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岁暮题杨录事江亭(杨生,蜀客)冬夜答客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夜偶诗客操公作偶作五首台城路(寄子发)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书阁即侍御所创)春眠_枕低被暖身安稳房琯的古诗词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花源【双调】殿前欢_对菊自叹可紫薇花_素秋寒露重秋怨牛渚夜泊林居喜崔三博远至怀赠操禅师沁园春_情若连环,菩萨蛮_画檐细雨偏吴·吕蒙王恽简介于濆的古诗词白髭和张仆射塞下曲(一作卢纶诗)卢言的古诗词武元衡简介再游玄都观西江月_问讯湖边春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寄省中知己兰陵王_绮霞散。空诉衷情_青衫初入九重城南乡子_夜雨滴空阶送友人游湘中酬漳州张九使君和李仆射秋日病中作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蝶恋花_卷絮风头寒多虞山中寄诗友蛮州(一作杜牧诗,题云蛮中醉)秋夜寄僧(一作秋夜寄弘济上人)惜分飞(别吴作)_消暑楼前双溪市珍珠令摸鱼儿(东皋寓居)魏书二十一茶诗_嫩芽香且灵丹凤吟(无射商赋陈宗之芸居楼)静中观心,真妄毕见白帝城最高楼鼓瑟鼓琴谓他人父四马既闲不能蓺稷黍其虚其邪其实之肴夭之沃沃有女如玉昏以为期既曰告止胡能有定其子在梅如鼓瑟琴三岁贯女乘彼垝垣道阻且长雄雉于飞美人之贻有鸮萃止岂其取妻远兄弟父母其心塞渊维士与女行与子逝兮鲁道有荡猗嗟娈兮九月授衣无使我心悲兮何以卒岁咥其笑矣还予授子之粲兮彼其之子不狩不猎琼瑰玉佩载疐其尾南有樛木不可方思愿言则怀衣裳楚楚慆慆不归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是以为恭世子也康与之赵禹圭吕太一吕渭僧凤南卓志南李斯陈元光王表叶绍翁张灿吴敬梓胥偃吴淇邵偃蔡伸吴融雍裕之赵璜张升陈继儒韦承庆窦蒙皎然李泌李嶷徐俯骆浚王晙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 > 诗句 > 古诗词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

诗句“伯氏不出而图吾君”出自:

出自 先秦 佚名 的《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先秦 佚名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

君谓我欲弑君也。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

分类: 古文观止对话写人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佚名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晋献公要杀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亲表明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要有骊姬才舒服,我要是揭发她对我的诬陷,那就太伤老人家的心了。”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何不逃走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认准我要谋害他。天下哪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谁会收留背着弑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师傅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至难免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然而,我的国君老了,他的爱子奚齐还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不出来为国君谋划政事也就罢了,如果您出来为国君筹划政事,申生虽死也蒙受您的恩惠。”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就自杀了。因此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注释

①晋献公:晋国国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妾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出外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献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饲犬,犬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申生自缢。公子重耳、夷吾也被牵连,为避祸而出逃。

②重耳:申生异母弟,即晋文公。

③盍(hé):通“何”,何不。

④安:安逸,安适,舒服。

⑤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⑥辞:辞别,诀别。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⑦伯氏:对狐突的敬称。念:记住。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⑧爱其死:吝惜其死。

⑨子:君之子,指骊姬之子奚齐,时年六岁。国家多难:申生预料死后,其弟兄将因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伯氏”二句:是两个相关的假设句。不出:狐突劝申生出逃,申生没有听从,狐突在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就推托有病,在家不出。图吾君:为吾君图。图,谋划,策划。赐:恩惠。稽首:叩头到地,最恭敬的跪拜礼。恭:申生的谥号。“恭”是敬顺事上的意思。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仍然顺从而自杀,所以谥“恭”。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佚名 古诗赏析

这篇150字的短文,没有议论,没有说教,甚至没有一句客观的描述和抒情的词语,有的只是一段对话,一段独白,完全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它却写得委婉曲折,血泪交织,十分动情。

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使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能继承君位就诬陷太子,说太子要谋杀其父献公,献公轻信骊姬,逼迫太子申生自尽。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既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扬君父之过,终于含冤自杀。文章头一句“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开始就造成一种恐怖、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气氛。骊姬因阴谋得逞而偷着乐的得意神情,老而昏聩的献公要杀亲子的愤怒与沉痛,尽在不言中。而申生众多的兄弟们,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亲者,仇者又会有什么反应?申生自己有什么反应?都令读者产生悬念。然而被杀者申生却坦然自若,从容面对死亡。作者把残酷的环境与申生坦然的心境加以强烈地对比,并在对比的反差中,揭示人物的忠孝之心,塑造人物的形象。先是重耳与申生的对话。申生对重耳的“盍言”、“盍行”的回答,一不辩白,是怕伤老父的心;二不出走,是怕扬父之过。一般情况下的忠孝,不会引人注目;儿子蒙受亲生父亲的冤屈,能无怨无恨,从容就死,就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申生与重耳的对话,表现了申生尽忠尽孝于生前;那么,申生派人代表他与老师狐突的诀别辞,乃是尽忠孝于身后。“伯氏”二句,表明申生在临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君国,想的还是在自己死后贤士大夫如何帮助君上治国安邦。“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这十个字,既表现了他临死前的清醒认识,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患以及对老父、幼弟的深切关爱。饱含感情,一字一泪。这种愚忠愚孝,今天看来,过于迂腐,未免可笑,但此文之所以催人泪下,似乎也正在于一个“愚”字。

jìn xiàn gōng shā shì zǐ shēn shēng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jìn xiàn gōng jiāng shā qí shì zǐ shēn shēng, gōng zǐ zhòng ěr wèi zhī yuē:" zi hé yán zi zhī zhì yú gōng hū?" shì zǐ yuē:" bù kě.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jūn ān lí jī, shì wǒ shāng gōng zhī xīn yě.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 yuē:" rán zé hé xíng hū?" shì zǐ yuē:" bù kě.

”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

jūn wèi wǒ yù shì jūn yě.

君谓我欲弑君也。

tiān xià qǐ yǒu wú fù zhī guó zāi? wú hé xíng rú zhī?" shǐ rén cí yú hú tū yuē:" shēn shēng yǒu zuì, bù niàn bó shì zhī yán yě, yǐ zhì yú sǐ.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shēn shēng bù gǎn ài qí sǐ.

申生不敢爱其死。

suī rán, wú jūn lǎo yǐ, zi shǎo, guó jiā duō nàn.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bó shì bù chū ér tú wú jūn, bó shì gǒu chū ér tú wú jūn, shēn shēng shòu cì ér sǐ.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 zài bài qǐ shǒu, nǎi zú.

”再拜稽首,乃卒。

shì yǐ wéi gōng shì zǐ yě.

是以为恭世子也。

下面是“伯氏不出而图吾君”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伯鸾甘寄食,不悲花落早,出定闻残角。而不忘尔言,图功胜必全。吾辈道何穷,君才既不穷。

伯淮与季江,不报水齐檐,出处春无雁。而不忘尔言,图经宜细览。吾病得淹留,君御狐白裘。

伯淮与季江,不悲焚烧苦,出郊已清目。而封审食其,图进岂前期。吾爱白乐天,君非驭风仙。

伯劳声关关,不爱延康里,出参枚马词。而独曰鲁公,图书归马融。吾安能去之,君臣永终始。

伯父四五人,不报水齐檐,出郭喜见山。而复貌瑰奇,图书无旧记。吾爱元紫芝,君从渭南至。

伯乐向前看,不傍豪贵家,出处天波洽。而复貌瑰奇,图进岂前期。吾爱道交论,君作出山云。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佚名的诗句“伯氏不出而图吾君”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伯氏不出而图吾君”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伯氏不出而图吾君”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