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中秋月二首上元县(浙西作)享先农乐章·舒和有所思(一作宋之问诗)送永阳崔明府_古国群舒地张谓的古诗词裴谈简介赠郑山人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对菊_无艳无妖别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旅望(一作出塞行)寄刘少府山居冬夜喜魏扶见访因赠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江城子_幽香闲艳露省试恩赐耆老布帛(一作崔宗诗)夏冰歌题曲阿三昧王佛殿前孤石晚春寄吴融、于竞二侍郎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尚书命题瓦砚平齐行二首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韩庄闸舟中七夕蝶恋花(离小益作)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和武相公闻莺长安即事寄友人聪明反被聪明误送人之岭外临江仙(谢友人)唐扶简介春晚喜悟禅师自琉璃上方见过和李起居秋夜之作思游峨嵋寄林下诸友龙潭作杨昭俭的古诗词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游旧·残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南歌子_细细金丝柳李穆简介题道虔上人竹房浣溪沙(送汤词)谒金门_春事寂。苦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中匡第十九北固怀古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中吕】喜春来 秋夜邛有旨苕心之忧矣维锜及釜其谁知之与子同袍今者不乐无感我帨兮维叶萋萋东方自出狐裘在堂庶见素衣兮殆及公子同归彼黍离离娈彼诸姬何以畀之言告师氏赠之以勺药昼尔于茅宵尔索綯条其啸矣亦以御冬上入执宫功巧趋跄兮以写我忧葭菼揭揭独寐寤宿方涣涣兮曰至渭阳不可襄也蟋蟀在堂郇伯劳之雉离于罦差池其羽我马维骐亦既见止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说于株野温其如玉齿如瓠犀室人交徧摧我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我遭谗口身落此康骈王继鹏李涉裴潾岑羲朱熹李觏李颀张养浩姚鹄刘友贤杨徽之刘赞王湾唐思言裴谞陆希声冯延巳钱可复贾曾江总刘湾程准李翱陈京王泠然窦常李澄之萧泰来李东阳
狂风日暮起 > 诗句 > 古诗词
“狂风日暮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狂风日暮起

诗句“狂风日暮起”出自:

出自 宋代 欧阳修 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宋代 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作者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欧阳修 古诗注释

⑴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这组诗是为唱和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而作。

⑵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⑶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这里泛指华夏以外的各民族。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欧阳修 古诗赏析

这组诗第一首头四句,破空而来,用类似散文的诗语,写胡人游猎生活,晴示胡、汉之异。接着以“谁将汉女嫁胡儿”,接到明妃身上。写明妃以“汉女嫁胡儿”,以“如玉”之颜面,冒“无情”之“风沙”,而且“身行”之处,连“中国(指中原)人”也看不到,明示明妃“流落”之苦。接下用“推手为琵却手琶”,紧承“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却手”,犹言一推一放。“琵琶”本是象声词,如同现代说的“噼啪”,以乐器之声为乐器之名。一推一放,噼噼啪啪,刻画明妃满腔哀思,信手成曲。但琵琶哀音,却十分感人,连胡人听了“亦咨磋”不已。这种写法与王安石“沙上行人却回首”相同。以上三层,由胡、汉习俗之异,写到明妃流落之苦,再写到明妃思归作曲,谱入琵琶,层次井然,而重点在于这一琵琶“新声谱”。因为作者正是要就此抒发慨叹的。

“玉颜”句承上;“琵琶”句启下。脉络十分清晰,而笔势极为矫建。作者所要讲的就是琵琶“传入汉家”以后的反应。明妃的“思乡曲”,本应引起“汉家”的悲悯、同情与愤慨;然而“汉宫”中却将其视为“新声谱”来“争按”,以别人的苦楚,供自己享乐。“遗恨”、“苦声”并没有激起应有的反响。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汉宫中“纤纤女手”“学得琵琶不下堂”,正是因为统治者喜好这种“新声”的缘故;而喜好这种“新声”,正是因为他们“生于深宫之中”,根本不知道边塞之苦。这里讲的就不止“纤纤女手”了。自石晋割弃燕云十六州,北边广大地区在北宋一直没有恢复,有许许多多“流落死天涯”的百姓。仁宗时,辽国、西夏交替侵扰,而宋朝君臣却仍粉饰大平,宴安如故。“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这正是作者对居安忘危、不事振作的宋朝君臣的揭露与谴责。以前写明妃的人,或写明妃个人遭遇,或借以抒发“士不遇”的感慨,欧阳修却从夷夏之辨讲起,从国家大事着眼,这是他高于前人之处。而且,议论国事,却只就琵琶“新声”而言,能从小中见大,因而较《和王介甫明妃曲》后篇的“在诗中发议论”,艺术性更强。

第二首诗中“汉宫”四句化用西汉李延年诗歌之意,略叙明妃事实,笔力简劲。“绝色”两句,紧承前四句,妙在完全用“重色”的君王的口吻说话;“虽能”两句转向责备汉元帝,就事论事,语挟风霜。但这只是为下边两句作铺垫。

“耳目”两句,为全篇警策,宋人说它“切中膏肓”(《诗林广记》引钱晋斋语),得以广泛传诵。诗人说,眼前的美丑尚不能辨,万里之外的“夷狄”情况何以判断?又何以能制定制服“夷狄”之策呢?这是极深刻的历史见解,而又以诗语出之,千古罕见。事实却不是“制夷狄”而是为“夷狄”所“制”。因而自然引出“汉计诚已拙”这一判语。

“汉计诚已拙”语简意深,是全诗主旨所在。汉代的“和亲”与宋代的“岁币”,同是乞求和平,为计之拙,正复相同。诗中表面上是说汉朝,实际上是说宋朝。妙在一经点出,便立即转入“女色难自夸”,以接回明妃身上,否则就成了《和亲论》而不是《明妃曲》。

“明妃去时泪”四句,用泪洒花枝,风起花落,渲染悲剧气氛,形象生动,但主要用以引起“红颜”两句。这两句要明妃“自嗟”“薄命”,怨而不怒。欧阳修对王安石诗中讲的“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自深”等语,也像王回等人一样,有所误解,故下此两句,以使之符合于“温柔敦厚”的“诗教”。欧阳修、王安石的思想境界之差别,亦于此可见。但解释时也不能太坐实,像钱晋斋说是“末言非元帝之不知幸于明妃,乃明妃之命薄而不见幸于元帝”,则与篇首“天子初未识”,“耳目所及尚如此”相矛盾,有失于诗人“微而婉”之旨。

前一首写“汉宫”不知边塞苦,后一首写和亲政策之“计拙”,借汉言宋,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间叙事、抒情、议论杂出,转折跌宕,而自然流畅,形象鲜明,虽以文为诗而不失诗味。叶梦得说欧阳修“矫昆体,以气格为主”(《石林诗话》),这首诗正是以气格擅美的。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欧阳修 古诗创作背景

自汉代以来, 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诗人们乐于吟诵的题材,但在主题上大多不出“悲怨”二字。其中著名的如卢照邻《昭君怨》、李白《王昭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等都以渲染和挖掘悲剧内涵取胜。嘉祐四年(1059)王安石(字介甫)作《明妃曲二首》,议论新警,一时和者甚众。欧阳修也作两首以和。

hé wáng jiè fǔ míng fēi qū èr shǒu míng fēi qū hé wáng jiè fǔ zuò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hú rén yǐ ān mǎ wèi jiā, shè liè wèi sú.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quán gān cǎo měi wú cháng chù, niǎo jīng shòu hài zhēng chí zhú.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shuí jiāng hàn nǚ jià hú ér, fēng shā wú qíng mào rú yù.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shēn xíng bù yù zhōng guó rén, mǎ shàng zì zuò sī guī qū.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tuī shǒu wèi pí què shǒu pá, hú rén gòng tīng yì zī jiē.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yù yán liú luò sǐ tiān yá, pí pá què chuán lái hàn jiā.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hàn gōng zhēng àn xīn shēng pǔ, yí hèn yǐ shēn shēng gèng kǔ.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xiān xiān nǚ shǒu shēng dòng fáng, xué dé pí pá bù xià táng.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bù shí huáng yún chū sài lù, qǐ zhī cǐ shēng néng duàn cháng! hàn gōng yǒu jiā rén, tiān zǐ chū wèi shí,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yī zhāo suí hàn shǐ, yuǎn jià chán yú guó.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jué sè tiān xià wú, yī shī nán zài dé,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suī néng shā huà gōng, yú shì jìng hé yì?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ěr mù suǒ jí shàng rú cǐ, wàn lǐ ān néng zhì yí dí!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hàn jì chéng yǐ zhuō, nǚ sè nán zì kuā.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míng fēi qù shí lèi, sǎ xiàng zhī shàng huā.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kuáng fēng rì mù qǐ, piāo bó luò shuí jiā.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hóng yán shèng rén duō bó mìng, mò yuàn dōng fēng dāng zì jiē.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下面是“狂风日暮起”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狂风处处飘,风尘满黑貂。日爱蘅茅下,暮从碧山下。起覆旧绵衣。

狂嘲更让谁,风高翅羽垂。日薄蛟龙影,暮春三月晴。起草思南宫。

狂风吹不落,风动秋千索。日抱汉阴瓮,暮山归寺僧。起尝一瓯茗。

狂风簸枯榆,风尘游上路。日表继天祥,暮登蓟楼上。起穿黄草履。

狂飙怒秋林,风尘同古今。日彩沉青壁,暮见日入地。起草恋空频。

狂风吹古月,风堕松顶雪。日暗城乌宿,暮鸟投嬴木。起草鸣先路。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欧阳修的诗句“狂风日暮起”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狂风日暮起”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狂风日暮起”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