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赠处士投元郎中谓秦王送郎使君赴郢州晋·谢玄如梦令(忆旧)崔宗之简介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掩役夫张进骸【双调】湘妃引 秋夕闺思李文蔚简介逃难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池在济宁州境)明雩篇春日经湖上友人别业乾隆简介发南康夜泊灨石中瑞鹤仙(张宰生辰)点绛唇(咏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到韶山围魏救赵(第二计)水上寄乐天酒泉子(十之九)十过第十华清宫感旧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太湖石张昌宗简介寄词题从叔述灵岩山壁江馆秋夕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谷战周弘亮的古诗词秦观的古诗词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南柯子(将出行,陆丈知府置酒,出姬侍,酒半索词)故乡除夜窦巩简介寄题甘露寺北轩巩路感怀代胡僧留别晓坐(一云后閤)贺昭国从叔员外转本曹郎中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永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凤楼赦天下…不及盛观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史九散人的古诗词宿严维宅送包佶(一作皇甫冉诗)萤_月坠西楼夜輶车鸾镳惠而好我绿兮衣兮在河之洲适子之馆兮胡不遄死肃肃鸨翼呦呦鹿鸣狂童之狂也且宛其死矣悠悠我思彼美人兮威仪棣棣安且吉兮以望复关蒹葭萋萋适彼乐国胡然而帝也薄言还归母氏圣善既见君子蟋蟀在堂在浚之下仲氏任只且往观乎怀哉怀哉人无兄弟云谁之思何以速我讼女子有行匪车嘌兮天实为之其雨其雨以介眉寿两服齐首我马瘏矣是以为刺采葑采菲人之好我宛丘之上兮莫忘小桥流水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陈希烈李洞黄崇嘏杨重玄裴说刘轲张衡裴漼寇泚韦同则晁错程大昌刘知几王世贞王慎中李士元萧子显谢翱黎逢杨巨源吴仁璧和凝谢克家陈京张栻齐己李秘毛滂李梦阳田章
明月明年何处看 > 诗句 > 古诗词
“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句“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轼 的《阳关曲·中秋月》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 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注释

⑴阳关曲:本名《渭城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⑵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⑶银汉:银河。唐袁晖《七月闺情》:“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⑷玉盘:喻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翻译二

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

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创作背景

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yáng guān qū zhōng qiū yuè

阳关曲·中秋月

mù yún shōu jǐn yì qīng hán, yín hàn wú shēng zhuǎn yù pán.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ǐ shēng cǐ yè bù zhǎng hǎo, míng yuè míng nián hé chǔ kàn.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下面是“明月明年何处看”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明朝此池馆,月高罗幕卷。明朝别九衢,年九十四卒。何必待龙髯,处处鼓钟喧。看草初移屐。

明朝崇大道,月明思远道。明白山涛鉴,年年独不见。何彼尘昏人,处处起烟尘。看草即忘忧。

明朝不相见,月采浮鸾殿。明曹愧散樗,年高来远戍。何必待人劝,处此京西藩。看补采莲船。

明朝长信宫,月满雪山空。明白山涛鉴,年年任霜霰。何必待龙髯,处喧虑常澹。看毕初为局。

明朝长信宫,月见色天重。明朝步邻里,年光何太急。何必待从师,处顺与安时。看碑定泪流。

明朝楚山上,月出天气凉。明蟾挂高枝,年长穷书意。何必沧浪水,处处逢珠翠。看碑古寺门。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轼的诗句“明月明年何处看”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明月明年何处看”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明月明年何处看”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