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昭君怨_春院深深莺忆秦娥(元夕)戏题木兰花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论诗·坎井鸣蛙自一天送上人春日题山家生查子_浪荡去未来上鲍大夫(防)微子篇青云干吕_郁郁复纷纷清明日对酒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咏竹根珓子伤歙州陈二使君观回军三韵读道德经冬日田园杂兴十二首_村巷冬年见俗情梦入关送刘四生查子(重叶梅)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巫山枕障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宿州天庆观殿门留赠符离道士一将功成万骨枯惜黄花慢(夷则羽菊)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双调】落梅风_湖上山翁醉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相和歌辞·大堤曲_汉水临襄阳探春令_搦儿身分,送人南归_分手向天涯采莲舞题圣女庙秋夜怀紫阁峰僧题真州精舍小重山_飘径梅英雪鹊桥仙_一竿风月临江仙(闲居感旧)隋宫怀古赠李颀赠武处士新乐府辞春尽独游慈恩寺南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宿洄溪翁宅瑞鹤仙(众会谢右司赵鄂州劝酒二首右司)鹧鸪天(客有作北里选胜图,冠以曲子名,东风第一枝,寒夜溪行舟中作既见君子灼灼其华野有死麕敝予又改作兮寤言不寐一苇杭之不可方思彼其之子彼其之子与子偕作予子行役维鸠盈之蚕月条桑隰有游龙不流束薪慆慆不归壹发五豵宛丘之下行与子还兮二子乘舟谓予不信要我乎上宫爰有寒泉岂无服马职思其外岂不尔思驾言出游虎韔镂膺蘧篨不鲜棘心夭夭婆娑其下大夫跋涉卫侯之妻莫敢遑息在我闼兮邢侯之姨葛生蒙楚德音不忘彼君子兮不承权舆枝头要看如豆百卉开时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刻楮三年谩夸煮石成丹柳恽周晋杜仁杰王铎邾仲谊孙偓王羲之张熙纯周彦昭封行高晁补之李唐宾李舜弦孟云卿钟惺王慎中陆敬江为王诜李敬玄褚载贾固吉中孚李昂英郑獬蔡幼学王琪姜夔无名汪元亨
一枝三四 > 诗句 > 古诗词
“一枝三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枝三四

诗句“一枝三四”出自:

出自 宋代 李弥逊 的《十月桃》

《十月桃》

宋代 李弥逊

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

刻楮三年,谩夸煮石成丹。

梨花带雨难并,似玉妃、寂寞微潸。

瑶台空阔,露下星坠,零乱风鬟。

记前回、拥盖西园。

花信被山烟,著意邀阑。

盏面横斜,大家月底颓然。

如今万点难缀,共苍苔、打合成班。

诗翁何似,劝春莫交,粉淡香残。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shí yuè táo

十月桃

yī zhī sān sì, nòng shū yīng xiù sè, tè dì shēng hán.

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

kè chǔ sān nián, mán kuā zhǔ shí chéng dān.

刻楮三年,谩夸煮石成丹。

lí huā dài yǔ nán bìng, shì yù fēi jì mò wēi shān.

梨花带雨难并,似玉妃、寂寞微潸。

yáo tái kōng kuò, lù xià xīng zhuì, líng luàn fēng huán.

瑶台空阔,露下星坠,零乱风鬟。

jì qián huí yōng gài xī yuán.

记前回、拥盖西园。

huā xìn bèi shān yān, zhe yì yāo lán.

花信被山烟,著意邀阑。

zhǎn miàn héng xié, dà jiā yuè dǐ tuí rán.

盏面横斜,大家月底颓然。

rú jīn wàn diǎn nán zhuì, gòng cāng tái dǎ hé chéng bān.

如今万点难缀,共苍苔、打合成班。

shī wēng hé sì, quàn chūn mò jiāo, fěn dàn xiāng cán.

诗翁何似,劝春莫交,粉淡香残。

下面是“一枝三四”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一罢广陵散,枝褭易抽簪。三百年如此,四海奋羽仪。

一败一成功,枝寒梨已红。三杯面上热,四方贡艺者。

一百杖头钱,枝弱禽惊践。三巴客问津,四野气难侵。

一哀尚能继,枝含馀露湿。三杯弄宝刀,四騑将戒道。

一哀尚能继,枝梢动拂衣。三杯即酩酊,四望非人境。

一百放一下,枝拂行苔鹤。三杯蓝尾酒,四顾登高丘。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李弥逊的诗句“一枝三四”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一枝三四”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一枝三四”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