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经靖安里采桑子_昭华凤管知经咸阳北原逢唐兴刘主簿弟潘司马别业对花(一作武瓘诗,题云感事)水调歌头(和庞祐甫见寄)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情急招损,严厉生恨重联句一首_瀑溜闻窗外春晚泊船江村风流子(大石秋怨·秋景)春别曲南乡子_浅浅画双眉和张希复咏宣律和尚袈裟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赠别王侍御赴上都鲜于少府宅看花张继的古诗词宿毕侍御宅鹳雀楼晴望玉树曲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题越王台陌上赠美人(一作小放歌行)木兰花(汝阴湖上同东坡用六一韵)夜闻回雁中秋月彩如昼,寄上南海从翁侍御题朱庆馀闲居四首鹧鸪天(宴王园作)长安夜访澈上人生查子(稽山对雪有感)青玉案_芦花飘雪迷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聊题两绝郑瓘协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_天锡我宗盟夜宴观妓铜官山醉后绝句楚茨送客往睦州司马长卿第五十九章岳祠送薛近贬官龙门应制乘马数第六十九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陪新及第赴同年会郦生陆贾列传天宝题壁忆君王修我戈矛子之昌兮外御其务顾我则笑王于兴师雉离于罿昏以为期西方之人兮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自牧归荑溯洄从之其谁知之厌浥行露妻子好合有杕之杜掺执子之手兮有如皎日於我归说不如叔也士曰既且黾勉求之我躬不阅薄浣我衣云胡不喜彼苍者天我稼既同射则臧兮于沼于沚如可赎兮不可休思彼苍者天维此针虎我生之后彼美孟姜鹳鸣于垤在我闼兮俟我乎堂兮如可赎兮溉之釜鬵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乘月至一溪桥上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魏学洢刘复敬括崔枢韩熙载赵彦端楼钥白朴周渭李光侯寘冯伉李深熊孺登赵铎刘湾张维屏李冶刘向方孝孺方岳于敖慧净段弘古李明远高攀龙于良史董颖李东阳汪士慎
过酒家饮 > 诗句 > 古诗词
“过酒家饮”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过酒家饮

诗句“过酒家饮”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轼 的《西江月》

《西江月》

宋代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 ·顷在黄州翻译及注释

翻译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注释

⑴《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 :词牌名。

⑵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⑶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⑷层霄:弥漫的云气。

⑸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骄:壮健的样子。

⑹可惜:可爱。

⑺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⑻杜宇:杜鹃鸟。

《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 ·顷在黄州赏析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媲美。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溪”作一个量词,巧妙又无痕地把风,月与溪融为一体,并洗去了风尘世俗之感。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由于感情的挚浓,使比喻的客体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显得更鲜明,更生动。这种表现手法是从生活中来的,不背理,更不违情。月色皎洁,加之以醉人痴语,怪不得异想天开,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这是“情”。“情理交至”,这就更巧妙地揭开了词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这个境界是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如果有一丁点儿外物羼入,就会被损害,被践踏。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富的联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词中不去写“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词人真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难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给读者留下了第一次动人的印象。

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 ·顷在黄州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苏轼生活史的转折点,这飞来横灾彻底地粉碎了苏轼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从此以后,苏轼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但苏轼没有被痛苦压倒。他住在黄州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他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反映在创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此词是其中之一。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zhào yě mí mí qiǎn làng, héng kōng yǐn yǐn céng xiāo.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zhàng ní wèi jiě yù cōng jiāo, wǒ yù zuì mián fāng cǎo.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kě xī yī xī fēng yuè, mò jiào tà suì qióng yáo.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jiě ān yī zhěn lǜ yáng qiáo, dù yǔ yī shēng chūn xiǎo.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下面是“过酒家饮”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过此出门稀,酒开舟不系。家产既不事,饮食须自持。

过此出门稀,酒开舟不系。家爱方休杵,饮此杯中物。

过此无一事,酒酣益爽气。家本洞湖上,饮水得清凉。

过处若彗扫,酒乐今年少。家藏华岳深,饮酒及芳晨。

过汴夏云生,酒醒秋簟冷。家藏亡命儿,饮冰君命速。

过此忽悠悠,酒醒满离忧。家产日夜丰,饮马出长城。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轼的诗句“过酒家饮”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过酒家饮”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过酒家饮”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