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摊破浣溪沙_湖上秋深藕本神第七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刘邺简介闲夜酒醒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昼梦咏史诗·长平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松髻送姜道士归南岳蓦山溪_轻衫短帽,春暮寄杜嘉兴昆弟林居喜崔三博远至渔父词一十八首·活得绮罗香(秋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对酒_为病比来浑武陵春(舟行三衢间,江干梅盛开,为风雨所妒,赋此以塞外书事【中吕】喜春秋吊建州李员外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秋宿鹤林寺长安言怀水调歌头_雨断翻惊浪飞来双白鹤观骑射清平乐_瀛洲春酒。辋川集二十首·孟城坳池鹤八绝句·鹤答乌《论衡》前言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既夕礼题李凝幽居太平谷中玩水上花杏花天_老来驹隙骎经禁城张堪传阳关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寄皇甫湜(湜,睦州新安人)送皋法师春秋战国门·颜叔子眼儿媚(寄赠)文章憎命达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海上相逢赵同相鼠有体九月肃霜岂曰无衣不屑髢也心之忧矣忘我实多寤言不寐熠耀其羽子之不淑桃之夭夭窈窕淑女童子佩韘八月载绩人实诳女胡能有定葛之覃兮素丝祝之国人知之蔽芾甘棠靡日不思远兄弟父母就其浅矣大夫夙退心之忧矣毳衣如璊人无兄弟兹之永叹于以采蘩其甘如荠薄言往愬嘤其鸣矣天实为之我生之后洵美且都我心则说云何吁矣我心伤悲百夫之防我以为兄自我人究究举杯相欢属是事亦置之堂堂门下公英发自初仕卷舒固以时出处不为己朝廷登儒辅德礼民有耻岷峨更峥嵘清风在闾里康骈朱庆余张祜花蕊夫人庾抱王炎颜粲陈陶史九散人鲜于枢冯涓伍彬张鼎司马扎宋方壶陈草庵韦纾孟昉李敬玄蔡楠姜特立郑燮齐浣于季子高骈刘山甫薛莹廖融陈润萧悫
出处不为己 > 诗句 > 古诗词
“出处不为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出处不为己

诗句“出处不为己”出自:

出自 宋代 晁补之 的《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

宋代 晁补之

堂堂门下公,英发自初仕。

卷舒固以时,出处不为己

朝廷登儒辅,德礼民有耻。

岷峨更峥嵘,清风在闾里。

独醒固不恶,既醉又可纪。

成王访落时,百室赋盈止。

吾侪为国谋,私爱不足恃。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tóng sū hàn lín xiān shēng cì yùn zhuī hé táo yuān míng shí jiǔ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

táng táng mén xià gōng, yīng fā zì chū shì.

堂堂门下公,英发自初仕。

juǎn shū gù yǐ shí, chū chù bù wéi jǐ.

卷舒固以时,出处不为己。

cháo tíng dēng rú fǔ, dé lǐ mín yǒu chǐ.

朝廷登儒辅,德礼民有耻。

mín é gèng zhēng róng, qīng fēng zài lǘ lǐ.

岷峨更峥嵘,清风在闾里。

dú xǐng gù bù è, jì zuì yòu kě jì.

独醒固不恶,既醉又可纪。

chéng wáng fǎng luò shí, bǎi shì fù yíng zhǐ.

成王访落时,百室赋盈止。

wú chái wèi guó móu, sī ài bù zú shì.

吾侪为国谋,私爱不足恃。

下面是“出处不为己”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出处安能问,处处待高人。不报水齐檐,为读江南传。己卯至庚辰。

出城烟火少,处处黄芦草。不悲君不荣,为霖是蛰龙。己须还复白。

出车遥俗震,处士后无人。不爱延康里,为别讵几时。己卯至庚辰。

出车发西洛,处世曾无过。不爱杨柳枝,为别未几日。己卯至庚辰。

出城烟火少,处处黄芦草。不悲君不荣,为君每一恸。己须还复白。

出车遥俗震,处士后无人。不爱延康里,为伴宿清溪。己生须己养。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晁补之的诗句“出处不为己”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出处不为己”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出处不为己”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