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浪淘沙_窈窕绣帏深台城路·洗妆台怀古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史俊的古诗词浣溪沙(赏梅)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天末怀李白落日怅望送人游茆山蓦山溪(和鹜州晏倅酴醿)令狐德棻的古诗词少年游_芙蓉花发去襄阳雪夜感怀把酒问月梁·八关斋咏月_北堂未安寝鹧鸪天(睡起即事)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苔钱失意书怀呈知己崔日用简介题新乡王釜厅壁宗臣简介陈景沂简介江上阻风送杨闲侍御拜命赴上都江行纪事二首哀筝雨中花令_早已是花魁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寄张籍自嘲绝句旅次商山赠田家翁蜀先主庙(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六言三首感皇恩_终岁忆春回梅花岭记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借居别桥上竹浙东献郑大夫昔者舜作五弦之琴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月_月,月。暂送郑二之茅山登大雷岸与妹书楚宫春慢台城路(游北山寺别本作雪窦寺访同野翁日东岩)挑战颠倒思予虺虺其雷委委佗佗有女怀春怀婚姻也容兮遂兮之子于归舒而脱脱兮尚之以琼莹乎而忘我实多绿竹青青取妻如之何予子行役彼姝者子七月流火不寁好也兄弟既翕匪斧不克既见君子被之祁祁洵美且武遇人之不淑矣无冬无夏南山崔崔岂无服马不思其反不瑕有害公归无所交韔二弓归于其室不可泳思胡为乎株林彼留之子必有与也颠倒衣裳夏屋渠渠政事一埤遗我子有车马言采其蕨彼君子兮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陈亚夏侯审真氏庾抱杜之松卢纶张格崔紫云朱柏庐米友仁崔郾孟汉卿丁谓丁棱邢俊臣薛戎谢朓茅坤张若虚李翱李行言蔡希周栖一李续灵一李幼卿曹冠源乾曜郑还古葛鸦儿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 > 诗句 > 古诗词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

诗句“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出自:

出自 宋代 欧阳修 的《五代史宦官传序》

《五代史宦官传序》

宋代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

作者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五代史宦官传序》欧阳修 古诗翻译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这来源比妇女的祸患还要深。

妇人女子,不过使君王好色罢了。但是宦官的危害,并非在某一处或某一件事情。因为宦官做事情,经常在君王左右,亲近服侍。他们的心思专一,善于忍耐。能讨好以迎合君王的心意,能在小处表现诚实以稳固君王的心,使得君王必定相信而亲近他们。等到取得君王的信任,然后拿福祸来恐吓君王把持朝政。这时虽然有忠臣贤士罗列在朝廷,而君王以为离自己疏远。宦官却服侍起居饮食,不离自己前后左右,显得更为亲近可靠,所以在君王前后左右的宦官日益亲近,忠臣贤士日益疏远,君王的势力日益孤立。势力越孤立,则恐惧祸乱的心情一天天更厉害,而把持君王的宦官,地位日益牢固。国家的安危出于他们的喜怒,祸患隐伏于宫门帷幄之中。这样昔日所谓可以依赖信任的人,就是现在起祸为患的。待君王觉得祸患已深,想与被疏远的忠臣贤士策划,除掉左右亲近的宦官,但事情和缓则培养祸乱越深;事情急促,则宦官挟持君王为人质,这时虽然有圣贤的智慧,也不能与之谋划。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实行,实行了也不能成功。如果事情发展走了极端,则两败俱伤,所以大的祸患导致国家灭亡,小的祸患导致君王身死,而使奸雄借机起事,围捕宦官一党,将他们斩尽杀绝来快愉天下人之心才罢休。以前史书上所记载的关于宦官的祸患,常常就是这样,并不是一朝一代如此。为君王的人,也不想养祸患在宫内,而疏远忠臣贤士于宫外,只是渐渐积累而时势使他那样。

女色的媚惑人,如果不幸而不觉悟,那么祸患就会来临。假使他一旦觉悟,揪起头发,将她驱逐就可以了。宦官为祸患,虽然想悔悟,但时势使君王不能将他们赶走,唐昭宗的事就是这样。所以说“宦官的祸患深于女色的祸患”,即指如此。怎么能不引以为戒呢?

wǔ dài shǐ huàn guān chuán xù

五代史宦官传序

zì gǔ huàn zhě luàn rén zhī guó, qí yuán shēn yú nǚ huò.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nǚ, sè ér yǐ, huàn zhě zhī hài, fēi yī duān yě.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gài qí yòng shì yě jìn ér xí, qí wèi xīn yě zhuān ér rěn.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néng yǐ xiǎo shàn zhōng rén zhī yì, xiǎo xìn gù rén zhī xīn, shǐ rén zhǔ bì xìn ér qīn zhī.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dài qí yǐ xìn, rán hòu jù yǐ huò fú ér bǎ chí zhī.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suī yǒu zhōng chén shuò shì liè yú cháo tíng, ér rén zhǔ yǐ wéi qù jǐ shū yuǎn, bù ruò qǐ jū yǐn shí qián hòu zuǒ yòu zhī qīn kě shì yě.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gù qián hòu zuǒ yòu zhě rì yì qīn, ér zhōng chén shuò shì rì yì shū, ér rén zhǔ zhī shì rì yì gū.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shì gū, zé jù huò zhī xīn rì yì qiè, ér bǎ chí zhě rì yì láo.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ān wēi chū qí xǐ nù, huò huàn fú yú wéi tà, zé xiàng zhī suǒ wèi kě shì zhě, nǎi suǒ yǐ wéi huàn yě.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huàn yǐ shēn ér jué zhī, yù yǔ shū yuǎn zhī chén tú zuǒ yòu zhī qīn jìn, huǎn zhī zé yǎng huò ér yì shēn, jí zhī zé xié rén zhǔ yǐ wéi zhì.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suī yǒu shèng zhì, bù néng yǔ móu.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móu zhī ér bù kě wèi, wèi zhī ér bù kě chéng, zhì qí shén, zé jù shāng ér liǎng bài.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gù qí dà zhě wáng guó, qí cì wáng shēn, ér shǐ jiān háo dé jiè yǐ wéi zī ér qǐ, zhì jué qí zhǒng lèi, jǐn shā yǐ kuài tiān xià zhī xīn ér hòu yǐ.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cǐ qián shǐ suǒ zài huàn zhě zhī huò cháng rú cǐ zhě, fēi yī shì yě.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fū wéi rén zhǔ zhě, fēi yù yǎng huò yú nèi ér shū zhōng chén shuò shì yú wài, gài qí jiàn jī ér shì shǐ zhī rán yě.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fū nǚ sè zhī huò, bù xìng ér bù wù, ér huò sī jí yǐ.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shǐ qí yī wù, zuó ér qù zhī kě yě.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huàn zhě zhī wèi huò, suī yù huǐ wù, ér shì yǒu bù dé ér qù yě, táng zhāo zōng zhī shì shì yǐ.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gù yuē" shēn yú nǚ huò zhě", wèi cǐ yě.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kě bù jiè zāi?

可不戒哉?

下面是“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此辈岂无秋,前旌映彩旒。史书阅兴亡,所念隔山冈。载笔念无能,宦情知己少。之官兴若何。

此岸要津桥,前趋问长老。史笔唯书瑞,所爱唯山水。载驰各川县,宦情唯等闲。之官向旧游。

此邦千树橘,前旌转谷去。史臣知醉德,所恨凌烟阁。载笔久词场,宦情唯等闲。之罘别我去。

此邦千树橘,前杵与后杵。史书阅兴亡,所思道里长。载飞初出谷,宦游从此去。之官宅相贤。

此辈还射人,前贤号圣人。史官何所录,所钓不在鱼。载笔久词场,宦名浑不计。之官亦似闲。

此邦俯要冲,前年住此中。史臣知醉德,所居率荒野。载笔沿儒习,宦途同险巇。之官句水湄。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欧阳修的诗句“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