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杂曲歌辞·昔昔盐·花飞桃李蹊轻重己第八十五康录事宅送僧联句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复经此)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裴次元诗)苦肉计(第三十四计)赠村公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寐,时窗前蝶恋花_海燕双来归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立春一日江村偶兴送刘十(一作刘十一)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人日陪宣州范中丞…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一作鲍溶诗)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酬薛奉礼见赠之作中吕·朝天子·赴约梅花引_裁征衣。寄瑞鹧鸪(寓意)咏露珠草书歌行杜甫简介蝶恋花_开到杏花寒却过淮阴吊韩信庙木兰花慢(寿周耐轩府尹)春馀遣兴三代门·子牙妻念奴娇_云峰横起,鹧鸪天_准拟中秋快咏崔云娘春行武关作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洞仙歌(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操履不变,锋芒勿露汉州王大录事宅作独孤判官部送兵萧德祥的古诗词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满庭芳(咏茶)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感花失鹤_正怜标格出满江红(己酉春日)山中五咏·南涧西江月(席上劝彭舍人饮)昭君怨(送晁楚老游荆门)翠碧鸟(以上并在醴陵作)送陆肱尉江夏哭方干讯予不顾抱衾与裯并驱从两牡兮其谁知之聊乐我员献豜于公能不我甲有女如云于以采蘋此何人哉曷云能来岂曰无衣取妻如之何郁彼北林劳心忉忉雄雉于飞隰有游龙其鸣喈喈岂不尔思山有苞棣彼稷之苗田畯至喜何有何亡齐子岂弟有杕之杜胡然我念之于沼于沚瞻望兄兮献于公所我马维骃爰丧其马硕人之轴予美亡此胡为乎株林夙兴夜寐亦既觏止及尔同死士也罔极蜉蝣之羽言念君子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查文徽赵禹圭李纲卢储杜旟李觏李豫裴光庭陈子良崔知贤张登李之仪李吉甫李适李贽熊孺登郑损纪唐夫毛熙震薛存诚赵光远于頔李馀梁载言祝元膺李梦符韩湘张荐李茂之金地藏
来时在西州 > 诗句 > 古诗词
“来时在西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来时在西州

诗句“来时在西州”出自: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唐代 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作者简介(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岑参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个驿站又是一个驿站,驿骑疾驰有如流星一般,

黎明时分从那长安出发,傍晚已经越过陇山之颠;

陇水声声令人不忍去听,呜呜咽咽多么使人愁烦。

一路风沙尘土扑满马汗,晨昏雾气露水打湿衣衫,

那西方驰来了谁家男儿,自说是新近里立功封官,

上月间从安西启程出发,一路上不停留急把路赶。

都护现在尚未到达驻地,出发时还在那西州旁边,

十天间越过了浩瀚沙漠,狂风吹起沙土从早到晚。

战马行走在那碎石道上,四蹄磨出鲜血洒在路间。

置身万里之外报效朝廷,自己并无任何追求贪恋。

并非不知边塞艰难辛苦,岂是为了妻子儿女打算。

边塞山口明月正在升起,月光先已照上高高城关。

溪水声声伴着松涛阵阵,在静夜里飕飕刮过耳边。

离家之仿只靠归梦排解,关山塞外离忧萦绕心间,

愿与为友携手同赴国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

注释

宇文判官: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属下判官,名未详。判官,节度使佐吏。

驿:驿站,古时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驿站,为往来官员歇息换马之所。

驿骑:乘骡马传送公文的人。这里指乘马赴边的诗人。

平明:天亮的时候。咸阳:秦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此借指唐都长安。

呜咽:流水声若断若续。子:男儿。

貂裘:貂皮袍子。貂,一种动物,皮料珍,最能御寒。

新封侯:指是时宇文氏新任判官。

前月:上月。

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今新疆库车)。

都护:指高仙芝。唐高宗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设都护一人,总领府事。玄宗时更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称安西节度使为都护。

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哈拉和卓。

沙碛:指沙漠、戈壁。

终朝:从早到晚。

奉:接受并执行。

塞垣:边关城墙。

关:陇山下有陇关,又名大震关。

飕飗(sōu liú):象声词。风雨声。

赖:依靠。

离忧:别离之忧。

子:这里指宇文判官。携手:比喻互勉共进。

修:长。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岑参 古诗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这首诗即为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岑参 古诗赏析

全诗大体可分为三层,开头六句叙述离长安西行情景;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情景。

诗的开头从离京西上军起。一开始就写浑骑的飞奔。“一驿过一驿”写路程的遥远,也透露着行进的迅速;“驿骑如星流”,写行进的迅速,包包含着路程的遥远。“如星流”这一比喻把飞驰的驿骑写得很形象。接着用“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对路程的遥远和行进的急切加以补充。以上四句从奔赴边关的急切方面写。以下两句则从奔赴边关的悲愁方面写:“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写抵达陇山及产生的感受。关于陇水,《陇头歌辞》说:“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诗人途经陇山,自然要产生古今相通的行役之情和思乡之感。如诗人在《经陇头分水》中写到的:“陇水何年有,潺潺道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这正是“愁”的内容。以上点出题目“初过陇山”,写总的感受,以急迫而悲慨的情调引起全诗。

以下十六句写途中遇字文判官及双方交谈所得边地情景。诗中先以“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来勾划出一个餐风宿露、鞍马风尘的骑者形像,为“谁家子”的出现蓄势;紧接着又用“西来谁家子”一向来强调,然后以“自道新封侯”来点明骑者的身份与心理。“沙尘”、“雾露”两句可见旅途之艰辛,而“自道”一句却又见骑者的兴奋与自豪,在上层“呜咽令人愁”的基础上,格调为之一转。“前月发安西”以下八句是骑者即字文判官叙述沿途情景。先以四句写路途的遥远,又以两句写天气的恶劣,再以两句写道路的坎坷艰难,从各个方面极写“塞垣苦”,描绘极为真切。边塞如此艰辛而逼出的却是极高昂的情调:“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这就直接揭示出骑者的内心世界,以身许国,公而忘私。这样,上面对边塞苦寒的极力铺写,就成为了突出骑者的必要铺垫。建安诗人曹植曾在《白马篇》中描写了一个“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哪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赴边战士的形象。在两诗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这种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是古今相遇的。这些诗句,为“西来”的骑者所“自道”,是戍边将土坦率真诚的表白,也是诗人对他们的赞许,其中也表现了诗人的胸襟。

诗的最后八句又收笔写陇山夜景和诗人心境。诗人以“山口月”写所见,以“溪流与松风”写所闻,构成苍凉荒寒的陇山夜景,用它来牵动、来烘托诗人的“离忧”。“别家赖归梦,山塞多高忧”承上两句夜景写愁怀,诗的情调为之一抑,真切传达出远离家乡的诗人的情怀,而最后两句:“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情调顿时一扬,扣应题目“呈”字,以昂扬情调结束全诗。

全诗写初过陇山途中情景,时而有急促的行进,时而有深沉的乡思,时而有边塞的艰辛,时而有昂扬的斗志,使诗的情调如波浪汹涌,充分表达了初赴边塞的诗人复杂的情怀;而以“呜咽令人愁”开头,以“不愁前路修”结束,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这种慷慨昂扬的格调乃是作品的主旋律。由于有深刻的切身体验,诗中写景写事写情都极为真切,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

chū guò lǒng shān tú zhōng chéng yǔ wén pàn guān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yī yì guò yī yì, yì qí rú xīng liú.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píng míng fā xián yáng, mù jí lǒng shān tóu.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lǒng shuǐ bù kě tīng, wū yè lìng rén chóu.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shā chén pū mǎ hàn, wù lù níng diāo qiú.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xī lái shuí jiā zǐ, zì dào xīn fēng hóu.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qián yuè fā ān xī, lù shàng wú tíng liú.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dū hù yóu wèi dào, lái shí zài xī zhōu.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shí rì guò shā qì, zhōng cháo fēng bù xiū.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mǎ zǒu suì shí zhōng, sì tí jiē xuè liú.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wàn lǐ fèng wáng shì, yī shēn wú suǒ qiú.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yě zhī sāi yuán kǔ, qǐ wèi qī zǐ móu.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shān kǒu yuè yù chū, xiān zhào guān chéng lóu.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xī liú yǔ sōng fēng, jìng yè xiāng sōu liú.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bié jiā lài guī mèng, shān sāi duō lí yōu.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yǔ zi qiě xié shǒu, bù chóu qián lù xiū.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下面是“来时在西州”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来巢于林丛,时论在明公。在朝君最旧,西来昼夜流。州吏亦负笈。

来安顶上禅,时代邈已远。在楚裂地封,西过受降城。州城隐寒树。

来报主人公,时鸣春涧中。在处想空林,西楼下夕阴。州伯荷天宠。

来别败兰荪,时来江山春。在朝君最旧,西掖持醇酒。州民言刺史。

来别败兰荪,时过忆松筠。在边腹亦饱,西涧冰已消。州当定鼎处。

来参竹使符,时当贤大夫。在朝四十年,西风冷衾簟。州闾荷德声。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岑参的诗句“来时在西州”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来时在西州”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来时在西州”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