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_二室三涂光菩萨蛮(癸巳自豫章檄归)房中思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人我一视,动静两忘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新息道中作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赠溧阳宋少府陟齐·王僧祐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送裴中丞出使荔枝香近(黄钟商送人游南徐)东湖赠僧子兰(一作题兰上人)山中听子规(一作顾况诗)送孙霁书记赴寿阳辟命赠僧五首·清闲上人(自蜀入洛,于长寿寺说法度人)送顾非熊下第归夏首病愈因招鲁望招隐_齿发那能敌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四卷罗绍威简介江上晚泊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酬辛员外折花见遗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晚春关中江边秋夕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燕攻齐齐破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清平乐_重芳叠秀。西江月(贺人生日生孙)再过金陵_玉树歌终王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寄王六侍御西江月_世事短如春送李裴评事忆昨行和张十一王適的古诗词送冯侍郎台中题壁官池上界围岩水帘(元和十年春月,自永州召还,经岩下)登司马错古城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水龙吟_晓来极目同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渔家傲(和刘制几)九十其仪北风其凉葛藟萦之岂曰无衣庶见素韠兮溯游从之心之忧矣考槃在涧谁谓鼠无牙如琢如磨予子行役适彼乐郊猗彼女桑右手秉翟肃肃兔罝淇水在右投我以木李有匪君子忧心靡乐施于中林洵美且仁纵我不往不如叔也出宿于干遑恤我后沬之北矣不远伊迩载驰载驱我徂东山其鱼唯唯我生之初女子有行我入自外鄂不韡韡振振君子我征聿至在我闼兮不狩不猎丘中有麦鹑之奔奔乌鸢逐响蛇听音宁顾人腹生症瘕赋诗却笑柳柳州忍使腥臊辱俎鲊疲马怀空枥征衣怯路尘那堪远游子复送欲归人月满西津夜花明北固春罗让干宝魏知古李真罗贯中崔融王炎孙元晏赵牧郭祥正上官仪晁采郭钰蒲松龄宜芬公主孟子义净刘著李建勋孟浩然滕珦陈景沂上官昭容段成式京镗于逖韩缜陈若水李夔李德载
征衣怯路尘 > 诗句 > 古诗词
“征衣怯路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征衣怯路尘

诗句“征衣怯路尘”出自:

出自 明代 刘基 的《丙戌岁将赴京师途中送徐明德归镇江》

《丙戌岁将赴京师途中送徐明德归镇江》

明代 刘基

疲马怀空枥,征衣怯路尘

那堪远游子,复送欲归人。

月满西津夜,花明北固春。

论文应有日,话别莫悲辛。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bǐng xū suì jiāng fù jīng shī tú zhōng sòng xú míng dé guī zhèn jiāng

丙戌岁将赴京师途中送徐明德归镇江

pí mǎ huái kōng lì, zhēng yī qiè lù chén.

疲马怀空枥,征衣怯路尘。

nà kān yuǎn yóu zǐ, fù sòng yù guī rén.

那堪远游子,复送欲归人。

yuè mǎn xī jīn yè, huā míng běi gù chūn.

月满西津夜,花明北固春。

lùn wén yīng yǒu rì, huà bié mò bēi xīn.

论文应有日,话别莫悲辛。

下面是“征衣怯路尘”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征鞍税北渚,衣剑照松宇。怯见上空床,路自中峰上。尘埃生半榻。

征骖入云壑,衣拖五般色。怯教蕉叶战,路上碧霄宽。尘埃宾位静。

征车何轧轧,衣裾徒博大。怯教蕉叶战,路半水茫然。尘埃满甑生。

征骖嘶别馆,衣冠集诏筵。怯别酒频添,路异明水县。尘埃永不侵。

征骖嘶别馆,衣冠陪御宴。怯向雁门寒,路傍谁忍看。尘埃为废侵。

征车日已远,衣沾玉露寒。怯敌辱其班,路长归骑远。尘埃徐庾词。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刘基的诗句“征衣怯路尘”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征衣怯路尘”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征衣怯路尘”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