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咏史诗·博浪沙霜天晓角(和中斋九日)金銮子晬日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蛮子朝送人之天台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虞美人_木兰舟稳桃戏赠诗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幸岳寺应制郡斋左偏栽竹百馀竿炎凉已周青翠不改而为墙垣…之趣子张篇菩萨蛮_金铺半掩银临江仙_浓绿锁窗闲童童学士的古诗词临江仙(壬戌岁生日书怀)水上寄乐天王霞卿简介广州贻匡绪法师韩湘简介满江红(浣花因赋)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中吕】粉蝶儿_骄马金鞭,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过五丈原浣溪沙_闲倚前荣小张祜简介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凌员外准也)春秋战国门·苏厉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湘夫人二首(乐府诗作一首)绝句_大朴逐物尽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喜雨_临岐终日自水调歌头(和李似之横山对月)望江南_石屏老,长遇李山人水调歌头(盟鸥)送二友生归宜阳柳枝_冷迫春宵一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灵兰秘典论篇第六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寄申州卢拱使君衡州登楼望南馆临水花,呈房戴段李诸公赴举别所知行香子(和北客问梅,白氏,长安人)龙门看花酒熟忆皇甫十扬且之皙也抱衾与裯正是国人可与晤歌彼美淑姬其弁伊骐彼其之子舒而脱脱兮方将万舞此何人哉终鲜兄弟童子佩觿掺执子之祛兮悠悠苍天不知我者蒹葭采采和乐且孺我心伤悲兮爰求柔桑洵美且仁季女斯饥制彼裳衣鸿飞遵渚条其啸矣仲氏任只我心匪鉴王事靡盬温其在邑沬之北矣士曰既且献于公所归哉归哉东门之墠岂无他人不稼不穑好人服之淇水汤汤忾我寤叹江之永矣于嗟乎驺虞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陈偕杜秋娘裴皞朱凯王绩任华刘洎杜耒徐贤妃刘过文森叶梦得许孟容李唐宾陈存李斯米友仁陈元初王表李衍方苞赵惠宗韦瓘方岳李宣远顾鉴中刘绮庄高绍王良士李伉
天寒饮马太白窟 > 诗句 > 古诗词
“天寒饮马太白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寒饮马太白窟

诗句“天寒饮马太白窟”出自:

悲青坂

唐代 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悲青坂》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黄头的奚兵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这时,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兵士的枯骨。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注释

①东门:指青坂所属的县城东门。

②太白窟:秦岭主峰,位于今天的陕西武功、太白诸县。这里说青坂在太白窟,山高天寒,饮马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③黄头奚儿:安禄山的军队里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

④日向西:一天天向西推进。青坂在陈陶以西。

⑤驰突:飞骑冲击突破,形容勇于战斗。

⑥山雪河冰:雪、冰都是动词,指山上积雪,河水结冰。

⑦野萧瑟:指寒风凄厉。

⑧烽烟:烽火,军事告急的信号。

⑨焉得附书:怎能够托书信。

⑩仓卒:仓促。

《悲青坂》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改元为至德。九月,左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琯,门下侍郎崔涣等奉玄宗逊位诏书、皇帝册书及传国玺等自蜀郡至灵武完成禅让大典。十月,房琯自请为兵马大元帅,收复两京。肃宗同意并令兵部尚书王思礼为副元帅,分兵为南、北、中三军。杨希文、刘贵哲、李光进各将一军,共五万人。南军自宜寿进攻,中军自武功进攻,北军自奉天进攻。房琯自督中军为前锋。十月辛丑,中军、北军与安禄山部将安守忠的部队在陈陶斜遭遇。房琯是个空有理论的书生,他效法古代战术,采用车战,被敌军放火焚烧,又受骑兵冲突,人马大乱,不战而溃。杨希文,刘贵哲投降敌军。房琯狼狈逃回。本想暂时坚守壁垒,却被监军使宦官邢延恩敦促反攻。于是房琯又督率南军,与安守忠军战于青坂,再吃了一次大败仗。两次战役,死伤了四万余人,残余者不过几千人。这时杜甫沦陷在长安城中,听到这一消息,便写了《悲陈陶》《《悲青坂》杜甫 古诗》两首诗。这两首诗所反映的都是这次唐军惨败的事实。

《悲青坂》杜甫 古诗赏析

此诗中“数骑”和“敢”字都是经过锻炼的字眼。只用三个字就表现了安禄山叛军的强壮和官军的怯弱。“青是烽烟白人骨”这一句,本来应该说“青是烽烟,白是人骨”。缩成七言句只好省略一个“是”字。《同谷歌》有一句“前飞鴐鹅后鹙鶬”,本来是“前飞鴐鹅,后飞鹙鶬”。省略了一个“飞”字。又《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一句“秦有李斯汉蔡邕”,省略了一个“有”字。这种句法,仅见于七言古诗,五言诗中绝对不可能有。七言律诗中也少见。“青是烽烟白人骨”止是一个描写句,“白人骨”还属于夸张手法。阵亡士兵的尸体暴露在荒野里,至少要几个月才剩一堆白骨。杜甫此句,只表现“尸横遍野”的情景。他有一首《释闷》诗,其中有一联道:“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也是写战后的原野,它和“青是烽烟白人骨”是同一意境的两种写法。

此诗第二联写安禄山部队的强悍,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官军死亡之惨。而在叙述同一事件的另一首诗《悲陈陶》里,第二联写官军士气怯弱,无战斗力;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群胡”的飞扬跋扈。可见杜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事件的艺术手法。第四联是写被困在长安城内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陈陶斜一败之后,长安城中的人民在痛哭之馀,还希望官军马上再来反攻。可是在青坂再败之后,人民知道敌我兵力相差甚远,只得放弃“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念头。杜甫在长安城中,听到唐军战败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好设想托人带信给官军,希望他们好好整顿兵力,待明年再来反攻。这两首诗的结尾句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一再成败的官军的思想感情的合于逻辑的转变。

《杜诗镜铨》引用了邵子湘的评语云:“日夜更望官军至,人情如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如此。此杜之所以为诗史也。”这个评语,反映出邵子湘认为两个结句有矛盾,因此他把《悲陈陶》的结句说是人民的感情如此;把《《悲青坂》杜甫 古诗》的结句说是军事形势有这样的需要。他以为这样讲可以解释矛盾。其实是似是而非。要知道,“军机如此”,也同样是长安城中人民听到青坂之败以后的认识和感情。杜甫写的正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转变,根本不能以为两首诗的结句有矛盾。

bēi qīng bǎn

悲青坂

wǒ jūn qīng bǎn zài dōng mén, tiān hán yìn mǎ tài bái k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huáng tóu xī ér rì xiàng xī, shù qí wān gōng gǎn chí tū.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shān xuě hé bīng yě xiāo sè, qīng shì fēng yān bái rén gǔ.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yān dé fù shū yǔ wǒ jūn, rěn dài míng nián mò cāng cù.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下面是“天寒饮马太白窟”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天宝纪春秋,寒歌甯戚牛。饮伴到倡家,马头金狎帢。太白夜食昴,白波争起倒。窟穴与生成。

天宝中登第,寒楚眇千里。饮伴到倡家,马上取天下。太白收光芒,白发未归乡。窟宅分三岛。

天宝至如今,寒空入两嶔。饮冰节靡违,马思自由悲。太白明无象,白地断肝肠。窟宅分三岛。

天哀志气人,寒风自动门。饮别岁方秋,马上共倾酒。太白真将军,白首卧松云。窟穷尚嗔视。

天杯承露酌,寒湿钓来蓑。饮冰事戎幕,马省曾行处。太白夏云生,白发满头生。窟穴与生成。

天宝纪春秋,寒泉匝石流。饮冰宁有惜,马上逢寒食。太白明无象,白发三千丈。窟穷尚嗔视。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杜甫的诗句“天寒饮马太白窟”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天寒饮马太白窟”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天寒饮马太白窟”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