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和袭美寄同年韦校书满江红_敲碎离愁,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至德中赠内兄刘赞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南征怨愁倚阑(三荣道上赋)赋得春风扇微和_暧暧当迟日张灿的古诗词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闽中别所知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朝中措(上元席上和赵智夫,时小雨)闻雁_何处人惊起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闻叶蒙及第贻亮上人生查子_春心如杜鹃万年欢(硕人生日)白头吟_汉家天宇阔送客归淮南终南山_带雪复衔春贺新郎(游水东周家花园)绿意梁司马画马歌陈·虞居士张子友简介法曲献仙音(题姜子野雪溪图)长门怨二首_寂寞故宫春盛山十二诗·流杯渠点绛唇(送常守陈正同应之还朝)答孟侍御早朝见寄病题二首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题方睦上人月台观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贺收复秦原诸州诗长城_秦帝防胡虏剡溪行却寄新别者江头四咏·花鸭寄临海姚中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定风波_上客休辞酒元丹丘歌元日寄韦氏妹和僧咏牡丹春郊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去声猗傩其枝我有嘉宾左旋右抽彼美淑姬黻衣绣裳谓我心忧雨雪其霏委委佗佗俾无訧兮从公于狩求我庶士彼姝者子如切如磋绵绵葛藟周道倭迟娈彼诸姬嘒彼小星岂不怀归萚兮萚兮伐木许许以御乱兮独行踽踽今我不乐俴驷孔群伊其相谑云谁之思相彼鸟矣鸿飞遵陆叔兮伯兮谁能亨鱼何彼襛矣我送舅氏黾勉同心丘中有李维子之故悔予不将兮有敦瓜苦彼汾沮洳丘中有麦将其来施施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李涉朱庆余罗让陈与义孔丘张祜杜奕杜遵礼司马光赵令峙丰干姚向许景先刘著唐远悊宋若华岐伯郑义真杨师道梁鸿郑澣林杰张佐马彦良张耒薛昭纬萧悫鱼又玄孙膑沈东美
不知边地别 > 诗句 > 古诗词
“不知边地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知边地别

诗句“不知边地别”出自: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唐代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作者简介(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高适 古诗注释

⑴青夷军:当作“清夷军”,唐代戍边军队名称,驻地在今河北怀来东南。

⑵边地别:指边地的气候与内地有区别。

⑶漫漫:无穷无尽。

⑷古镇:指居庸关。青山:指居庸山。

⑸堪迟:意为勉强迟迟行进。

⑹策:安边之策。

⑺东山:东晋谢安隐居之地。

⑻登顿:上上下下,指翻山越岭,行路艰难。

⑼微禄:微薄的俸禄。

⑽绝坂:极陡的山坡。

⑾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员服青袍。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高适 古诗创作背景

公元750年(唐天宝九年)秋天,四十七岁的高适以河南封丘县尉的身份送兵到驻在妫川(今河北怀来)城内的清夷军。这组诗是诗人在当年冬天送兵返回途中,进入河北昌平居庸关时所作。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高适 古诗鉴赏

第一首诗写边地气候,是这组诗展开的大背景。这首诗的特点,就在于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艰难和边塞的寒冷结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写,使之生动感人。首联是写自己独自行走了很久,在漫长的征途中去时十分艰难,此时回来也十分艰难。“去”,指前往清夷军送兵;“转”,即回,返入居庸关。这一联先从行役写起,“匹马”表明孤独;“行将久”,暗示路途遥远、人困马乏。“难”,不仅指山路的坎坷崎岖,也包含边地冰雪严寒之苦,为中间二联写边塞寒冷,作了巧妙的过渡。中间两联,突出表现居庸关一带的寒冷气候。颔联是说自己原来不知道边塞和内地的气候差别如此之大,此时只惊讶客子衣服的单薄。这一联妙在写“寒”字而不说穿。诗人送兵去时是秋天,边塞还不太寒冷,还显不出与内地在气候上的明显区别,而冬日回还,北风凛冽,积雪满地,才发觉到寒不可挡。说:“不知”,实为已经深知,吞吐含茹,措语婉曲。写人对气候的感觉,字面上没有“寒”字,而读来已觉寒气逼人,真是“不寒而栗”了。颈联是写因为气候寒冷,泉水流动的声音也显得悲苦,山上的树叶已经干落,十分空旷。颈联的意思十分曲折。上句正面点出“冷”字,但并非诗人直接感受,而是通过泉声的悲苦间接感觉的。连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不言而喻了。再看山上的树木,也抵挡不住寒威,叶子全部干落了。通过树木的感觉,曲折地传达出人的感觉。这两句都是透过一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将瘆人的酷寒,通过水和树,表现得十分曲折深入,给人以一波三折之感。同时,这两句也是对居庸关一带的实景描绘。居庸关坐落在险峻的峡谷之中,两边峰峦耸峙,一道溪水从关侧流过。诗人从精炼的字句中,展示了形象的画面,透出雄浑苍凉之感。在着力描写居庸关一带的严寒之后,作者抬首瞻望前路,从描写边塞从容地转到描写行役,再一次发出征路遥遥的慨叹。尾联的意思是:不要认为进入了居庸关,就走完了艰险、高寒的关塞,那前面云雾弥漫、冰雪覆盖,路途还遥遥无际呢!居庸关在昌平县西北,是长城要口之一,与紫荆、倒马合称“内三关”,从塞北过了居庸关,山势渐缓,即进入华北平原,气温也相应升高一点,但毕竟是在冬天,仍然寒冷。“云雪尚漫漫”一句,是对过关以后的景象和寒冷的描写,也蕴涵着征路漫长的意思。这一联与首联“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相呼应,全诗从写行役开始,继而描写边塞,最后又以写行役结束,形成一种回环的结构,给人一种谨严而浑然的美感。

第二首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全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极尽凄美;承此而总结此次出使的收获,但到此时不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于是追述先贤,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归去”之念。但诗人的“归去”不是真的归隐,而是为了出仕,是保存实力,积累力量的行动。

第三首诗言辞愤懑,其中的景物描写耐人寻味。全诗先写自己忙碌而无所作为,表达了对此种生活的厌倦;随之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对身居卑职的无奈;连看到的景物也仿佛助长着诗人的这种情绪;最后诗人终于在反复思索、对比后,愤而表露出弃官而去的心志。《旧唐书》载:“(适)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这段记载这与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十分切合。

shǐ qīng yí jūn rù jū yōng sān shǒu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pǐ mǎ xíng jiāng jiǔ, zhēng tú qù zhuǎn nán.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bù zhī biān dì bié, zhǐ yà kè yī dān.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xī lěng quán shēng kǔ, shān kōng mù yè gàn.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mò yán guān sài jí, yún xuě shàng màn màn.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gǔ zhèn qīng shān kǒu, hán fēng luò rì shí.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yán luán niǎo bù guò, bīng xuě mǎ kān chí.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chū sài yīng wú cè, huán jiā lài yǒu qī.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dōng shān zú sōng guì, guī qù jié máo cí.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dēng dùn qū zhēng qí, qī chí kuì bǎo dāo.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yuǎn xíng jīn ruò cǐ, wēi lù guǒ tú láo.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jué bǎn shuǐ lián xià, qún fēng yún gòng gāo.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zì kān chéng bái shǒu, hé shì yī qīng páo.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下面是“不知边地别”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不爱旸温暾,知君更待论。边草贼回春,地远独行春。别愁今尚醉。

不碍九枝灯,知音在谏省。边草贼回春,地远独行春。别床铺枕席。

不爱事耕稼,知君绿桑下。边尘计日清,地僻春来静。别罢空徘徊。

不悲花落早,知上太山道。边鄙筹贤相,地出浮云上。别处去家远。

不报小人雠,知尉黔中后。边草贼回春,地融春力润。别愁连旦暮。

不报水齐檐,知不竞喧妍。边草入夏生,地久微子封。别处秋泉声。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高适的诗句“不知边地别”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不知边地别”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不知边地别”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