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桐竹赠张燕公清平乐_春愁南陌,王观的古诗词虞美人(寄人觅梅)赠刘五经秋晚郊居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江南春_江南杨柳春寄张元夫教战_犬韬送王毂及第后归江西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古阳关(寄无霅·八弟宰宝应)鹧鸪天_一点残红欲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郭利贞的古诗词适意二首翁卷的古诗词赠乔琳(一作刘昚虚诗)人面桃花相映红登郡前山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卜算子_见也如何暮送崔主簿赴夏阳陈遗至孝秋晚留题鲁望郊居二首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题中用韵)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一作暮作秋见菊)_菊洞户二十二韵江中对月雨霁晚眺(庚子年冬大驾幸蜀后作)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寄国子杨巨源祭酒蓦山溪(忆古人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因成此词)五正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送阳翟张主簿之任哭方玄英先生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甘子堂陪宴上韦大夫送客_明月孤舟远冬至日祥风应候(一作穆寂诗)花心动(荷花·夏景)霜天晓角_玄霜绛雪。昭君怨(悼亡)岂无他士适子之馆兮子不我思九十其仪无思远人皇驳其马苟无饥渴驷介麃麃永矢弗过不死何为垂带悸兮倡予要女彼采萧兮其虚其邪窈窕淑女如琢如磨视尔如荍不流束薪曷饮食之叔兮伯兮说于农郊壹发五豵如此粲者何死则同穴谓予不信伐木许许毳衣如璊以御乱兮胡然我念之无冬无夏无使我心悲兮惴惴其栗迁于乔木胡不佽焉上慎旃哉方涣涣兮惴惴其栗翘翘错薪夙兴夜寐言之丑也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俞樾魏学洢杨梓徐延寿潘良贵富嘉谟牛凤及白行简赵徵明裴光庭窦叔向许棠张旭陈子龙吕得胜崔庸裴耀卿熊孺登谢勮洪亮吉陈九流恽寿平岳伯川王泠然于逖林宽李存勖张佐黄颇李东阳
明日又乘风去 > 诗句 > 古诗词
“明日又乘风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明日又乘风去

诗句“明日又乘风去”出自:

出自 宋代 陆游 的《好事近》

《好事近》

宋代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陆游 ·湓口放船归翻译及注释

翻译

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两岸色彩醒目的白苹和红蓼,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

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反正一年四季吃的东西不用愁。等夜宿一晚,第二天又乘风顺流,随意飘荡,不管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注释

①《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陆游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陆游 》, 词牌名,又名 《钓船笛》。“近”指舞曲前奏,属大曲中的一个曲调。

②湓(pén)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

③散花洲:古战场。散花洲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舆地纪胜》载:“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吴王迎之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故谓之吴王散花洲。”

④白蘋(píng):蕨类植物,现代称为田字草、四叶菜,多年生浅水植物。《尔雅翼》:蘋似槐叶,而连生浅水中,五月有华白色,故谓之白蘋。有人认为白蘋是水鳖。

⑤红蓼(liǎo):红蓼是长在岸边比较常见的植物。

⑥沽(gū)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⑦菱(líng):水生植物。两角为菱,四角为芰。芡(qiàn):鸡头。《说文》按:花似鸡冠,实苞如鸡首,故名。生于池沼中的一种一年生大水草,体表有刺,叶圆而大,浮于水面,花茎伸长于水面上,顶生一花,紫色,浆果球形,果内胚乳白粉质,可食用。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陆游 ·湓口放船归鉴赏

上阕首二句,点明了作者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散花洲这个地名,是有典故的。陆游的一生中,曾在散花洲夜宿过两次,写这首词时,是第二次。陆游是爱国诗人,是很想收回金国所占失地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诗人。而当他到了散花洲时,应该会对孙权在散花洲犒劳赤壁之战大胜的周瑜及将士这段历史有很深的感慨。陆游的抱负一直到他80多岁去世时,都是没有实现的。而且,这段时期陆游在从福建专管茶盐的提举改任到江西做提举,应该是离朝廷又近了一点,心中是有希翼在的,可提举又并不是个什么很大的官职。同时,陆游在这段时间,是个被同僚认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的人,那么,他对实现抱负,又的确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他应该一直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

次两句,就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这里应该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白苹和红蓼,色彩就很醒目了,再加上新绿的大背景,多么地美。蓑,这里是指的船上覆盖的草顶。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但全首词都没有写有雨,没有雨,就一般不会穿蓑衣。“映一蓑新绿”的意思,应该是绿色的大背景,绿树、绿草、绿水映衬着这一艘小船(一蓑就是代指小船了),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的美,在这二句中表现得非常好,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读到这里,可以想象陆游的心情应该是闲适遣玩般的兴致。

到了下阕,作者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首先谈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这不过是借酒消愁而已。“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陆游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到处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理想、抱负了就好。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懒得想了。这里“江南江北”仍是有含义的。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部分地区被金国所占。那么,陆游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吗?他的理想抱负,想收回故地的理想,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他并没有,一直到老,他都是积极的。他并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的旷达自适的心情。下阕写得沉郁,在表面词意下,还隐藏着更多的难言的心情。从“任”字就可以看出这点,如果很自适,他不会使用这个“任”字。平时口头语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这里带有一点无可奈何又赌气的意味。而且,他仍是为官的,而且一直都在做官,到他70多岁了,皇帝诏他仍是出来做了官的。他不是范蠡,他并不是那种无所求的人。

整首词表达了陆游当时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是陆游无意识中从词句中表达出来的,有叶嘉莹先生所说的“具含了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陆游 ·湓口放船归创作背景

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专管福建茶盐专卖的)。次年,改提举江南西路(在今江西省)。这首《《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陆游 》,是陆游在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由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改任提举江南西路时所写。当时陆游54岁,在东归江行途中连写十多首《《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陆游 》词,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pén kǒu fàng chuán guī, bó mù sàn huā zhōu sù.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liǎng àn bái píng hóng liǎo, yìng yī suō xīn lǜ.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yǒu gū jiǔ chù biàn wèi jiā, líng qiàn sì shí zú.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míng rì yòu chéng fēng qù, rèn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下面是“明日又乘风去”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明朝出浣纱,日授休门法。又报产灵芝,乘暖著轻衣。风悲蝉更号,去来三恶道。

明必万年明,日长原野静。又裁绝交书,乘晓南湖去。风摆两枝开,去便不归来。

明朝拜嘉庆,日丽重阳景。又不为我栖,乘龟兼戴豸。风白九江波,去年潼关破。

明朝乘兴寻,日车隐昆仑。又惭复因循,乘春处处寻。风惫原上旌,去年君点行。

明必万年明,日处转双旌。又爱从禽乐,乘龙日尚赊。风案展开书,去帆不安幅。

明朝长信宫,日尽夜台空。又惭复因循,乘月期招寻。风悲日凄凄,去程风刺刺。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陆游的诗句“明日又乘风去”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明日又乘风去”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明日又乘风去”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