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念奴娇_朝来佳气,玲珑四犯(大石)赋得寿星见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客行_路岐长不尽胡直钧的古诗词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虹县严孝子墓春日与友人话别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听岳州徐员外弹琴柳梢青_潇洒仙源。南歌子(再用前韵)华山庆云见吴伟业的古诗词秋夜二首寄赠含曦上人花心动(夫人生日)辋川集·鹿柴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送智光禅伯从猎三首崔季卿简介贺新郎·中秋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重到华阳观旧居蝶恋花(用宜笑之语作)念奴娇·双峰叠障【中吕】普天乐 别情泊松江渡(一作南游泊船江驿)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读齐己上人集(一作尚颜诗)【双调】殿前欢 和阿里西瑛韵山中效陶甘草子(二之二)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古藤汉宫词_独诏胡衣出闲居即事_深嶂多幽景【正宫】月照庭横吹曲辞·入关_都城连百二六朝门·宣帝郑蜀宾的古诗词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杞梁墓赠白处士采桑子_红英一树春石涛的古诗词下第出春明门_曾和秋雨驱揖我谓我好兮婉兮娈兮谁谓河广无田甫田其之翟也河上乎翱翔携手同行在前上处垂带悸兮与子偕作劳心忉忉淑人君子不见复关有鸮萃止不与我戍申采蘩祁祁遂及伯姊采苦采苦行人彭彭赠之以勺药夙夜无寐羔羊之皮不可求思瞻望兄兮我马虺隤岂无他人归于其居胡为乎株林匪风飘兮贻我佩玖舒夭绍兮不狩不猎之子于归邢侯之姨将其来施施人百其身习习谷风鲁道有荡彼美孟姜言念君子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崔玄童李山甫岑参潘孟阳白居易欧阳澥王熊冯道之吕侍中费唐臣鲍溶尉缭唐备唐远悊江妃熊皦郑锡方回蔡挺苏瑰嵇康齐己杨容华苏味道高球沈佺期萧项李从善秦观李旦
黄头奚儿日向西 > 诗句 > 古诗词
“黄头奚儿日向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黄头奚儿日向西

诗句“黄头奚儿日向西”出自:

悲青坂

唐代 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悲青坂》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黄头的奚兵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这时,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兵士的枯骨。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注释

①东门:指青坂所属的县城东门。

②太白窟:秦岭主峰,位于今天的陕西武功、太白诸县。这里说青坂在太白窟,山高天寒,饮马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③黄头奚儿:安禄山的军队里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

④日向西:一天天向西推进。青坂在陈陶以西。

⑤驰突:飞骑冲击突破,形容勇于战斗。

⑥山雪河冰:雪、冰都是动词,指山上积雪,河水结冰。

⑦野萧瑟:指寒风凄厉。

⑧烽烟:烽火,军事告急的信号。

⑨焉得附书:怎能够托书信。

⑩仓卒:仓促。

《悲青坂》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改元为至德。九月,左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琯,门下侍郎崔涣等奉玄宗逊位诏书、皇帝册书及传国玺等自蜀郡至灵武完成禅让大典。十月,房琯自请为兵马大元帅,收复两京。肃宗同意并令兵部尚书王思礼为副元帅,分兵为南、北、中三军。杨希文、刘贵哲、李光进各将一军,共五万人。南军自宜寿进攻,中军自武功进攻,北军自奉天进攻。房琯自督中军为前锋。十月辛丑,中军、北军与安禄山部将安守忠的部队在陈陶斜遭遇。房琯是个空有理论的书生,他效法古代战术,采用车战,被敌军放火焚烧,又受骑兵冲突,人马大乱,不战而溃。杨希文,刘贵哲投降敌军。房琯狼狈逃回。本想暂时坚守壁垒,却被监军使宦官邢延恩敦促反攻。于是房琯又督率南军,与安守忠军战于青坂,再吃了一次大败仗。两次战役,死伤了四万余人,残余者不过几千人。这时杜甫沦陷在长安城中,听到这一消息,便写了《悲陈陶》《《悲青坂》杜甫 古诗》两首诗。这两首诗所反映的都是这次唐军惨败的事实。

《悲青坂》杜甫 古诗赏析

此诗中“数骑”和“敢”字都是经过锻炼的字眼。只用三个字就表现了安禄山叛军的强壮和官军的怯弱。“青是烽烟白人骨”这一句,本来应该说“青是烽烟,白是人骨”。缩成七言句只好省略一个“是”字。《同谷歌》有一句“前飞鴐鹅后鹙鶬”,本来是“前飞鴐鹅,后飞鹙鶬”。省略了一个“飞”字。又《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一句“秦有李斯汉蔡邕”,省略了一个“有”字。这种句法,仅见于七言古诗,五言诗中绝对不可能有。七言律诗中也少见。“青是烽烟白人骨”止是一个描写句,“白人骨”还属于夸张手法。阵亡士兵的尸体暴露在荒野里,至少要几个月才剩一堆白骨。杜甫此句,只表现“尸横遍野”的情景。他有一首《释闷》诗,其中有一联道:“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也是写战后的原野,它和“青是烽烟白人骨”是同一意境的两种写法。

此诗第二联写安禄山部队的强悍,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官军死亡之惨。而在叙述同一事件的另一首诗《悲陈陶》里,第二联写官军士气怯弱,无战斗力;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群胡”的飞扬跋扈。可见杜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事件的艺术手法。第四联是写被困在长安城内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陈陶斜一败之后,长安城中的人民在痛哭之馀,还希望官军马上再来反攻。可是在青坂再败之后,人民知道敌我兵力相差甚远,只得放弃“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念头。杜甫在长安城中,听到唐军战败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好设想托人带信给官军,希望他们好好整顿兵力,待明年再来反攻。这两首诗的结尾句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一再成败的官军的思想感情的合于逻辑的转变。

《杜诗镜铨》引用了邵子湘的评语云:“日夜更望官军至,人情如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如此。此杜之所以为诗史也。”这个评语,反映出邵子湘认为两个结句有矛盾,因此他把《悲陈陶》的结句说是人民的感情如此;把《《悲青坂》杜甫 古诗》的结句说是军事形势有这样的需要。他以为这样讲可以解释矛盾。其实是似是而非。要知道,“军机如此”,也同样是长安城中人民听到青坂之败以后的认识和感情。杜甫写的正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转变,根本不能以为两首诗的结句有矛盾。

bēi qīng bǎn

悲青坂

wǒ jūn qīng bǎn zài dōng mén, tiān hán yìn mǎ tài bái k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huáng tóu xī ér rì xiàng xī, shù qí wān gōng gǎn chí tū.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shān xuě hé bīng yě xiāo sè, qīng shì fēng yān bái rén gǔ.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yān dé fù shū yǔ wǒ jūn, rěn dài míng nián mò cāng cù.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下面是“黄头奚儿日向西”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黄池通霸迹,头钻入于寺。奚取壶浆恩,儿孙老却身。日薄不嫣花,向壁灯垂花。西北有高楼。

黄池通霸迹,头白始得志。奚僮眉眼明,儿曹且一经。日薄风景旷,向夕临大荒。西北有平路。

黄霸镇每静,头轻宿酒醒。奚不进德为,儿女罗酒浆。日薄梳兼懒,向日倚蒲团。西北五花骢。

黄尘涨戎马,头巾用白纱。奚僮眉眼明,儿童识五兵。日薄梳兼懒,向夕垂钓还。西北有高楼。

黄尘塞路起,头白始得志。奚不车其粟,儿啼亦不顾。日爱闾巷静,向我述其情。西北有孤云。

黄虫初悲鸣,头轻宿醉醒。奚必事远觌,儿童不谙事。日背林光冷,向月展渔罾。西北望神京。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甫的诗句“黄头奚儿日向西”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黄头奚儿日向西”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黄头奚儿日向西”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