sòng rú zhuǎn gǔ.

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毂。

guī gēng hé shí jué, tián shè wǒ yǐ bo.

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

下面是“岁月如宿昔”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岁光屡奔迫,月分蛾黛破。如报杜陵秋,宿留洞庭秋。昔别若梦中。

岁逢霜雪苦,月给亦有馀。如冰结圆器,宿雾梅心滴。昔出诸侯上。

岁丰仍节俭,月俸沈郎钱。如彼音与律,宿草暝烟绿。昔别醉衡霍。

岁逢霜雪苦,月好虎溪路。如彼天有斗,宿昔具扁舟。昔传瘴江路。

岁贡乡曲英,月变三十蓂。如裁一条素,宿雨多遗镞。昔出诸侯上。

岁光屡奔迫,月照洞庭波。如彼笼中禽,宿别更伤心。昔罢河西尉。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轼的诗句“岁月如宿昔”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岁月如宿昔”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岁月如宿昔”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