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人问应举岳麓道林寺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喜弟承检登科和谢舍人雪夜寓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般涉调】哨遍赋得早雁出云鸣甘州(题赵药牖山居。见天地心、怡颜、小柴桑,皆其亭梦寻西山准上人上汴州令狐相公赠韩翃咏砚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功夫若深,铁棒成针洞仙歌(寿卢竹溪)【正宫】汉东山寻陈逸人故居幼官第八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咳论篇第十八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啄木儿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夜行船_夹岸绮罗欢感怀弟妹(一作汝坟示弟妹)题徐稚湖亭前汉门·酂侯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秋夜雨中怀友乞新茶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自劝二首姚燧的古诗词早春忆苏州寄梦得送刘山人归洞庭_却共孤云去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何满子_冠剑不随君千秋岁(春欲去,二妙老人戏作长短句留之,为社中一笑读史_平地见天涯六朝门·傅昭万章章句下鹧鸪天_寂寞秋千两左思的古诗词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十月之交不为虐兮恩斯勤斯可与晤语食野之蒿彼其之子其实之肴容兮遂兮宛在水中沚十月陨箨其旧如之何何以予之硕鼠硕鼠既见君子乐尔妻帑以写我忧扬且之颜也荟兮蔚兮谓他人昆维鹊有巢山有苞棣彼其之子吹彼棘薪酾酒有藇逝不古处送我乎淇之上矣河水洋洋汉有游女有杕之杜蟋蟀在堂有狐绥绥何戈与祋我马维骃佼人燎兮鋈以觼軜我生之后有美一人何以赠之役车其休交交黄鸟泛泛其逝迟留法未轻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赵雍李商隐裴潾颜粲赵宗儒徐凝叶季良李亨刘友贤吕胜己裴耀卿朱服陶拱林泳张署家铉翁丁居晦洪王茶顾敻栖蟾郑畋储光羲黄孝迈翁洮祖咏李夷简卢嗣业马异杨万里沈复
折菡巫山下 > 诗句 > 古诗词
“折菡巫山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折菡巫山下

诗句“折菡巫山下”出自:

出自 南北朝 吴均 的《登二妃庙》

《登二妃庙》

南北朝 吴均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作者简介(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登二妃庙》吴均 古诗鉴赏

二妃,即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相传虞舜巡视南方,中途死于苍梧之野,遂葬在九嶷山。娥皇、女英起先没有随行,后来追到洞庭、湘水地区,得悉舜已去世,便南望痛哭,投水而殉。后人为祭祀她俩,特于湘水之侧建立了二妃庙(又称黄陵庙)。《方舆胜览》云:“黄陵庙在潭州湘阴北九十里。”这首诗歌颂了娥皇与女英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不渝。

起句“朝云乱人目”乃是诗人登上二妃庙所见之景。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天边呈现出迷人的光彩,片片云霞犹如簇簇花团,奇诡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在“朝云”中,还含有宋玉《高唐赋》“旦为行云”之意,暗示了诗与男女之情有关。面对这一幅灿烂的晨景,诗人顿发奇想:这大概是“帝女湘川宿”的缘故吧。帝女,即指娥皇与女英,因她们是古帝唐尧的女儿,故有是称。这开端两句,诗人将奇丽的景致与奇特的传说结合起来,给全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下子就攫住了读者的心。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两句承“帝女”而来,写二妃对舜的那一份迷恋眷念之情。她俩或折菡萏于巫山之下,或采荇菜于洞庭之中,既以慰解缠绵不尽的相思,亦以表达对夫妇合好的向往。菡,即荷花,荷花之实为莲子,莲子谐音为“怜子”,故被古人视作多情之物。荇,生在水上的一种植物,《诗经·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所以荇菜也是淑女的代称。巫山、洞庭,自古便是相思之地,诗人遥想二妃追赶舜到达此地,念及将与他团聚欢会,心中正是万般喜悦。那莲子和荇菜,不正代表了她们盼望得到夫君爱怜的心声吗?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这二句是追述,把二妃的深情再深写了一步。折菡采荇,这一番痴情已足令人感叹了,但更令人感动的是,她们这番前来,是千里迢迢、从风波浪尖中闯过来的。轻薄,原是放荡之意,但这里是说二妃追赶夫君的意志十分坚决、一旦决定就不可收回。舻舳,船头船尾,这里代指船。二句中值得注目的是一个“故”字,有此一字,便足见得这两位弱女子的千里远行,是完全自愿的,也是完全知道前程险难的,唯因如此,她们的举动也更加感人至深了。

怀着如此的痴情,经过了如此的艰程,终于与夫君相去不远了。然而,等待她们的又是什么呢?“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在诗的结尾,诗人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继续在这个古老传说中沉浸下去,而是笔锋呼应首联,又转回到现实中来。站在二妃庙前,诗人向四周举目远望,只见眼前的景物似乎都弥漫着一层二妃对舜的相思之情,尤其是江边一片片的翠竹,枝干斑斑点点,仿佛是浸透了二妃的相思之泪。葳蕤,纷多貌。据《述异记》记载,二妃在湘水之旁痛哭舜亡,泪下沾竹,竹纹悉为之斑,故湘竹又称湘妃竹。最后一句,诗人没有直说二妃的殉情,而是采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把情渗透到景中,以泪竹披纷无限的画面,来透露二妃永无穷止的情思、绵绵不尽的长恨,以及自己对二妃不幸遭遇的感伤,使全诗起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这首登临凭吊之作,将动人的传说、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心情熔于一炉,情思绵邈深挚,笔调清雅明畅,特别是结尾的截情入景,使全诗显得空灵含蓄,当真是神来之妙笔。篇末有此奇峰,全诗的意境亦为之拓深了许多。

dēng èr fēi miào

登二妃庙

zhāo yún luàn rén mù, dì nǚ xiāng chuān sù.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zhé hàn wū shān xià, cǎi xìng dòng tíng fù.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gù yǐ qīng bó hǎo, qiān lǐ mìng lú zhú.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hé shì fēi xiāng sī, jiāng shàng wēi ruí zhú.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下面是“折菡巫山下”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折芳愧遥忆,菡萏满广池。巫山峰十二,山阴岂无尔。下笔不能罢。

折处鸣飕飕,菡萏荐红衣。巫山峰十二,山河穷百二。下泊降茅仙。

折芳心断续,菡萏迎秋吐。巫山赋彩云,山川一半春。下车今几时。

折碑犹有字,菡萏满广池。巫山峰十二,山河穷百二。下坂车辚辚。

折桂东堂春,菡萏发清池。巫山凌太清,山川远近明。下笔如有神。

折桂东堂春,菡萏写江调。巫娥却讶神,山川地脉分。下才叨接武。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吴均的诗句“折菡巫山下”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折菡巫山下”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折菡巫山下”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