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靖安北街赠李二十代牛言与张君书经宣城元员外山居赠淮南将忆宛陵旧居江上送客_江花已萎绝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上阳宫_春半上阳花酬白乐天刘梦得(一作尹河南酬乐天梦得)晋·庾楼三国门·后主九日雨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漏子_玉阑干,金李敬方的古诗词仪凤行路难_君不见,孤寄华州李中丞题涧饮寺江神子(送翁五峰自鹤江还都)莺雏菩萨蛮_当时携手今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渔家傲_妾解清歌并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清平乐(元夕)林嗣环的古诗词送李侍御贬郴州观贺皇太子册命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清如玉壶冰_玉壶冰始结伍彬的古诗词江洪的古诗词宴琼林(牡丹)杂曲歌辞·空城雀_一雀入官仓括苍山宋之问简介山房春事待储光羲不至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湘浦有怀天志下移树说待旦送陆秀才归觐省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桃之夭夭白茅包之匪车不东舍拔则获夭之沃沃子之不淑无逾我里蕃衍盈升副笄六珈童子佩韘日居月诸芄兰之支谁谓鼠无牙不流束楚西方美人不与我言兮安且吉兮岂其取妻召伯所憩纵我不往风雨如晦采采卷耳鸡鸣不已毂则异室岂无服马俴驷孔群零雨其濛以敖以游河水洋洋于以用之献于公所振振君子维以不永伤女子有行洵美且都杲杲出日言树之背顾瞻周道忾我寤叹莫敢或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徐贤妃白贲柯丹邱卢景亮蒲道源张循之鲍君徽孔尚任厉鹗郎馀令陈著陈端生李晔萧至忠郑畋韦皋孟昶何景明李渤王良士苏颋文益苏曼殊马植郑常刘昚虚曹唐袁恕己徐昌图黄颇
布帆无恙挂秋风 > 诗句 > 古诗词
“布帆无恙挂秋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布帆无恙挂秋风

诗句“布帆无恙挂秋风”出自:

秋下荆门

唐代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秋下荆门》李白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秋霜落在荆门,树叶零落,由于山空使得江面也很开阔,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

这次远离家乡游历,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空:指树枝叶落已尽。

⑶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⑷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

⑸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秋下荆门》李白 古诗鉴赏

荆门山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然而诗人到来时,却是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顾恺之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前人有诗:“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句中的“秋风”连及而来的。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回到了故乡。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便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他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诗变得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今浙江嵊州,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情色彩。

古人曾说过:“诗人之言,不足为实也。”那意思大概就是说诗具有凝炼、概括、夸张、含蓄等特色,诗中语言的含意,往往不能就字面讲“实”、讲死,所以说写诗的人也应该“不以辞害意”。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太“实”了。李白“入剡中”,是若干年以后的事。读者要知道它的含意到底是什么,还得回到诗的第三句。从张翰所说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放弃前一个,而选后一个;而李白对后者的态度很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至于对前者,诗人没有明说。可是,“《秋下荆门》李白 古诗”以后的所言,所行,就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第一,“此行”并没有“入剡中”,而是周游在江汉一带,寻找机会,以求仕进;第二,他还明白地声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还希求“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种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和张翰的态度恰恰相反。所以诗人此时对“名爵”和“鲈鱼鲙”都是一反张翰的意思,只不过在诗中说一半留一半罢了。当然,这也是“适志”,是辞亲远游、建功立业的“志”。诗的第四句说,饱览绍兴的名山佳水,也是诗人所向往的。这种兴趣,早在他出蜀之前就已经表露出来了,不过联系上一句来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了。自视不凡的李白,是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的,而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达到目标。所以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无非是在标榜诗人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色。全诗虽四句,但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集中地抒发了诗人年轻时“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使读者读来没有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秋下荆门》李白 古诗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编制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当年李白再游峨眉山,秋间经清溪、渝州、三峡去蜀,来游楚地,在离开荆门时作此诗。

qiū xià jīng mén

秋下荆门

shuāng luò jīng mén jiāng shù kōng, bù fān wú yàng guà qiū fēng.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cǐ xíng bù wéi lú yú kuài, zì ài míng shān rù shàn zhōng.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下面是“布帆无恙挂秋风”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布帆筛细风,帆展半樯风。无伴可相依,挂帆秋江上,秋风楚江上。风便磬声远。

布囊悬蹇驴,帆飞到不迟。无波古井水,挂帆严子濑,秋风彻经脉。风白九江波。

布囊悬蹇驴,帆对汉山飞。无才动礼闱,挂壁聊成雨,秋虫声不去。风拔树根出。

布裹真珠尔,帆长摽越甸。无本于为文,挂壁聊成雨,秋泊雁初宿。风悲汉苑秋。

布囊悬蹇驴,帆飞鼓角风。无才加性拙,挂帆春背雁,秋登华实满。风便磬声远。

布帛如云烟,帆影挂清川。无才动礼闱,挂冠守空谷,秋风独归去。风摆两枝开。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李白的诗句“布帆无恙挂秋风”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布帆无恙挂秋风”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布帆无恙挂秋风”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