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四月南乡子·中秋不见月对杂花文宴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一绝寄之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重刑令第十三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梁章钜简介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旅泊吴门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燕太子同张侍御咏兴宁寺经藏院海石榴花满江红(大热卧疾,浸石种蒲,强作凉想)龙翔寺阁夜怀渭南张少府享太庙乐章_于铄丕嗣,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种树郭橐驼传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扈从御宿池临江仙_诸君亦不果郑綮简介骆宾王简介送崔山人归山徐锡麟的古诗词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一作瞩目应令,一作明皇诗)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蛱蝶请客感旧诗卷飞云亭士相见山驿梅花施而无求,求之无功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梅花岭记浪淘沙_落日在阑干酬李处士山中见赠云(一作杜牧诗)田家秋日送友【双调】清江引_少年身正值秦西巴纵麑送李端公赴东都献薛仆射秣陵怀古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寄姚谏议_鸣鞭静路尘薛稷的古诗词猗傩其枝惠而好我雉鸣求其牡置之河之漘兮可以沤菅辗转反侧彼美淑姬曷月予还归哉云谁之思瞻彼日月威仪棣棣蓺麻如之何肃肃宵征苟亦无然泄泄其羽今夕何夕维参与昴不知我者可以履霜凯风自南洵有情兮女子善怀匍匐救之有女仳离展我甥兮不如我同父河水洋洋不可以茹於女信处士曰既且献于公所不如我同姓予美亡此微君之故有兔爰爰予美亡此王事敦我齿如瓠犀丘中有麦何多日也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魏禧朱凯魏学洢徐贤妃魏元忠陈翊席元明卢藏用柯丹邱欧阳澥汤式武瓘孔温业裴廷裕刘蕃芮挺章陈道复裴夷直张文收孛罗御史胥偃江淹程公许赵蕃张濯苏曼殊樊晃董君瑞黄颇隋炀帝
小妆弄影照清池 > 诗句 > 古诗词
“小妆弄影照清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小妆弄影照清池

诗句“小妆弄影照清池”出自: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的《浣溪沙》

《浣溪沙》

宋代 周邦彦

争挽桐花两鬓垂。

小妆弄影照清池

出帘踏袜趁蜂儿。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

夜寒谁肯剪春衣。

作者简介(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周邦彦 ·争挽桐花两鬓垂题解

本篇是怀人之作,怀念旧日相恋的女子。上片写女子未嫁前的可爱和美丽形象。下片写所恋女子嫁给别人,婚后有无尽哀愁,而自己对她倍加思念。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周邦彦 ·争挽桐花两鬓垂句解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

二句刻划出一个顾影自怜的少女形象。桐花,是当时女子的一种流行发式。词人笔下的女子极爱美,“争挽”桐花之髻,刻意要将众女子比下去。“两鬓垂”,是临池照影所自见。“小妆”之“小”,不是形容“妆”小,而是形容人的情貌。唐宋词常以“痴小”一词,形容痴情的妙龄女子。“弄影”之“弄”,见出自怜。上句既是“桐花”名髻,下句自不可以不是“小妆”、“清池”。三者皆清丽。“桐花”虽是发式,亦应时令。“桐花”二字,极有影响。清人王士祯《蝶恋花·闺怨》词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之句,为时人所激赏,因此获得“王桐花”的美誉。王桐花的灵感,或许来自这里。

出帘踏袜趁蜂儿

出帘,是掀起门帘而出。踏袜,是因爱惜春时,不忍践踏芳草,故着袜而出,以示轻柔。又曹植《洛神赋》用“罗袜生尘”,写女子步态轻盈,言“袜”固胜于“鞋”。趁,有追赶之意。蜂儿,即黄蜂。黄蜂,和粉蝶,都是春花的伴侣,是春天的象征。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

跳脱,即腕钏,是女子戴在腕上的手镯。“添金”之“金”字,是指“跳脱”的质地是金的,“添”字不是说“金”的成色有所增添,而是说腕上添了一双金跳脱。“双腕重”之“重”,自然也是说的金质跳脱分量很足,但“双腕”嵌在“跳脱添金”和“重”之间,是突出着跳脱之人的感觉。此句遣词手法颇讲究,正是周邦彦一贯的作风。“添金”之“添”,自是从无到有,暗示着人物身份发生变化。此句之“重”,与上片“小妆弄影照清池”之“小”、“清”,风神截然不同。上片乃写女子未嫁之前事,下片则写女子出阁之后,故相对于上片之痴小,女子之神情,至下片已是贵气而凝重。然而,富贵不掩其悲。琵琶者,乃女子常用之乐器,往往寄托悲情。文学传统中,昭君出塞也罢,白居易《琵琶行》也罢,都以琵琶表现女子之悲。《琵琶行》有“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之句,“琵琶拨尽四弦悲”自是从中花出,而“拨尽”二字,实则暗示女子心中有无尽之悲愁。

夜寒谁肯剪春衣

此句说出谜底。原来本篇是怀人之作,上下片之间有今昔之感。上片之痴小女子已嫁作人妇,贵则贵矣,然所嫁非人,陪伴她的自然是无尽的哀愁。而我(女子之旧情人)亦形单影只。夜寒之际,有谁肯为我裁剪春衣呢?今昔对比,徒有万千感慨。愈发觉得女子之好,内心也愈发酸楚。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周邦彦 ·争挽桐花两鬓垂评解

周邦彦小令能放能收。全词六句,前五句只是白描,末一句才说出谜底来。上下片之间是今昔对比,但却只是不动声色地呈现。展现给读者许许多多的美丽,最后才告诉读者一个悲苦的结局,强烈的反差,真是令人欲不伤悲而不得已。周邦彦多情之人,复以绝妙之手法来展现伤心之事,此真令人心碎之作。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zhēng wǎn tóng huā liǎng bìn chuí.

争挽桐花两鬓垂。

xiǎo zhuāng nòng yǐng zhào qīng chí.

小妆弄影照清池。

chū lián tà wà chèn fēng ér.

出帘踏袜趁蜂儿。

tiào tuō tiān jīn shuāng wàn zhòng, pí pá bō jǐn sì xián bēi.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

yè hán shuí kěn jiǎn chūn yī.

夜寒谁肯剪春衣。

下面是“小妆弄影照清池”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小白犹尊周,妆奁闭晓愁。弄电不辍手,影碎疑冲斗。照璧台圆月,清商入疏越。池边秋蓼红。

小臣叨备位,妆罢出帘帷。弄兵隳震业,影殿临丹壑。照此谁家楼,清笳悲画绶。池边无主禽。

小臣叨备位,妆罢出帘帷。弄篙莫溅水,影乱铜乌吹。照车十二乘,清羸坐石棱。池边成独酌。

小臣哀绝笔,妆成独见时。弄篙莫溅水,影答余他岁。照壁喜见蝎,清眸未纵赊。池边更无事。

小臣观吉从,妆镜晚窥红。弄河移砥柱,影占徘徊处。照出众楼雉,清波为裳衣。池草暗生春。

小才难大用,妆台烛影重。弄春如不及,影入春潭碧。照此月倍苦,清逼瘴根徂。池边开一室。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周邦彦的诗句“小妆弄影照清池”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小妆弄影照清池”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小妆弄影照清池”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