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凫鹥崔居俭简介过香积寺(一作王昌龄诗)雁门太守行_城头月没霜早春游慈恩南池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_乍起衣犹冷晚春重到集贤院奉和夏日应令诗上裴大夫二首长相思(绍兴戊辰闰中秋)_年重月,月鹧鸪天_彩鹢双飞雪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七月闺情念奴娇(重九席上)王孙信(调陈萃叟)松石晓景图如梦令_粉脸霞生一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题江山寺杜安世简介浣溪沙(次韵伊一)林宽的古诗词奉和袭美吴中言情见寄次韵偶题_闲补亡书见送客归京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虾蟆(和张十六)_嘉鱼荐宗庙赠别王十七管记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仙吕】寄生草_送别阳关曲题任处士幽居_惜与幽人别九日寄钱可复琴调相思引_曾蹑姑苏城南楼夜寄阳岐西峰僧点绛唇_云透斜阳,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黄钟】侍香金童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寄天台司马先生艳声歌(太平时七首)题西亭_多见朱门富贵人秋日山行简梁大官姑苏宫行奉酬李员外使君嘉祐苏台屏营居春首有怀莺啼序(重过金陵)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横吹曲辞·关山月_露湿月苍苍彼稷之实载猃歇骄聊乐我员携手同行兄弟阋于墙驷介麃麃遵彼汝坟俾无訧兮惠而好我绿兮丝兮终风且霾桑之落矣胡能有定求我庶士伐木丁丁蓺麻如之何雄雉于飞如鼓瑟琴予维音哓哓墓门有梅微我弗顾交交黄鸟我马维驹不能辰夜敦彼独宿就其深矣慆慆不归我来自东亦有兄弟好乐无荒不如我所之维鹈在梁日居月诸老使我怨比予于毒将翱将翔硕人之轴胡瞻尔庭有县特兮有兔爰爰燕燕于飞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无心羡荣禄唯待却垂纶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孙樵黄庚张俞宇文融晏几道颜粲许尧佐赵明道张旭胡雄蒲察善长赵令峙宝月鲍照朱褒张文收杨发任氏范康韦述郑善玉李冶和凝戚逍遥严维董颖于尹躬陈润乔侃李廓
莓苔见履痕 > 诗句 > 古诗词
“莓苔见履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莓苔见履痕

诗句“莓苔见履痕”出自: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唐代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⑴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⑵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⑶春草:一作“芳草”。

⑷“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古诗鉴赏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古诗创作背景

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前后,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xún nán xī cháng shān dào rén yǐn jū xún nán xī cháng dào shì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yí lù jīng xíng chǔ, méi tái jiàn lǚ hén.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bái yún yī jìng zhǔ, chūn cǎo bì xián mén.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guò yǔ kàn sōng sè, suí shān dào shuǐ yuán.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xī huā yǔ chán yì, xiāng duì yì wàng yán.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下面是“莓苔见履痕”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莓苔侵标榜,苔藓上高幢。见此溪上色,履仁伤堙厄。痕眉染黛烟。

莓苔烂锦章,苔藓入闲房。见此洪流迹,履化悲流易。痕眉染黛烟。

莓苔阙晋田,苔藓印我面。见此令人思,履温行烧地。痕沾珠箔重。

莓苔几字存,苔侵长者论。见此令人思,履化悲流易。痕沾珠箔重。

莓苔烂锦章,苔深锁岸傍。见此冲天翼,履冰中栗栗。痕眉染黛烟。

莓苔积雨痕,苔壁问遗尘。见此令人思,履冰中栗栗。痕沾珠箔重。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刘长卿的诗句“莓苔见履痕”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莓苔见履痕”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莓苔见履痕”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