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侧犯(大石)点绛唇(十月桃花)浣溪沙(腊梅)行香子_也爱休官。张炎的古诗词望江南_日下,蓑笠风_城上寒来思闲忙沁园春(守岁)会仙诗送宗实上人游江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晚春重到集贤院奉使设宴戏掷笼筹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陶拱的古诗词宴春台慢(仙吕宫)夏日题岫禅师房观猎_苑墙东畔欲酬本部韦左司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晨起西楼敲爻歌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春鸟词送元秀才入京水龙吟_岭梅香雪飘送崔升归上都题报德寺清幽上人西峰(寺即陈文帝故乡)壬申七夕竟陵遇昼公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见访赠马炼师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菩萨蛮(十一之八)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宴之欢…兼吟鄙怀过宋氏五女旧居(宋氏女姊五人,贞元中同入宫)有别二首王建的古诗词减字木兰花_浓云骤雨。寄毗陵杨给事三首_挥毫起制来东省兵部尚书席上作南歌子(时方自佥厅会议催科,事罢即作此游)春日江津游望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寄进士崔鲁范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仁坊资圣寺·诸画联句(柏梁体)【中吕】上小楼_题钓台岸梅宜尔子孙扬且之皙也修我戈矛九月肃霜万寿无疆济盈不濡轨逢此百凶东门之池不知我者之子于归终南何有人而无仪其新孔嘉其仪不忒亦莫我闻如三月兮公言锡爵谓他人昆于嗟麟兮周道倭迟墓门有梅娈彼诸姬美人之贻忧心靡乐不知我者洵美且仁我觏之子不思其反驾言出游三百赤芾泾以渭浊周爰咨度劳心惨兮烝在栗薪悔予不将兮冽彼下泉念彼京周既有肥牡宛然左辟啜其泣矣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潮落潮生波渺柳中庸王彦威史鉴向子湮杜遵礼包荣父胡雄独孤及张炎张文恭陈璧孛罗御史孟贯纪君祥陈景沂谢克家滕白上官昭容张泌黄燮清郑巢卢携沈禧窦常张藉林宽萧昕葛鸦儿李乂刘时中
苒苒惊时月 > 诗句 > 古诗词
“苒苒惊时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苒苒惊时月

诗句“苒苒惊时月”出自:

出自 宋代 李纲 的《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宋代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作者简介(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李纲 鉴赏

要理解李纲这首词中的思想感情,先要对他的政治立场和生活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李纲的一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是著名的抗战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在宣和七年,金兵进犯,宋徽宗惊慌失措,急于逃避时,李纲曾刺臂血上书,力主抗战。宋钦宗以李纲为兵部侍郎,后为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京,李纲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登城督战,杀数千人,乃退”。(《大金国志》)主和派李邦彦等罢李纲以谢金人。南宋高宗即位,一度起用李纲为相,李纲积极备战,敌不敢犯。后因高宗听信投降派谗言,李纲在位仅七十五天,又被罢免贬斥。到绍兴二年(1132),才被任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徙洪州。晚年虽被起用,乃系外任,已无权过问朝政。

由李纲的一生经历,可见他随着朝廷和战两种势力的激烈冲突,在他的宦海生涯中掀起了狂涛巨浪,他也在这起伏不定的浪涛中浮沉。一腔忠贞愤懑的爱国热情就倾注于词中了。

这首《六么令》大概是在南渡初期,李纲遭到贬谪后作的。借金陵怀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和不屈不挠,坚决抗金的决心。

上片写金陵怀古。“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千里长江,滚滚东去,纵目四望,江阔云低。杜甫就曾经感叹“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苏轼也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李纲对此,自不免兴起怀古之情。“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南朝陈后主创制的《玉树后庭花》,早已歌声沉寂,再也听不到了。听到的只有那古寺稀疏的钟声,回荡在这千里长江上空。《玉树后庭花》是当时淫靡之音的代表。歌声的沉寂标志着陈朝的灭亡。几杵疏钟,时断时续,渲染了寂寞苍凉的怀古气氛,唤起人们“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感觉,从时间与空间上构成特定的情境。想当年,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曾建都建康(金陵,今南京市),国祚都较短暂。六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君主都胸无大志,穷奢极侈,不图振作,淫乐无度,终于导致了六朝一个接一个地覆灭,如同梦幻。晚唐诗人李商隐深有感概地说:“三百年间同晓梦”(《咏史》),韦庄也曾叹息“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所以,词中感叹“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时光流驶,岁月惊心,如今,因年代久远,战争的痕迹已经泯灭了,豪华销尽了,“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桂枝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几见银蟾自圆缺”。银蟾,指月亮。作者认为只有天上的明月,阅尽人间的改朝换代,盛衰兴废,不管“歌沉玉树”,“繁华销尽”,她照样年年月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她,是历史的见证。这意思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颇相类似。

上片的怀古不是为怀古而怀古,不是为六朝的覆灭唱挽歌。在怀古的背后,寄托着作者的政治见解和提供的历史教训,希望南宋统治者能以六代兴亡作为历史的镜子,不要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其忠贞之情,可昭日月。

下片即景抒情,“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森,茂密;发,指毛发。《江树森如发”,指江树茂密如发。“潮落”二句由上片写景怀古过渡到下片的即景抒情。鄱阳临近鄱阳湖,湖水流入长江,联系到上文的“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因而联想到“潮落潮生”,自己也心潮起伏,心事浩茫。想到自己屡遭贬斥,身为迁客,有谁怜惜我“老大伤名节”呢?“老大伤名节”的核心仍然是指自己年华老大,屡遭贬谪,抗金之志未酬,未能做到功成名就,深为浩叹。但他表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岁寒”,见《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志应难夺”,化用《论语》:“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的意思。李纲是说,虽然“岁寒”(喻环境险恶、困难),但他要象松柏那样青苍挺拔,不畏冰雪侵凌;虽然“途远”,要赶走金兵,不是短期内可达到目的的,但他不怕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不管环境多么险恶,不管达到目的的道路有多么漫长,他决定坚持到底,矢志不移。

结句“独立渔翁满江雪”。化用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诗句。柳宗元被贬永州,身为迁客,以顶风傲雪的渔翁自喻。李纲感到自己与柳宗元有某些相似点,故亦借用渔翁形象自喻,让读者从一个渔翁傲然独立江头,不怕满江风雪的艺术形象去领会他那种顽强的战斗精神。

这首词与作者于宣和三年(1121)所写的《金陵怀古》诗四首有某些类似处。如:“玉树歌沉月自圆”,“兵戈凌灭故城荒”,“豪华散尽城池古”。他的诗和词在思想感情上是一致的。这首词的语言风格也颇像诗,词情感慨深沉,怀古伤今,低沉而郁发。

liù me lìng cì yùn hé hè fāng huí jīn líng huái gǔ pó yáng xí shàng zuò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cháng jiāng qiān lǐ, yān dàn shuǐ yún ku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gē chén yù shù, gǔ sì kōng yǒu shū zhōng fā.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liù dài xīng wáng rú mèng, rǎn rǎn jīng shí yuè.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bīng gē líng miè.

兵戈凌灭。

háo huá xiāo jǐn, jǐ jiàn yín chán zì yuán quē.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cháo luò cháo shēng bō miǎo, jiāng shù sēn rú fā.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shuí niàn qiān kè guī lái, lǎo dà shāng míng jié.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zòng shǐ suì hán tú yuǎn, cǐ zhì yīng nán duó.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gāo lóu shuí shè.

高楼谁设。

yǐ lán níng wàng, dú lì yú wēng mǎn jiāng xuě.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下面是“苒苒惊时月”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苒苒桑榆夕,苒苒胡为此。惊飙起泓泉,时薄欲何干。月背鸟巢寒。

苒苒出蓬蒿,苒苒出蓬蒿。惊飙起泓泉,时复停书卷。月傍九霄多。

苒苒谷中寺,苒苒久别离。惊策骛戎轩,时奉登楼宴。月边丹桂落。

苒苒共伤春,苒苒共伤春。惊飙颓秀木,时辈多得途。月暗送湖风。

苒苒几盈虚,苒苒几盈虚。惊波忽荡漾,时待紫微郎。月杯夜景幽。

苒苒几盈虚,苒苒新生竹。惊飙翻是托,时领白麛过。月白胡天风。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李纲的诗句“苒苒惊时月”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苒苒惊时月”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苒苒惊时月”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