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定风波(大醉归自葛园,家人有痛饮之戒,故书于壁)秋夕文宴(得成字)过山家念奴娇(四和)_天然皓质,满江红(别沧洲赵茂仲)上党奏庆云见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日午山作)邯郸少年行催宗文树鸡栅冬夜寓直麟阁(一作王维诗)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相和歌辞·长门怨_独坐炉边结夜愁玉蝴蝶_目断江南千温庭筠简介慈湖夹阻风条山苍(中条山在黄河之西)和赵光远题壁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念奴娇_参,未有以经潼关赠宇文十刺客列传杏溪十首·渚上竹龙门留别道友齐安郡晚秋崔绩的古诗词醉落魄_明眸秀色。咏拙与裴三十秀才自越西归望亭阻冻登虎丘山寺精舍_春草越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秋日即目杨朝英简介听曹刚弹琵琶玉楼春_金花盏面红烟透抛球乐_五色绣团圆和袭美伤顾道士吴书九上枢密韩太尉书柳梢青_碧云风月无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二卷少年游_当年携手,广陵城(一作赵嘏诗)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采桑子_白莲池上当玉楼春_池塘水绿春微暖寄友二首寄卢陟偶作_无端为五字卧病(时在京都)明月照高楼夭之沃沃东门之池淑人君子谁侜予美兄弟阋于墙不稼不穑如山如河有力如虎惠而好我永矢弗谖既亟只且百尔君子何以速我狱维鸠方之窈窕淑女或敢侮予送子涉淇顷筐塈之佩玉之傩有鸮萃止远兄弟父母胡然而天也所谓伊人坎其击鼓勿士行枚中心养养秩秩德音汉之广矣不我屑以无使君劳羔裘逍遥驾彼四骆鲁道有荡远兄弟父母不素食兮汉之广矣暵其湿矣谁从穆公忧心惙惙冽彼下泉百万终不成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来春席地还可饮刘济王鉴元淳李朴张弘范刘义庆吕侍中谭铢胡曾包颖穆寂王守仁冯子振侯正卿仲殊侯道华李兼张说冷朝阳韦处厚尚颜恽格豆卢回袁去华杨万里李德裕萧祜李廓万俟咏左思
往来遂复废此径 > 诗句 > 古诗词
“往来遂复废此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往来遂复废此径

诗句“往来遂复废此径”出自: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的《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宋代 司马光

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

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

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nán yuán zá shī liù shǒu xiū tú mí jià

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pín jiā bù biàn gòu jiān mù, fù zhú lì jià qíng tú mí.

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

fēng yáo yǔ zì bù ér jiǔ, wèi jí sān zài jù lí pī.

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wǎng lái suì fù fèi cǐ jìng, jǔ tóu ài guān xíng guà y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

hū nú gǎi zuò qǐ dé yǐ, chōu xīn huàn gù chāi sì lí.

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lái chūn xí dì hái kě yǐn, rì sè bú dào xiāng fēng chuī.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下面是“往来遂复废此径”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往还纵云久,来感长安秋。遂成顽钝姿,复此恨离异。废井虫鸣早,此地可遗老。径路通林丘。

往迹虽不同,来此写姜肱。遂成相往还,复得东邻伴。废井人应满,此地共潺湲。径兰销晚馤。

往迹虽不同,来此庆时雍。遂成日高眠,复此挫冲天。废宫深苑路,此地即边戍。径柳拂云绿。

往还迹徒新,来多未厌新。遂安刘氏危,复作掩荆扉。废城乔木在,此去论利害。径尺千馀朵。

往既无可顾,来候不得宿。遂拜赵张下,复除恩载洽。废宫深苑路,此邦今尚武。径曲茎难数。

往还二十载,来往经几代。遂步巫山巅,复采同心莲。废井虫鸣早,此别不可道。径尺千馀朵。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司马光的诗句“往来遂复废此径”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往来遂复废此径”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往来遂复废此径”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