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兰陵王(为十年故人作)彩鸾归令(为张子安舞姬作)溪晚凉卜居招书侣_忆昨未知道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回棹平蕃曲三首庚桑楚夜泊渭津_漂漂东去客谒金门_东风恶。一杂曲歌辞·抛球乐宿京江口期刘昚虚不至南归阻雪观八阵图杂诗五首_婉彼嬴氏女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早春宴高陵滑少府(得升字)张义方的古诗词送人赴举_分有争忘得风入松·春园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晚秋过苏少府秋日望倚帝山晚秋西省寄上李韩二舍人送韦侍御湖南幕府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中吕·满庭芳·刺鸨母种树郭橐驼传江南遇雨初至封丘作丑奴儿(饯郑宪)西涧即事示卢陟燕山亭(中秋诸王席上作)三谣·蟠木谣上杭州姚郎中南歌子·天上星河转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千秋岁·数声鶗鴂第三十八章思帝乡_云髻坠,凤裴淑简介水调歌头(丁丑春与钟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好事近(再和)_一炷鼻端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赠韦赞善别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赏陆生文卷薄葬篇送裴校书婉兮娈兮谓之何哉桃之夭夭防有鹊巢公曰左之其之翟也佼人僚兮我有旨酒仲可怀也期我乎桑中施于中逵实劳我心求我庶士彼其之子维莠骄骄扬且之颜也谁昔然矣曷饮食之所谓伊人忘我实多有如皎日采采芣苢报之以琼琚有美一人胡然我念之岂不尔思载骤骎骎彼采艾兮有狐绥绥月出照兮其从如雨维以不永伤言至于漕东门之墠胡为乎泥中彼汾一曲谓之何哉承筐是将谭公维私不见子都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三花两蕊破蒙茸权龙褒盛小丛李曾伯王鉴李日华王驾李甘常浩姚燧文森喻凫杨果郑俞李华刘皂赵湘崔液李邺张松龄毛熙震曾敏之陈嘉言薛逢李伯瑜陈克明袁去华子思吴鼎芳杨无咎李德载
故山岁晚谁堪寄 > 诗句 > 古诗词
“故山岁晚谁堪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故山岁晚谁堪寄

诗句“故山岁晚谁堪寄”出自:

出自 宋代 王沂孙 的《花犯·苔梅》

《花犯·苔梅》

宋代 王沂孙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断魂十里。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玕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作者简介(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花犯·苔梅》王沂孙 赏析

“古婵娟,花鬟素靥,盈盈瞰流水”,以“古”字起笔描绘苔梅的苍古清奇之美。“古”字,以树龄之老,暗寓历尽沧桑、阅世甚深之意。“婵娟”,形态美好。“苍鬟”,形容苔丝如发鬟般飘垂。《梅谱》云:“苔梅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飘飘,殊为可玩。”靥者,及指妇女面容,以此喻梅花。“素”字,极写梅花的冰姿雪容。“盈盈”二字,风姿仪态之美。“瞰流水”,流水倒映梅姿,梅姿风态万千。梅奇水清,相映成趣。“断魂十里”承结前意,然后又一笔撇去,以“叹”字领起,写出“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打入离思羁情,“绀缕”,深青色的丝缕,此以指梅树上的苔丝。词人飘泊在外,本来离思正苦,眼下见苔丝飘失零落,更勾起满腹心思,纵使绀缕飘零,亦难系住。“叹”字着力极深,道出悲怀之苦、离思之深。再叹一声,则“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所谓“故山”,指故乡家山。“岁晚”,指暮年。“谁堪寄”,则谓无人可以寄语。“琅玕”指青竹。“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乡之情,对于每一个羁旅之人,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精神大菜。况人在暮年,孤寂无聊,心境自然极度忧伤家国丧乱之痛更使词人心绪纷乱,思前想后,往事历历如昨。想当年身披绿蓑,驾起孤舟,在寒浪里冲雪横渡,寻梅探胜。其情其景,悠哉乎。可往事不再,又有:“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谩记”是笔下着力之处,极言其不堪回首、想也无益的悲怆心情,感情色彩异常强烈、愁惨。

“三花两蕊破蒙茸”再点梅景。“三花两蕊”,言明数量稀少。“蒙茸”,谓梅花貌蓬松。“三花两蕊”即梅干上破苔丝而出的小梅。“破”字生动地写出小梅钻破苔丝而吐出花蕾的动态。“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小梅吐蕾较迟,似有别样情怀。“依依”,乃隐约之意。“恨”字含意,着落在“明珠轻委”四字。

小梅之恨在于游者任意攀折。如若联系到古谣:“西湖明珠自天降,龙凤飞舞到钱塘。”则德祐之难对于词人的词意不言自明。张惠言说:“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以此验证,“明珠轻委”的寓意自可明了。以明珠轻委为山河易手之恨,与篇首“古”字最为切合。虬于古梅所俯瞰的除了流水之外,还有人间兴亡。明珠遭弃,国已不国,“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却是古梅常态。“云卧”,言其高洁,不沾尘俗污垢。“稳”字,意谓深固不移。“蓝衣”即“蓝缕”之衣,此以指梅树苔衣。这三句写临安失守,而马麟夏禹王像古梅根深难徙,依然独守其处。它虽绀缕飘零,然而梅干苔丝依旧护守着残留的春光和憔悴的梅花。这自然是词人的自白。仕元,但感情上始终留恋南宋。词人不久即辞官归隐。元僧掘毁宋帝六陵,词人也曾作过控诉。他与张炎、周密等结社唱和,抒写亡国之痛。所以在“护春憔悴”的悲吟中也有几分“病翼惊秋,枯形阅世”的痛楚。然而在当时的情势下,词人只能空作兴亡之叹而已。分析至此,作者之心境只能如此。

“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几句面对着憔悴的梅花,词人日夜愁思。罗浮梦,事见《龙城录》乃讲隋人赵师雄在梅花树下的艳遇。后遂称梅花梦为罗浮梦。“半蟾”,犹半月,以蟾为月之代称。“挂晓”,月悬晓空,天将明。罗浮一梦,一觉醒来,天色欲晓,留下的是“但惆怅而已”,因而以结末二句一意贯串再加点化,写下了“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玉奴”,本南朝齐东昏侯妃潘氏,小字玉儿,齐亡后,义不受辱,被缢后,洁美如生。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云:“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咏梅而涉及玉奴,盖指梅花香气乃旧时贵妃灵魂归来所化。唤“玉奴归去”,又是写呼梅同去。

这一切是那样地清冷、空寂。以上四句所写的梦醒、人去的心理活动,都着眼于空虚二字,委婉深曲地表达了词人心中怅然若失的凄怆心境。梅花因其异常清绝、幽贞之姿,天赋无洁、凌寒之质,成为历代文人吟咏的题材。而古梅,象征一种天然标格,为人们所欣赏。这首词作于德佑之难后,是词人宋亡后心情的写照,词中充满家国悲凉之感。

huā fàn tái méi

花犯·苔梅

gǔ chán juān, cāng huán sù yè, yíng yíng kàn liú shuǐ.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duàn hún shí lǐ.

断魂十里。

tàn gàn lǚ piāo líng, nán xì lí sī.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gù shān suì wǎn shuí kān jì.

故山岁晚谁堪寄。

láng gān liáo zì yǐ.

琅玕聊自倚。

mán jì wǒ lǜ suō chōng xuě, gū zhōu hán làng lǐ.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sān huā liǎng ruǐ pò méng róng, yī yī shì yǒu hèn, míng zhū qīng wěi.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yún wò wěn, lán yī zhèng hù chūn qiáo cuì.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luó fú mèng bàn chán guà xiǎo, me fèng lěng shān zhōng rén zhà qǐ.

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

yòu huàn qǔ yù nú guī qù, yú xiāng kōng cuì bèi.

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下面是“故山岁晚谁堪寄”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故床无新裘,山花添圣酒。岁芳坐沦歇,晚风轻浪叠。谁伴白头翁,堪恨是春风。寄恨无因輈。

故巢吴苑树,山川半入吴。岁芳坐沦歇,晚景南路别。谁伴白头翁,堪恨是春风。寄傲遍林泉。

故道木阴浓,山碧溪溶溶。岁遍自成时,晚景寒鸦集。谁爱故城东,堪藏行雨龙。寄鹤眠云叟。

故道木阴浓,山碧溪溶溶。岁代殊相远,晚泊武昌岸。谁伴寂寥身,堪嗟无心人。寄怀丞相业。

故板尚支桥,山多离隐豹。岁伐竹山竹,晚归卧吾庐。谁把碧桐枝,堪嗟宦游子。寄辞收的博。

故道木阴浓,山高腊候浓。岁遍自成时,晚带鸣虫急。谁伴白头翁,堪恨是春风。寄尔江南管。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王沂孙的诗句“故山岁晚谁堪寄”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故山岁晚谁堪寄”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故山岁晚谁堪寄”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