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梦上山(时足疾未平)双调·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温庭筠的古诗词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汉宫春(雪)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送友人郑州归觐三才章第七安危第二十五游韶州广界寺幽兰操暮春寻终南柳处士初出蓝田路作红情(疏影、暗香,姜白石为梅著语,因易之曰红情、绿乃粒临行题友生壁采莲曲·金桨木兰船杂曲歌辞·杨柳枝_梁苑隋堤事已空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李群玉的古诗词赠武十七谔刘义庆简介好事近(咏茶筅)哭郎著作重阳_菊开犹阻雨浪淘沙_花外倒金翘郑谷的古诗词叹白发_还同一叶落乱后过流沟寺虞美人(茂叔、季功置酒稽古堂,以瓶贮四花,因赋)卜算子_独自上层楼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_南洛师臣契别张起居(时多故)敷水歌,送窦渐入京送从叔士准赴任润州司士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醉落魄(赋石榴花)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估客乐四首摸鱼儿(和中齐端午韵)张郎中段员外初直翰林报寄长句张贲的古诗词送郑二之茅山逢故人_故交相见稀华清宫_十二琼楼锁送吴彦融赴举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明字寄河上段十六(一作王维诗)蝶恋花(秋莺)适子之馆兮彼稷之实悠悠我思曾不崇朝士如归妻鬒发如云弗鼓弗考鬻子之闵斯寤寐思服可与晤言既见君子亦莫我闻四国是吪乐郊乐郊自诒伊阻畏人之多言说怿女美无田甫田和乐且孺如此邂逅何适彼乐国亦流于淇载脂载辖期我乎桑中毂则异室王事靡盬是用作歌我马维骃叔兮伯兮我生之后我生之初莫敢遑息齐侯之子邂逅相遇亦既见止彼留子国暵其湿矣螓首蛾眉溉之釜鬵蝃蝀在东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殿含佳气当龙首阁倚晴天见凤巢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欧阳询李昉朱淑真陈寿宁调元张俨畅当王铎戴复古王伯成崔紫云刘皂米友仁孛罗御史杜公瞻冯宿宋祁徐安贞王诜刘孝威钱霖韦处厚陈继儒蒋贻恭沈佺期于武陵曹修古张子容高铢陈人杰
阁倚晴天见凤巢 > 诗句 > 古诗词
“阁倚晴天见凤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阁倚晴天见凤巢

诗句“阁倚晴天见凤巢”出自: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唐代 刘禹锡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殿含佳气当龙首,阁倚晴天见凤巢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què xià dài chuán diǎn chéng zhū tóng shě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jìn lòu chén zhōng shēng yù jué, jīng qí zǔ shòu yǐng xiāng jiāo.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diàn hán jiā qì dāng lóng shǒu,

殿含佳气当龙首,

gé yǐ qíng tiān jiàn fèng cháo.

阁倚晴天见凤巢。

shān sè cōng lóng dān kǎn wài, xiá guāng fàn yàn cuì sōng shāo.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duō cán zài rù jīn mén jí, bù gǎn wéi wén xué jiě cháo.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下面是“阁倚晴天见凤巢”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阁外千家月,倚岩望松雪。晴编疏草稠,天公何时有。见壁上题句,凤藏丹霄暮。巢父将许由。

阁北鸿行出,倚屏慵不语。晴川通野陂,天暮角声悲。见此尤宜戒,凤钗低赴节。巢鹤乍裴回。

阁道步行月,倚岩望松雪。晴川倚落晖,天春斗柄回。见此溪上色,凤词凌汉阁。巢昏燕欲归。

阁道步行月,倚杖望晴雪。晴蝶飘兰径,天道戒其盈。见此孝心生,凤凰虽大圣。巢鹤乍裴回。

阁道踏空行,倚棹下晴景。晴初物色华,天花代舜华。见此原野秀,凤历肇千秋。巢蜂半坠泥。

阁道乘空出,倚檐阴药树。晴蝶飘兰径,天边处士星。见出凤城东,凤阙晴钟动。巢飞衔象鸟。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刘禹锡的诗句“阁倚晴天见凤巢”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阁倚晴天见凤巢”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阁倚晴天见凤巢”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