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松斋偶兴九月十日郡楼独酌送友人任括州谢王连州送海阳图雨中酬友人张灿的古诗词送崔校书从军暝投灵智寺渡谿不得,却取沿江路往邵大震简介塞上_边寒来所阔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过湖州东林沈山用石榴…自号回山人寄舍弟忆长安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湖中闲夜遣兴灵岩寺_馆娃宫畔千叙怀_为失三从泣题暕上人院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送齐郎中赴海州中秋对月_无云世界秋老病_昼听笙歌夜清平乐·金风细细游昊天玄都观(一作裴考功、厉察院同游昊天玄都观)渔家傲(留别孙表材)蝶恋花(春燕和韵)芜城(一作芜城怀古)怀郑洎寄钱起(一作司空曙诗)题柴司徒亭假山临江仙_远岫螺头湿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赠祠部令狐郎中点绛唇(只林寺劝农)赠友人(时友人新有别恨者)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重答刘和州朝中措(约和卿、敬之持醪为文叔生朝)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水调歌头(上沈倅)临江仙(六月二日病差出门散适)忆平泉杂咏·忆初暖池上_荷叶罩芙蓉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宜尔子孙硕鼠硕鼠岂曰无衣出其东门永矢弗过副笄六珈八月其获百尔君子是究是图视尔如荍如何如何忧心钦钦予口卒瘏维莠骄骄苟亦无然如何如何哀我人斯掺执子之手兮逝将去女控于大邦涕泗滂沱駪駪征夫伐柯伐柯期我乎桑中岂无服马以御乱兮鲁道有荡心之忧矣河水浼浼逝不古处宴尔新婚仪既成兮齐子庸止东方之日兮零露瀼瀼夙兴夜寐其鱼鲂鱮履我发兮颉之颃之不可扫也几回独把栏干拍一枕黄粱梦欲残死生大海浪漫漫鬓边白发休除却时向窗前把镜看道在羲皇孰断金至人出处合天心青山白云有生路流水落花无足音世外太古日色静朱庆余赵彦伯石涛白朴王福娘舒元舆李亨戎昱李之仪唐思言羊士谔晏殊陈道复陈瓘李沇林嗣环孟简韦渠牟吴融姜特立姜晞雍裕之恽敬马植王稚登毛明素李澄之于谦廖燕廖凝
道在羲皇孰断金 > 诗句 > 古诗词
“道在羲皇孰断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道在羲皇孰断金

诗句“道在羲皇孰断金”出自:

出自 宋代 汪莘 的《怀朱晦庵先生》

《怀朱晦庵先生》

宋代 汪莘

道在羲皇孰断金,至人出处合天心。

青山白云有生路,流水落花无足音。

世外太古日色静,洞中一片春风深。

自怜晚辈服膺久,亦许杖屦来相寻。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huái zhū huì ān xiān shēng

怀朱晦庵先生

dào zài xī huáng shú duàn jīn, zhì rén chū chù hé tiān xīn.

道在羲皇孰断金,至人出处合天心。

qīng shān bái yún yǒu shēng lù, liú shuǐ luò huā wú zú yīn.

青山白云有生路,流水落花无足音。

shì wài tài gǔ rì sè jìng, dòng zhōng yī piàn chūn fēng shēn.

世外太古日色静,洞中一片春风深。

zì lián wǎn bèi fú yīng jiǔ, yì xǔ zhàng jù lái xiāng xún.

自怜晚辈服膺久,亦许杖屦来相寻。

下面是“道在羲皇孰断金”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道北冯都使,在山怀绮季。羲和鞭日走,皇皇三川守。孰尽派别游,断绝如残漏。金鞍塞北装。

道薄交游少,在乡身亦劳。羲和止奔驭,皇威震八区。孰能逃倚伏,断霞生峻宇。金鞍旧良马。

道薄犹怀土,在兹养真骨。羲皇有玄酒,皇都不少留。孰不谓汝妍,断砌盘根远。金鞍曜朱轮。

道隘行不前,在世得身闲。羲和止奔驭,皇恩被九区。孰尽派别游,断绝如残漏。金宝潜砂砾。

道隘行不前,在竹惭充箭。羲和职旧司,皇家禅圣时。孰假咸池望,断续若频惊。金杯泛菊英。

道傍柳堪把,在笥清光发。羲和鞭日走,皇恩尚可收。孰不苦焦灼,断肠思故国。金鞍移上苑。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汪莘的诗句“道在羲皇孰断金”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道在羲皇孰断金”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道在羲皇孰断金”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