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野行_蝶恋晚花终瑶台聚八仙(为焦云隐赋)满江红(次吕居仁韵)邵谒的古诗词水龙吟(次张斗南韵)寄司空曙李端联句崔护的古诗词山居冬夜喜魏扶见访因赠减字木兰花(荔枝二首)蓦山溪(次韵知点)宿山寺_中峰半夜起偶作寄王秘书田艺衡的古诗词饯薛大夫护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喜迁莺_梅花春动。重送新安刘员外村月多丽_景萧疏,楚塞上(一作塞下曲)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聊取二郡一哂故有落句之戏)一分儿简介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送杨皞东归庆春宫(金粟洞天)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岳阳晚景(一作父说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汲郑列传捣练子(一名深院月)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驾幸河东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邵元长的古诗词上张徐州小镇西(仙吕调)捣衣诗【双调】新水令_楚台云雨会咏柳_日近烟饶还好事近(十二之二)王锴的古诗词山居诗二十四首好事近_眼里数闲人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浣溪沙_雅称诗人美将失送僧归华山敬括简介送别日晚歌笼鹰词无田甫田庶见素韠兮其虚其邪胡取禾三百囷兮惄如调饥嘉宾式燕以敖伐其条肄彼其之子东方明矣窈窕淑女展矣君子于嗟麟兮隰有游龙会弁如星暵其修矣丘中有麻服之无斁赠之以勺药所谓伊人敦彼独宿送我乎淇之上矣怀哉怀哉有女仳离美孟弋矣彼采艾兮忧心殷殷劳心慅兮莫敢遑息言树之背阴雨膏之鹳鸣于垤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秣其驹齐侯之子人之无良人百其身生于道周退食自公江之永矣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天涯流落思无穷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隋堤三月水溶溶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张友正周德清任生魏徵崔融崔善为韩察扈载舒亶陈子昂王绰张巡姚岩杰李唐宾王充宋方壶徐祯卿杨濬钱俶耿玉真洪亮吉狄君厚薛昂夫王溥纪元皋薛昭蕴张南史沈如筠秦观王锴
为问东风余几许 > 诗句 > 古诗词
“为问东风余几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为问东风余几许

诗句“为问东风余几许”出自:

出自 宋代 苏轼 的《江神子·恨别》

《江神子·恨别》

宋代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

却匆匆。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

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一)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二)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江神子·恨别》苏轼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流离天涯,思绪无穷无已。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

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注释

⑴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

⑵东风:代指春天。

⑶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⑷背归鸿:词人南下湖州(今属浙江)而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

⑸彭城:即徐州,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⑹楚江:即泗水。

《江神子·恨别》苏轼 古诗鉴赏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为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jiāng shén zǐ hèn bié

江神子·恨别

tiān yá liú luò sī wú qióng.

天涯流落思无穷。

jì xiāng féng.

既相逢。

què cōng cōng.

却匆匆。

cuī shǒu jiā rén, hé lèi zhé cán hóng.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wèi wèn dōng fēng yú jǐ xǔ, chūn zòng zài, yǔ shuí tóng.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suí dī sān yuè shuǐ róng róng.

隋堤三月水溶溶。

bèi guī hóng.

背归鸿。

qù wú zhōng.

去吴中。

huí shǒu péng chéng, qīng sì yǔ huái tōng.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jì wǒ xiāng sī qiān diǎn lèi, liú bú dào, chǔ jiāng dōng.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bǎn běn yī tiān yá liú luò sī wú qióng! jì xiāng féng, què cōng cōng.

(版本一)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xié shǒu jiā rén, hé lèi zhé cán hóng.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wèi wèn dōng fēng yú jǐ xǔ? chūn zòng zài, yǔ shuí tóng!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suí dī sān yuè shuǐ róng róng.

隋堤三月水溶溶。

bèi guī hóng, qù wú zhōng.

背归鸿,去吴中。

huí shǒu péng chéng, qīng sì yǔ huái tōng.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yù jì xiāng sī qiān diǎn lèi, liú bú dào, chǔ jiāng dōng.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bǎn běn èr

(版本二)

下面是“为问东风余几许”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为爱澄溪月,问道修神形。东北风切切,风断青蒲节。余辞郡符去,几处生乔木。许共林客游。

为爱丈人山,问我何以然。东北扫浮云,风号树欲春。余从伯鸾迈,几岁依穷海。许酣令乞酒。

为爱青桐叶,问法僧当偈。东北望春回,风光幸一吹。余方窥石镜,几度独吟行。许国誓亡身。

为把乡书去,问津见鲁俗。东壁射蛜蝛,风景随台位。余病不能起,几处得书披。许国无淹留。

为爱江南春,问道识风淳。东北徒引领,风定一池星。余必投泥里,几句出人意。许公人伦表。

为邦邈海头,问俗春辞柔。东北风切切,风将衡桂接。余当童稚年,几处促流年。许国不成名。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苏轼的诗句“为问东风余几许”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为问东风余几许”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为问东风余几许”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