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谒宁祠江城子(上张帅)比干传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浣溪沙_树底全无一送李将军(一作送开府侄随故李使君旅亲却赴上都)子产不毁乡校喜张濆及第初到沧州呈州官复阴冬晚送友人使西蕃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乐天登乐游原_园庙何年废邓玉宾简介题鸿都观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炼师朝饥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醉蓬莱(上太守)同韦舍人元旦早朝反客为主(第三十计)端午_节分端午自夜饮东亭骆浚的古诗词北邻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忆闷令_岸柳丝丝青送裴戡行军(一作饯裴行军赴朝命)贺新郎_意溪山欲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清平乐_秋凉破暑。东门晚望点绛唇(题雪中梅)_春遇瑶池,塞下_到处人皆著从军行_平生一顾重木兰花慢(三用前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念奴娇_云收雾敛,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题剑津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水调歌头(管待李参政壁劝酒)兔丝花心动(端午)夏夜登南楼送黎兵曹往陕府结亲(所昏即君从母女弟)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猗重较兮以尔车来无田甫田于嗟麟兮心之忧矣寤寐思服雨雪其霏脊令在原尚之以琼华乎而参差荇菜倡予要女不流束楚悠悠苍天淇水在右心之忧矣投我以木李远兄弟父母是刈是濩谓他人母寔命不同彼泽之陂维士与女三之日纳于凌阴喓喓草虫火烈具举嗟我农夫执辔如组公侯之宫莫不静好舒忧受兮茹藘在阪言采其桑二三其德王事敦我南有樛木好人服之室人交徧摧我瞻望弗及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谁将西归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刘晃李昭象杜荀鹤赵彦伯富嘉谟崔日知李颀徐田臣牛希济包何谭用之张谔李渥吕得胜许稷张文恭张灿宋齐丘老子张署刘熊渠刘邦王揆黄遵宪丘丹李泌袁晖乔知之左偃范灯
借问路傍名利客 > 诗句 > 古诗词
“借问路傍名利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借问路傍名利客

诗句“借问路傍名利客”出自:

行经华阴

唐代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何 一作:无)

作者简介(崔颢)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行经华阴》崔颢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⑹秦关: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行经华阴》崔颢 古诗创作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经华阴》崔颢 古诗,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此诗即作于这种心境中,其思想可能是受当时崇奉道教、供养方士之社会风气的影响。

《行经华阴》崔颢 古诗赏析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崔颢 古诗”,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一古迹。而京师的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高峻。神话传说这里是“群仙之天”,曾由“巨灵手劈”,所以“仙掌之形,莹然在目”(《云笈七签》)。华山各峰都如刀削,最峭的一峰,号称“仙人掌”。汉武帝观仙人掌时,立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这一边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在这里,一个“俯”字显出崇山压顶之势;“岧峣”两字加倍写华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种神力。然后,诗人从总貌转入局部描写,以三峰作为典型,落实“岧峣”。“削不成”三字含有人间刀斧俱无用,鬼斧神工非巨灵不可的意思,在似乎纯然写景中暗含神工胜于人力,出世高于追名逐利的旨意。

诗人路过华阴时,正值雨过天晴。未到华阴,先已遥见三峰如洗。到得华阴后,平望武帝祠前无限烟云,聚而将散;仰视仙人掌上一片青葱,隐而已显,都是新晴新沐的醒目气象。首联写远景,颔联二句可说是摄近景。远近相间,但觉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几乎忘却它的对仗之工,而且更无暇觉察“武帝祠”和“仙人掌”已为结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奠基。

颈联则浮想联翩,写了想象中的幻景。这是眼中所无而意中所有的一种景色,是诗人在直观的基础上加以驰骋想象的一幅写意画。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是不可能的,但诗人“胸中有丘壑”,笔下可以溢出此等雄浑的画面。

在华山下望到咸京西面的五畤,也是不可能的,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完全可以感受到此种荡荡大道,西接遥天。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客观景物的撷取,后者则偏执诗人胸襟的外溢。这首诗就是从描绘眼前景色中自然滑出五、六两句诗人的意中之景。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胸中之情亦由此可窥探。上句中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有“顾视清高气深稳”之概;一个“险”字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名利之途的风波。下句一个“连”字,使汉五畤上接颔联中的“武帝祠”和“仙人掌”,灵迹仙踪,联锁成片,更垫厚了结处的“长生”;“平”字与上文“岧峣“、“天外”相对照,驿路的平通五畤固然更衬出华山的高峻,同时也暗示长生之道比名利之途来得坦荡。一“险”一“平”,为人们提出了何去何从的问号。这两句中“枕”字、“连”字,前人称为诗眼,其实,两句中的“险”字、“平”字以及起句的“俯”字都是前呼后拥,此响彼应。

此诗劝“学长生”,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诗人不用直说,反向旁人劝喻,显得隐约曲折。结尾两句是从上六句自然落出的,因而显得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

xíng jīng huá yīn

行经华阴

tiáo yáo tài huá fǔ xián jīng, tiān wài sān fēng xuē bù chéng.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wǔ dì cí qián yún yù sàn, xiān rén zhǎng shàng yǔ chū qíng.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hé shān běi zhěn qín guān xiǎn, yì lù xī lián hàn zhì píng.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jiè wèn lù bàng míng lì kè, hé rú cǐ chù xué cháng shēng.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hé yī zuò: wú

(何 一作:无)

下面是“借问路傍名利客”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借名游侠窟,问君栖泊处。路傍看骤影,傍檐虫挂静。名不闻京师,利泽弥万祀。客鬓两年催。

借名游侠窟,问津见鲁俗。路傍谁忍看,傍涧古藤繁。名播天壤间,利深不如浅。客程淮馆月。

借荒种南陂,问我睢水北。路边何所有,傍瞻旷宇宙。名埃与利尘,利深波也深。客病留因药。

借君溪阁上,问我来何方。路傍见花发,傍宇将支压。名标中外钦,利心朝朝新。客车名未灭。

借地结茅栋,问程犹向东。路傍旌古坟,傍倚枯松根。名埃与利尘,利深波也深。客鬓行如此。

借鹤稳枝栖,问渡水云西。路半水茫然,傍舍虫声满。名不隶征伐,利人胜岁丰。客鬓各蹉跎。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崔颢的诗句“借问路傍名利客”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借问路傍名利客”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借问路傍名利客”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